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可折叠接穗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1707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可折叠接穗收集装置。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侧连接有左侧板,所述底板的右侧连接有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对称设置;所述底板的前端连接有前面板,所述底板的后端连接有后面板,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对称设置;所述前面板、左侧板、后面板和右侧板依次首尾相连后与所述底板共同形成接穗容置室,所述接穗容置室内设置有接穗隔板;所述后面板的顶端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周缘与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所述前面板的顶边之间对应设置有拉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携带方便、使用简单,对采集到的接穗能够进行妥善保存,避免物理机械损伤,有效提高接穗成活率。

Portable foldable scion collec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可折叠接穗收集装置
本技术属于农业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可折叠接穗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嫁接,就是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连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植株。接上去的枝或芽被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叫做砧木。嫁接因其具有保持接穗优良性状、合理利用砧木、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增强抗性等优良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良种嫁接苗培育中。在良种嫁接苗培育中,接穗的优劣影响着嫁接成活率。在实际生产实践中,为了增加种质资源的丰富度需去野外采集接穗,而采集后的接穗必须妥善保存,若保存不当易造成芽干枯或霉烂,降低嫁接成活率。所以,在接穗保存过程中应保持适当的水分和透气,不能受热、干燥、受冻。目前,户外或野外采集到的接穗通常是用湿毛巾或湿报纸等(拧不出水)包裹后放置在自封袋中,然后至于冰盒或背包中带回目的地。但是这种方法保存的接穗保存时间短,携带和运输途中会有物理机械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携带方便、使用简单,对采集到的接穗能够进行妥善保存,避免物理机械损伤,有效提高接穗成活率的便携式可折叠接穗收集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便携式可折叠接穗收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侧连接有左侧板,所述底板的右侧连接有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对称设置;所述底板的前端连接有前面板,所述底板的后端连接有后面板,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对称设置;所述前面板、左侧板、后面板和右侧板依次首尾相连后与所述底板共同形成接穗容置室,所述接穗容置室内设置有接穗隔板;所述后面板的顶端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周缘与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所述前面板的顶边之间对应设置有拉链。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面板、盖板、后面板由外至内分别为无纺布层、保温层和防水层。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质轻、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保温层和防水层可以有效保持接穗的储存温度和水分湿度。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可相向折叠。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面板的外侧设置有背带。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盖板和所述前面板之间设置有吸扣或子母扣,通过吸扣或子母扣便于装置不使用时的折叠保存。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接穗隔板由若干纵横交错设置的隔条组成且为可折叠结构,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设置不同数量的隔条。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至少以下有益效果:(1)本接穗收集装置不使用时可以折叠起来,使用时可以打开,整体结构合理,携带方便,使用简单,有利于户外或野外采集接穗的保存与携带。(2)通过在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面板、盖板、后面板上设置保温层和防水层,有效保持了接穗的储存温度和水分湿度,防止接穗过冷过热,对采集到的接穗能够进行妥善保存,有效提高接穗成活率。(3)通过接穗隔板把整个装置分为一个一个的小格子,可以将采集到的接穗分别绑扎好放到一个个的格子中,不仅有效避免品种混乱,还可以避免接穗间摩擦损伤枝芽,减少物理机械损伤。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接穗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左侧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便携式可折叠接穗收集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左侧连接有左侧板2,所述底板1的右侧连接有右侧板3,所述左侧板2和右侧板3对称设置;所述底板1的前端连接有前面板4,所述底板1的后端连接有后面板5,所述前面板4和后面板5对称设置;所述前面板4、左侧板2、后面板5和右侧板3依次首尾相连后与所述底板1共同形成接穗容置室,所述接穗容置室内设置有接穗隔板6,所述后面板5的顶端连接有盖板7,所述盖板7的周缘与所述左侧板2、所述右侧板3、所述前面板4的顶边之间对应设置有拉链13。参考图2,所述接穗隔板6由若干纵横交错设置的隔条组成且为可折叠结构,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设置不同数量的隔条,通过接穗隔板6把整个装置分为一个一个的小格子,可以将采集到的接穗分别绑扎好放到一个个的格子中,不仅有效避免品种混乱,还可以避免接穗间摩擦损伤枝芽,减少物理机械损伤;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左侧板2、右侧板3、前面板4、盖板7、后面板5结构相同,均采用无纺布材质。以左侧板2为例,其结构如图3所示,由外至内分别为无纺布层8、保温层9和防水层10。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质轻、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保温层和防水层可以有效保持接穗的储存温度和水分湿度。参考图1,所述底板1、左侧板2和右侧板3可相向折叠,所述后面板5的外侧设置有背带11;所述盖板7和所述前面板4之间设置有吸扣12。本技术在使用时有2种形式。其一,不需要存放接穗时,可以将左侧板、右侧板、底板前后相向折叠,接穗隔板折叠合并放在前后面板中,将盖板上的吸扣扣于前面板的吸扣上,整个装置体积减小,便于携带也便于储放。其二,需要存放接穗时,可以将左侧板、右侧板、底板前后相外展开,接穗隔板展开放置在底板上,将采集好的接穗绑扎好放到一个个由隔条隔出来的格子中,采集结束后。将盖板外围和左侧板、右侧板、前面板外围的拉链拉好,通过后面板上设置的背带,使整个装置携带方便,减轻采集接穗人员的负担。本技术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携带方便,使用简单,有利于户外或野外采集接穗的保存与携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携式可折叠接穗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侧连接有左侧板,所述底板的右侧连接有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对称设置;所述底板的前端连接有前面板,所述底板的后端连接有后面板,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对称设置;所述前面板、左侧板、后面板和右侧板依次首尾相连后与所述底板共同形成接穗容置室,所述接穗容置室内设置有接穗隔板;所述后面板的顶端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周缘与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所述前面板的顶边之间对应设置有拉链。/n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可折叠接穗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侧连接有左侧板,所述底板的右侧连接有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对称设置;所述底板的前端连接有前面板,所述底板的后端连接有后面板,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对称设置;所述前面板、左侧板、后面板和右侧板依次首尾相连后与所述底板共同形成接穗容置室,所述接穗容置室内设置有接穗隔板;所述后面板的顶端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周缘与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所述前面板的顶边之间对应设置有拉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折叠接穗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面板、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丹丹张志南刘雁丽顾亚兰沈秋菊
申请(专利权)人:金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