一种便于确保育苗池内供氧量的供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91743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确保育苗池内供氧量的供气系统,属于虾苗培育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育苗池本体,所述育苗池本体侧壁的顶端设置有通气管,通气管的一端连通有供氧装置,通气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气阀,通气阀处设置有供气管,供气管与通气管连通,供气管由上而下伸入育苗池的池底,并沿池底的内壁向远离通气管的一侧延伸,供气管远离通气管的一端连通有气石,供气管的外壁套设有配重块,通气管上连通有缺氧报警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及时判断育苗池内含氧量是否充足的效果。

An air supply system for ensuring oxygen supply in nurs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确保育苗池内供氧量的供气系统
本技术涉及虾苗培育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确保育苗池内供氧量的供气系统。
技术介绍
在培育虾苗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幼虾投入育苗池中,并在育苗池中通入一定的氧气供虾苗呼吸,同时定期向育苗池中投入饲料,培育一段时间后,即可获得成熟的虾苗。育苗池的供气系统是否合理将会影响虾苗的生长环境。现有的虾苗育苗池的供气系统通常包括育苗池,育苗池的两侧外壁分别设置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绳,多个连接绳沿连接杆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连接绳上固定有通气管,使得通气管悬挂于育苗池的顶端,通气管沿自身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通气阀,每个通气阀处均设置有供气管,供气管与通气管连通,供气管的底端向育苗池的池底延伸,供气管的外壁开设有多个供气孔。使用时,向通气管内通入氧气,氧气即可由通气管流动至供气管处,并沿供气管向下流动,再由供气孔进入育苗池中,即可供幼苗在水中呼吸。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供氧设备出现故障而导致通气管及通气管内含氧量不足时,又或是当供气管或通气管堵塞时,都将造成育苗池内含氧量不足的情况,而在实际应用时,无法及时判断育苗池内含氧量是否充足,影响虾苗的培育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确保育苗池内供氧量的供气系统,可及时判断育苗池内含氧量是否充足。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确保育苗池内供氧量的供气系统,包括育苗池本体,所述育苗池本体侧壁的顶端设置有通气管,通气管的一端连通有供氧装置,通气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气阀,通气阀处设置有供气管,供气管与通气管连通,供气管由上而下伸入育苗池的池底,并沿池底的内壁向远离通气管的一侧延伸,供气管远离通气管的一端连通有气石,供气管的外壁套设有配重块,通气管上连通有缺氧报警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育苗池内供养时,首先将通气管安装于于育苗池本体的顶端,再将供气管与通气管连通,然后将供气管的一端沿育苗池本体的底端内壁向远离通气管的方向延伸,使得供气管均匀分布于育苗池本体内,然后再向育苗池本体内输送水源,此时,可由供养装置向通气管内通入氧气,气流将由通气管流至供气管,最终由气石的端头排出,即可向育苗池本体内提供氧气;配重块的设置使得供气管受到向下的作用力,在育苗池本体内时不会随意飘浮于水面,使得氧气可由育苗池本体的底端向上排出,从而使得氧气分散均匀;通气管及供气管对育苗池本体内输入氧气时,可由缺氧报警器监测通气管内氧气的流通量,可及时判断育苗池内含氧量是否充足,有利于虾苗的成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育苗池的顶端设置有收纳盒,收纳盒的底端与育苗池的顶端固定连接,收纳盒的顶端呈开口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缺氧报警器时,可将缺氧报警器放置于收纳盒中,减小缺氧报警器放置于育苗池本体顶端时的晃动,从而提高缺氧报警器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纳盒顶端的位置高度低于缺氧报警器顶端的位置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缺氧报警器的顶端凸出收纳盒的顶端,需要将缺氧报警器取出时,用手抓住收纳盒凸出的部位即可,提高使用收纳盒的便利性,方便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缺氧报警器包括进气管,进气管与通气管之间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套设于进气管的外壁,连通管与进气管的连接处套设有密封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环的设置可提高进气管与连通管之间的密封性,减小由于密封性问题而影响对含氧量的监测,便于确保缺氧报警器报警的准确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环为橡胶材质的密封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材质具有弹性好、耐磨、综合性能好的优点,其所具有的弹性,可有效提高进气管与连通管之间的密封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育苗池靠近供气管的一侧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与育苗池的底端内壁之间预留有供供气管穿过的空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位于育苗池本体的底部,可限制供气管在水平方向的移动,减小供气管向远离通气管的方向移动的可能性,使得供气管靠近通气管的一端尽可能与育苗池本体的内壁贴合,从而减少投喂液体饲料时,液体饲料附着于供气管表面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育苗池的底端内壁开设有用于卡嵌供气管的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供气管的端头向远离通气管的方向延伸时,可将供气管放置于滑槽内,滑槽可起到导向规整的作用,便于均匀排布通气管,从而确保供氧均匀;其次,通气管卡嵌于滑槽内,可进一步减小供气管沿育苗池本体的底端内壁滚动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供气管供氧时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育苗池靠近通气管的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多个用于临时固定供气管的固定环,固定环靠近通气管的一侧成缺口状,缺口的大小可供一个供气管通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环的设置可将供气管临时固定于育苗池本体的内壁,减小水流流动时供气管跟着移动的可能性,减小水流受到干扰时对供气管的影响,提高供气管的稳定性;固定环的缺口一次只供一根供气管通过,则位于固定环内的供气管在不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很难由固定环的缺口处脱离,便于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缺氧报警器的设置可用于监测通气管内氧气的流通量,从而及时判断育苗池内含氧量是否充足,有利于虾苗的成长;2.固定杆的设置可限制供气管在水平方向的移动,减小供气管向远离通气管的方向移动的可能性;3.滑槽可起到导向规整的作用,便于均匀排布通气管,从而确保供氧均匀;其次,通气管卡嵌于滑槽内,可进一步减小供气管沿育苗池本体的底端内壁滚动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供气管供氧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体现缺氧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育苗池本体;11、固定柱;111、卡环;12、固定环;13、固定杆;14、滑槽;2、通气管;21、通气阀;22、连通管;3、供气管;31、气石;32、配重块;33、束线带;4、收纳盒;41、缺氧报警器;411、进气管;4111、密封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便于确保育苗池内供氧量的供气系统,包括育苗池本体1,育苗池本体1内壁的顶端设置有通气管2,通气管2的一端连通有供氧装置,另一端连通有缺氧报警器41,通气管2连通有多个供气管3,供气管3的长短不一,供气管3远离通气管2的一端伸入育苗池的池底,并向远离通气管2的方向延伸,供气管3的端头与气石31连通,供气管3靠近气石31的一端处连接有配重块32。参照图1,育苗池本体1为开口朝上设置的长方体槽状结构,长方体的四个拐角处呈弧形,顶端设置有多个固定柱11,固定柱11的底端与育苗池本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多个固定柱11沿育苗池本体1的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确保育苗池内供氧量的供气系统,包括育苗池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池本体(1)侧壁的顶端设置有通气管(2),通气管(2)的一端连通有供氧装置,通气管(2)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气阀(21),通气阀(21)处设置有供气管(3),供气管(3)与通气管(2)连通,供气管(3)由上而下伸入育苗池的池底,并沿池底的内壁向远离通气管(2)的一侧延伸,供气管(3)远离通气管(2)的一端连通有气石(31),供气管(3)的外壁套设有配重块(32),通气管(2)上连通有缺氧报警器(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确保育苗池内供氧量的供气系统,包括育苗池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池本体(1)侧壁的顶端设置有通气管(2),通气管(2)的一端连通有供氧装置,通气管(2)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气阀(21),通气阀(21)处设置有供气管(3),供气管(3)与通气管(2)连通,供气管(3)由上而下伸入育苗池的池底,并沿池底的内壁向远离通气管(2)的一侧延伸,供气管(3)远离通气管(2)的一端连通有气石(31),供气管(3)的外壁套设有配重块(32),通气管(2)上连通有缺氧报警器(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确保育苗池内供氧量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池的顶端设置有收纳盒(4),收纳盒(4)的底端与育苗池的顶端固定连接,收纳盒(4)的顶端呈开口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确保育苗池内供氧量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4)顶端的位置高度低于缺氧报警器(41)顶端的位置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确保育苗池内供氧量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报警器(41)包括进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宇峰李飞王哲吴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立达海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