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鸭养殖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1736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鸭养殖笼,涉及养殖技术,主要为了解决现有的鸭养殖笼无法根据鸭的成长调节饮食槽的问题;该多鸭养殖笼,包括养殖笼本体和进出门,所述养殖笼本体内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内部空间分为上、中、下养殖室,所述下养殖室、中养殖室和上养殖室内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养殖槽固定连接,所述养殖笼本体内设有一根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与养殖笼本体转动连接,另一端贯穿养殖室与旋转块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与连接块内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提高了鸭养殖的数量且适用于鸭成长的各个阶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鸭养殖笼
本技术涉及养殖领域,具体是一种多鸭养殖笼。
技术介绍
鸭子是我国养殖项目中的主要品种之一,拥有久远的养殖历史,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鸭的养殖过程中,应选用抗逆性强,既适于圈养,又可在低山丘陵区放养,食性广、食量大、肌胃发达、消化能力强的品种,羽毛丰满、个头大小适中、眼睛黑亮、鸭掌透红且抗病能力较强的鸭子适宜养殖。授权公告号CN205161509U公开了一种种鸭养殖笼舍,由笼舍顶棚、壁网、饮食槽、活动板、水槽、清粪皮带、骨架组成;其特征在于,两个壁网的顶部设有笼舍顶棚,壁网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骨架,壁网的外侧设有饮食槽;骨架的中间位置设有水槽,水槽的两侧设有清粪皮带;清粪皮带的上方设有与壁网和水槽的沿部连接的活动板,这种结构饮食槽无法根据种鸭的成长进行调节,无法适用于鸭养殖的各个阶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鸭养殖笼,解决现有的鸭养殖笼无法根据鸭的成长调节饮食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鸭养殖笼,包括养殖笼本体和进出门,所述养殖笼本体内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内部空间分为上、中、下养殖室,所述下养殖室、中养殖室和上养殖室内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养殖槽固定连接,所述养殖笼本体内设有一根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与养殖笼本体转动连接,另一端贯穿养殖室与旋转块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与连接块内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下养殖室和上养殖室内设有台阶,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设有出口。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下养殖室底部设有保温层。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养殖槽内设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将养殖槽内部分为饲料槽和清水槽。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螺纹杆设置在养殖笼本体远离进出门一侧。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养殖槽之间通过连接管贯通,所述连接管又与调节阀连接。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养殖笼本体外还设有进料口。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养殖笼本体内还设有第四隔板,所述第四隔板上设有换气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螺纹杆与连接块内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当转动旋转块时,能够带动连接块和养殖槽一起向上移动,从而调节养殖槽的高度,适用于鸭养殖的各个阶段;2、通过在养殖笼本体内设置台阶,方便各个养殖室内的鸭的移动,能够提高鸭养殖的数量。附图说明图1为多鸭养殖笼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多鸭养殖笼中养殖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多鸭养殖笼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注释:1-养殖笼本体、2-进出门、3-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5-台阶、6-螺纹杆、7-旋转块、8-连接块、9-养殖槽、10-连接管、11-调节阀、12-进料口、13-螺纹孔、14-第三隔板、15-保温层、16-换气装置、17-第四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技术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对本技术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与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多鸭养殖笼,包括养殖笼本体1和进出门2,所述进出门2位于养殖笼本体1一侧,通过设置进出门2,方便鸭子的进出。所述养殖笼本体1内通过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将内部空间分为上、中、下养殖室,通过三个养殖室,能够同时养殖多只鸭子,提高了鸭子的养殖数量,同时将多只鸭子放入一个养殖笼本体1内,便于统一管理,同时减少占用的空间,所述下养殖室和上养殖室内设有台阶5,所述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上设有出口,所述台阶5顶端搭在出口旁,通过设置台阶5和出口,能够方便鸭子在三个养殖室内行走,同时也便于分层管理,所述下养殖室底部设有保温层15,通过所述的保温层15能够提高下养殖室内的温度,防止下养殖室直接与地面接触造成温度较低,从而影响鸭子的成长。进一步地,所述下养殖室、中养殖室和上养殖室内设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与养殖槽9固定连接,所述养殖槽9内设有第三隔板14,所述第三隔板14将养殖槽9内部分为饲料槽和清水槽,所述饲料槽和清水槽分别放置养殖所需的鸭饲料和清水,通过设置养殖槽9提高了养殖的便利性,所述养殖笼本体1内设有一根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设置在养殖笼本体1远离进出门2一侧,所述螺纹杆6一端与养殖笼本体1转动连接,另一端贯穿养殖室与旋转块7固定连接,通过所述的旋转块7,能够带动螺纹杆6进行旋转,所述螺纹杆6与连接块8内的螺纹孔13螺纹连接,当螺纹杆6旋转时,能够带动连接块8以及养殖槽9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通过调节养殖槽9的高度,能够适用于不同阶段的鸭子,鸭子小时候体积较小,养殖槽9太高就无法使用了。进一步地,所述养殖槽9之间通过连接管10贯通,所述连接杆位于养殖槽9内部设有出水口,所述连接管10又与调节阀11连接,通过调节阀11和出口口能够将养殖槽9内的水排出到下方,上养殖室和中养殖室内的水过多需要排出时,打开调节阀11,能够分配到下养殖室内,通过调节阀11控制流量。进一步地,所述养殖笼本体1外还设有进料口12,通过进料口12向养殖槽9内添加水和饲料。实施例2请参阅图3,本技术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养殖笼本体1内还设有第四隔板17,所述第四隔板17上设有换气装置16,通过换气装置16,能够对养殖笼本体1内部进行换气,提高空气循环,改善养殖室内的空气。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鸭养殖笼,包括养殖笼本体(1)和进出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笼本体(1)内通过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将内部空间分为上、中、下养殖室,所述下养殖室、中养殖室和上养殖室内设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与养殖槽(9)固定连接,所述养殖笼本体(1)内设有一根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一端与养殖笼本体(1)转动连接,另一端贯穿养殖室与旋转块(7)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6)与连接块(8)内的螺纹孔(13)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鸭养殖笼,包括养殖笼本体(1)和进出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笼本体(1)内通过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将内部空间分为上、中、下养殖室,所述下养殖室、中养殖室和上养殖室内设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与养殖槽(9)固定连接,所述养殖笼本体(1)内设有一根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一端与养殖笼本体(1)转动连接,另一端贯穿养殖室与旋转块(7)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6)与连接块(8)内的螺纹孔(13)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鸭养殖笼,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养殖室和上养殖室内设有台阶(5),所述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上设有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鸭养殖笼,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养殖室底部设有保温层(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锐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鸭之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