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wifi球泡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灯具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wifi球泡灯。
技术介绍
球泡灯是替代传统白炽灯泡的新型节能灯具。传统白炽灯(钨丝灯)耗能高、寿命短,在全球资源紧张的大环境下,已渐渐被各国政府禁止生产,随之替代产品是电子节能灯,电子节能灯虽然提高了节能效果,但由于使用了诸多污染环境的重金属元素,又有悖于环境保护的大趋势。随着LED技术的高速发展LED照明逐渐成为新型绿色照明的不二之选,LED在发光原理、节能、环保的层面上都远远优于传统照明产品。传统的开关式球泡灯已经无法满足当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其使用物理按键开关控制照明,无法实现远程控制和调节亮度等功能,智能化程度较低,用途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wifi球泡灯,解决现有技术中开关式球泡灯无法实现远程控制和调节亮度功能、智能化程度低、用途单一的问题,能够实现远程控制和调节亮度功能、智能化程度高、用途较为广泛、实用性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wifi球泡灯,包括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内设置有LED发光单元、wifi单元、驱动单元、主控单元及电源模块,所述LED发光单元、wifi单元及驱动单元均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LED发光单元及主控单元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wifi球泡灯,包括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内设置有LED发光单元、wifi单元、驱动单元、主控单元及电源模块,所述LED发光单元、wifi单元及驱动单元均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LED发光单元及主控单元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wifi球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包括灯头、遮光罩及透光罩,所述灯头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遮光罩及透光罩依次安装于所述灯头上,所述灯头、遮光罩及透光罩形成所述灯体的外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wifi球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包括主控芯片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及二极管D1,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芯片U2、电阻R4、电阻R5、二极管D2及三极管Q1,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二引脚经电阻R5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驱动芯片U2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一引脚及三极管Q1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三引脚与驱动芯片U2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四引脚依次经二极管D2及电阻R4与驱动芯片U2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五引脚与驱动芯片U2的第八引脚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2的第一引脚与主控芯片U1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2的第二引脚及主控芯片U1的第七引脚均与驱动芯片U2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八引脚电阻R3的一端均与驱动芯片U2的第四引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wifi球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九引脚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及电容C1的一端均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及电容C2的另一端均依次经电阻R2及二极管D1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十引脚经电容C3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十一引脚、主控芯片U1的第十二引脚及主控芯片U1的第十三引脚均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十四引脚及主控芯片U1的第十五引脚均经电容C4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wifi球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电路及电源输入接口,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源控制芯片U3、整流桥堆DB1、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容C5、电容C6、电容C7、二极管D3及二极管D4,所述整流桥堆的输出端依次经电阻R6及二极管D3与所述电源控制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7的一端及电阻R10的一端均与所述电源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二极管D4的阳极、电容C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炎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迈宝光电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