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光达专利>正文

一种可切换操作内容的显示型键盘的按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1493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可切换操作内容的显示型键盘的按键结构,创造性地提出了U形透明框罩,连接按键滑块并罩在显示屏上,实现了可看到显示内容和按键推头的双重作用,连串应用使按键的显示屏实现共享。配合下方的按键结构,可实现全新的轻薄、低廉、高性能的可切换操作内容的显示型键盘,克服了现存单屏单键结构键盘的诸多弊端,其优点为:1.结构简单,2.屏侧接线,屏键线路分离,线路简单,3.高度低,5,条驱动,拼屏数量极少,方便编程,5.有效显示面积大,6.制作工艺简单,便于实现,成本低廉。广泛应用于IT、设备控制、智能家居等各个领域,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切换操作内容的显示型键盘的按键结构
涉及一种可切换操作内容的显示型键盘的按键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UnitedKeys公司采用低分辨率的单色LCD的205PRO键盘,俄罗斯工作室ArtLebedev的Optimus键盘,Xynergi推出的LED键盘,澳大利亚SonderDesign公司推出的Sonder电子墨水键盘,这些现存的显示型键盘,都采用单屏单键结构,其弊端是:1.结构复杂,2.屏下接插连线,屏键线路混杂在一起,极为复杂,3.高度过高,4.单屏分别驱动,电路复杂,拼屏数量极为庞大繁琐,5.边框大,有效显示面积小,6制作工艺复杂,7.高成本,售价异常昂贵。所以,以上键盘成本极高,售价极为高昂,动辄以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价格销售的,最终沦为小众产品,无法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单屏单键结构显示型键盘的弊端,本专利技术建设性提出了共享显示屏的按键结构创意,在键帽、显示屏结构、按键结构、显示方式等方面提供了整套解决方案,去繁就简,将以极为低廉的成本实现更加优异的产品性能,必将在得到广泛地推广和应用。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技术方案如下:首先是实现共享显示屏,一个U形透明框罩1(键帽)通过其两侧面支撑部分连接其下方的一个按键滑块4,围成一个以所述按键滑块4顶部为底的口形洞10,再将用于显示按键操作内容的显示屏组件2塞入所述口形洞10内,所述显示屏组件2两侧与U形透明框罩1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隔空间,并覆盖在所述按键滑块4之上。这种三面封闭,三面开通的U形透明框罩1,就可实现:所述显示屏组件2覆盖在一个和或依次排列的一个以上的若干已连接所述U形透明框罩1的按键滑块4的上方,构成若干按键共享所述显示屏的长条形按键组件。换个角度来说就是,将一根长条形显示屏组件2两端固定在机壳上,覆压在一行和或一列的若干个按键之上,再用对应的若干个U形透明框罩1从上面将所述显示屏组件2罩住,每个所述按键都依次对应一个U形的透明框罩1,然后将所述按键与其相对应的所述U形透明框罩1连为一体,这样,按压所述U形透明框罩1就等同于按压所述按键,从而实现所述按键开关触发控制。共享显示屏的情况下,就需要分段显示对应按键的操作内容,即所述U形透明框罩1下的显示屏21分段显示各自对应按键可切换的操作内容,实现每个所述按键--U形透明框罩--显示内容,三者一一对应的关系,并且可以透过所述透明框罩1(键帽)完整地观察到所述显示屏所显示的操作内容。所述显示屏21在两个按键(U形透明框罩1)之间的部位显示一个间隔条,其底色与按键部位显示的底色有差异。方便识别按键所处的位置,便于操作。关于显示屏结构方面,所述显示屏组2是由显示屏21和已制作成型的显示屏底座22用粘合剂9粘合而成,屏底座22两端露头长出显示屏21。所述显示屏面向操作者的侧面是曲面屏。按键结构方面,在按键上方设置一个阻碍组件(显示屏组件),是一种全新的按键结构,具有不少意想不到的效果。所述按键滑块4靠外的两个侧壁之间的宽度略小于U形透明框罩支撑侧壁的内壁之间的宽度,使按键滑块4上部与U形透明框罩底部交错重叠,采用机械连接使两者连为一体,连接方式包括且不限于卡扣、粘接、熔接、铆接等,并且所述按键滑块4等不透明的部件的高度始终低于所述显示屏21。这样,U形透明框罩就实现了透明可看到显示内容和按键推头的双重作用。具有导向滑柱的间隙配合型按键,是所述按键的主要结构形式,即在所述显示屏底座22下方,具有上顶所述屏底座,下抵键盘底壳和或PCB的导向滑柱3,所述按键滑块4具有上下贯穿孔和或贯穿槽,所述导向滑柱3从中贯穿而过,与所述按键滑块4形成间隙配合,引导按键滑块4上下运动,推动其下方的按键开关触发机构运作,所述按键开关触发机构包括且不限于塑胶碗、按键、机械轴键、光轴键等。顶天立地的导向滑柱,为按键滑块提供了更长的间隙配合距离,换个角度来看,使按键可以做得更薄。所述导向滑柱3与其上方的所述显示屏底座22相接触,静态时,所述按键滑块4的顶部与所述导向滑柱3的顶部高度平齐,所述按键滑块4与所述屏的底座22相接触而使按键滑块4被上限位。与其他类型需要另外设置上限位机构的按键相比,完全不同,具有自然天成的独特效果。关于导向滑柱3又分为两种按键结构:A.初始时,屏底座22连接导向滑柱3;B,初始时,屏底座22不连接导向滑柱3。即所述导向滑柱3与其上方的所述显示屏底座22连为一体;一种初始时与所述屏底座22分离的所述导向滑柱3结构,所述导向滑柱3之间通过其根部连肋35相互连接为一体,所述连肋35避开按键滑块4的参与间隙配合的下凸部分和按键中心的开关触发机构。所述按键滑块4从外部包围导向滑柱3,所述按键滑块4的内壁与导向滑柱3间隙配合,并且所述按键滑块4的顶盖具有容纳所述导向滑柱3的开孔。一种针对性方法,以腾出外壁空间用于连接U形透明框罩1。通过机械方式将所述屏底座22与键盘底壳7连为一体。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滑柱3的底部通过固定销和对应的凹孔与键盘底壳7和或PCB6相连接,和或,所述导向滑柱3的顶部通过凹孔和对应的固定销与所述屏底座22相连接。进一步地,将螺钉穿过所述底壳7及PCB6的预留孔,固定到由所述屏底座22底部向下伸出的立柱(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导向滑柱3)对应孔之中。按键上方和下方的组件连为一体,又一个独特之处,加之导向滑柱也参与其中,共同构架出异常稳固牢靠的按键结构,使按键操作性能更好,更轻薄。所述屏21及其底座22长于所述被覆盖的若干按键排列的累计长度或累计宽度,使所述屏21,尤其是所述屏底座22两端露头,在超出按键透明框罩的顶盖(键帽)的范围之外将所述屏底座固定在键盘底壳上,和或,用于布置连接显示屏驱动电路引线,并被键盘外壳所遮掩。针对不同的应用的备选方案,即所述U形框罩是不透明的,其遮掩的部分无法被观察到。非导向滑柱的间隙配合型按键的应用,即所述U形透明框罩1连接以所述按键滑块4为键帽的X架构(剪刀腿)按键。由此就可实现,用若干个所述长条形按键组件拼凑出可切换操作内容的显示型键盘。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提出了U形透明框罩,一方面,利用其三面封闭的特点,一面罩显示屏,两面连按键滑块,实现了其透明可看到显示内容和按键推头的双重作用。另一方面,利用U形透明框罩三面开放的特点,使按键的显示屏共享成为可能。而按键上方阻碍组件(显示屏组件2)的存在,产生出一种全新的按键结构,带来了自然形成上限位、顶天立地的导向滑柱、屏底座22与底壳7连为一体、轻薄而不厚重等独特效果,结构简洁、稳固,与U形透明框罩的创意珠联璧合,可实现全新的轻薄、低廉、高性能的可切换操作内容的显示型键盘,克服了现存单屏单键结构键盘的诸多弊端,将会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其优点为:1.结构简单,2.屏侧接线,屏键线路分离,线路简单,3.高度低,5,条驱动,拼屏数量极少,方便编程,5.有效显示面积大,6.制作工艺简单,便于实现,7.成本低廉。附图说明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型键盘的按键结构,其特征是:一个U形透明框罩1(键帽)通过其两侧面支撑部分连接其下方的一个按键滑块4,围成一个以所述按键滑块4顶部为底的口形洞10,再将用于显示按键操作内容的显示屏组件2塞入所述口形洞10内,所述显示屏组件2两侧与U形透明框罩1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隔空间,并覆盖在所述按键滑块4之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型键盘的按键结构,其特征是:一个U形透明框罩1(键帽)通过其两侧面支撑部分连接其下方的一个按键滑块4,围成一个以所述按键滑块4顶部为底的口形洞10,再将用于显示按键操作内容的显示屏组件2塞入所述口形洞10内,所述显示屏组件2两侧与U形透明框罩1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隔空间,并覆盖在所述按键滑块4之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是:所述显示屏组件2覆盖在一个和或依次排列的一个以上的若干已连接所述U形透明框罩1的按键滑块4的上方,构成若干按键共享所述显示屏的长条形按键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其特征是:所述U形透明框罩1下的显示屏21分段显示各自对应按键可切换的操作内容,实现每个所述按键--U形透明框罩--显示内容,三者一一对应的关系,并且可以透过所述透明框罩1(键帽)完整地观察到所述显示屏所显示的操作内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其特征是:所述显示屏21在两个按键(U形透明框罩1)之间的部位显示一个间隔条,其底色与按键部位显示的底色有差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是:所述按键滑块4靠外的两个侧壁之间上部的宽度略小于U形透明框罩支撑侧壁的内壁之间的宽度,使按键滑块4上部与U形透明框罩下部交错重叠,采用机械连接使两者连为一体,连接方式包括且不限于卡扣、粘接、熔接、铆接等,并且所述按键滑块4等不透明的部件的高度始终低于所述显示屏2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是:在所述显示屏底座22下方,具有上顶所述屏底座,下抵键盘底壳和或PCB的导向滑柱3,所述按键滑块4具有上下贯穿孔和或贯穿槽,所述导向滑柱3从中贯穿而过,与所述按键滑块4形成间隙配合,引导按键滑块4上下运动,推动其下方的按键开关触发机构运作,所述按键开关触发机构包括且不限于塑胶碗、按键、机械轴键、光轴键等。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其特征是:所述导向滑柱3与其上方的所述显示屏底座22相接触,静态时,所述按键滑块4的顶部与所述导向滑柱3的顶部高度平齐,所述按键滑块4与所述屏的底座22相接触而使按键滑块4被上限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其特征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达
申请(专利权)人:王光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