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流逆变模组及变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155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整流逆变模组及变频器,该整流逆变模组包括承载支架、整流模块、电源板、整流散热器以及第一驱动板组件和第二驱动板组件;所述整流模块设置在所述电源板上,所述电源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支架的上侧,以为整流模块以及第一驱动板组件、第二驱动板组件进行供电;所述整流散热器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支架的内部,并与所述整流模块相接触,以为所述整流模块散热;所述第一驱动板组件和第二驱动板组件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支架的相对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整流模块电性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有效减少具有双回路的变频器的安装空间和生产成本,提高相应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流逆变模组及变频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频器
,尤其涉及一种整流逆变模组及变频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变频器绝大部分被设置为一路输入一路输出,即一台变频器只能控制一台电动机的运转;而若要想多台电动机在相同时刻得到变频调速控制,则需要使用对等数量的变频器。在当前变频器与电动机一对一的配备模式中,变频器终端用户在诸如石材、陶瓷、暖通、纺织、灌溉等同功率电动机使用较多的应用场所,会使用多台变频器对电动机进行驱动,此时多台变频器的安装会占用较大的物理空间。虽然目前存在一小部分应用于专机市场的能同时控制多台电动机的变频器,但其需要通过外接设备(如空气开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实现,且实际工作时变频器对所搭载的多台电动机的控制方式是切换式的、非同时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整流逆变模组及变频器,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有效减少具有双回路的变频器的安装空间和生产成本,提高相应的生产效率。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整流逆变模组,包括承载支架、整流模块、电源板、整流散热器以及第一驱动板组件和第二驱动板组件;其中,所述整流模块设置在所述电源板上,所述电源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支架的上侧,以为所述整流模块以及所述第一驱动板组件、所述第二驱动板组件进行供电;所述整流散热器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支架的内部,并与所述整流模块相接触,以为所述整流模块散热;所述第一驱动板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板组件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支架的相对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整流模块电性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板组件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板组件均包括驱动板、逆变散热器以及逆变单元;所述逆变散热器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板上;所述逆变单元固定安装在所述逆变散热器上,并与所述驱动板电性相连;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板组件的驱动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支架的左侧,所述第二驱动板组件的驱动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支架的右侧;且所述第一驱动板组件的逆变散热器与所述第二驱动板组件的逆变散热器相对设置,并均位于所述承载支架的内部。进一步地,所述逆变散热器包括固定板以及垂直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一侧的若干散热片;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通过绝缘导热膜与所述逆变单元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板上并排设置有若干包括空腔的连接端子,所述空腔的内表面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电源板靠近驱动板且与所述连接端子对应的位置设有若干用于供螺钉穿过的通孔,所述螺钉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板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承载支架的内部的电容,以使所述整流模块通过所述电容与所述驱动板电性相连;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板组件的驱动板上的电容与所述第二驱动板组件的驱动板上的电容错开设置。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变频器,包括机箱以及位于所述机箱内部的风扇组件、控制板和如上所述的整流逆变模组;其中,所述机箱包括底壳、中壳以及上盖板;所述底壳包括一顶部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底壳的前侧板上设有一第一风口,所述底壳的后侧板上设有一第二风口,所述风扇组件设置在所述前侧板或后侧板上,并通过所述整流逆变模组的电源板供电;所述整流逆变模组固定安装在所述中空腔体内,且所述整流逆变模组的第一驱动板组件与所述底壳的左侧板或右侧板固定连接,所述整流逆变模组的第二驱动板组件与位于所述第一驱动板组件相对侧的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中壳的底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壳的顶部,所述控制板固定安装在所述中壳的内部,并通过导线与所述整流逆变模组的整流模块电性相连;所述上盖板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所述中壳的顶部。进一步地,所述中壳靠近整流逆变模组的整流模块的一侧可拆卸地固定设置有过线板。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包括第一上盖板和第二上盖板,所述第二上盖板设置在所述中壳的顶部与所述整流模块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一上盖板设置在所述第二上盖板的一侧,以与所述第二上盖板共同封闭所述中壳的顶部。进一步地,所述风扇组件包括安装板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风扇本体,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前侧板或后侧板上,以使所述风扇本体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风口或第二风口的位置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风扇组件还包括风扇网罩,所述风扇网罩位于所述风扇本体的外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简单,通过整流逆变模组中的各个部件的合理布局,能够在确保变频器进行同功率的双向回路输出的同时,提高散热速度,使变频器内部结构更加紧凑,且安装工艺更加简洁,同时也能减少变频器的安装体积,从而有效降低整机的生产成本,以及提高生产效率和相应的维修效率,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整流逆变模组的结构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板组件的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板组件的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逆变散热器与逆变单元的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逆变散热器与逆变单元的另一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电源板与驱动板的装配结构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整流逆变模组的另一结构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频器的结构分解图。附图标识:10、整流逆变模组;11、承载支架;12、整流模块;13、电源板;131、螺钉;132、通孔;14、整流散热器;15、第一驱动板组件;151、驱动板;151a、连接端子;152、逆变散热器;152a、固定板;152b、散热片;152c、绝缘导热膜;153、逆变单元;154、电容;16、第二驱动板组件;161、驱动板;161a、连接端子;162、逆变散热器;162a、固定板;162b、散热片;162c、绝缘导热膜;163、逆变单元;164、电容;20、机箱;21、底壳;211、前侧板;212、后侧板;213、底板;214、左侧板;215、右侧板;22、中壳;221、过线板;23、上盖板;231、第一上盖板;232、第二上盖板;30、风扇组件;31、安装板;32、风扇本体;33、风扇网罩;40、控制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还应当理解,在此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流逆变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支架、整流模块、电源板、整流散热器以及第一驱动板组件和第二驱动板组件;其中,/n所述整流模块设置在所述电源板上,所述电源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支架的上侧,以为所述整流模块以及所述第一驱动板组件、所述第二驱动板组件进行供电;/n所述整流散热器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支架的内部,并与所述整流模块相接触,以为所述整流模块散热;/n所述第一驱动板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板组件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支架的相对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整流模块电性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流逆变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支架、整流模块、电源板、整流散热器以及第一驱动板组件和第二驱动板组件;其中,
所述整流模块设置在所述电源板上,所述电源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支架的上侧,以为所述整流模块以及所述第一驱动板组件、所述第二驱动板组件进行供电;
所述整流散热器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支架的内部,并与所述整流模块相接触,以为所述整流模块散热;
所述第一驱动板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板组件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支架的相对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整流模块电性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流逆变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板组件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板组件均包括驱动板、逆变散热器以及逆变单元;
所述逆变散热器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板上;
所述逆变单元固定安装在所述逆变散热器上,并与所述驱动板电性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板组件的驱动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支架的左侧,所述第二驱动板组件的驱动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支架的右侧;且所述第一驱动板组件的逆变散热器与所述第二驱动板组件的逆变散热器相对设置,并均位于所述承载支架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流逆变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散热器包括固定板以及垂直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一侧的若干散热片;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通过绝缘导热膜与所述逆变单元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流逆变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上并排设置有若干包括空腔的连接端子,所述空腔的内表面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电源板靠近驱动板且与所述连接端子对应的位置设有若干用于供螺钉穿过的通孔,所述螺钉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流逆变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承载支架的内部的电容,以使所述整流模块通过所述电容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夏欧康喜马莎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