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伟淡专利>正文

一种遮阳吊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1376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遮阳吊伞,其包括可收起的伞架(6),覆盖有用于遮阳的伞面(9);用于支撑上述伞架(6)的立柱(2);锁紧机构(7),上下移动式设于上述立柱(2)中部;中空的吊臂(3),其一端连接于上述锁紧机构(7),另一端枢接有上述伞架(6);连杆(5),其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前述立柱(2)上端部,另一端转动式连接于上述吊臂(3)中部的吊臂铰链(31),以及拉索(8),设于中空吊臂(3)内,该拉索(8)一端连接于摇手机构(4)上,另一端固定于伞架(6)的短骨伞盘上;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伞架(6)开合的摇手机构(4)设于锁紧机构(7)一侧并可随锁紧机构(7)一起移动。其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操作简便快捷、能调节遮阳方向和伞面打开大小。(*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遮阳吊伞
技术介绍
遮阳吊伞作为一种户外休闲用具,广泛用于广场、海滩、公园及庭院等休闲场所, 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乘凉空间。目前普遍的遮阳吊伞都具有折叠收縮功能,以实现减少运送体积,如中国技术 专利ZL01210128.1,公开了一种《内吊臂折叠吊伞》(授权公告号CN2461340Y)。类 似的还有中国技术专利ZL98244062.6、 ZL200520015360.5等。近来又公开了部分既能折叠又可调向吊伞,如中国技术专利ZL98217025.4, 公开了一种《折叠式调向吊伞》(授权公告号CN2343858Y),该专利通过连接调向杆的 插销座沿立柱升降后插接定位来实现伞面遮阳角度调节。又参考中国技术专利-ZL98208941.4,公开了一种《可调向的吊伞》(授权公告号CN2332226Y),该专利用活 连拉臂,伞能收拢到立柱边,用滑动座定位,伞可改变遮挡方向。但上述方向调节方式 比较单一,且费力,使用性还不够佳。还有通过摇手控制机构来实现的,具体可参考中国技术专利 ZL200620103633.6,公开了《一种遮阳吊伞》(授权公告号CN2896981Y),该专利中绳 索走向复杂、转折点多、操作吃力、绳索容易卡挂磨损,影响整体操作功能。调整伞面 遮阳角度时, 一定要与摇手同时操作,给使用者增加麻烦,让休闲心情大打折扣。因此 这样的遮阳吊伞己无法满足人们的更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 实用、操作简便快捷、能调节遮阳方向和伞面打开大小的遮阳吊伞。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遮阳吊伞,其包括可收起的伞架,覆盖有用于遮阳的伞面;用于支撑上述伞架的立柱;锁紧机构,上下移动式设于上述立柱中部;中空的吊臂,其一端连接于上述锁紧机构,另一端枢接上述伞架; 连杆,其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前述立柱上端部,另一端转动式连接于上述吊臂中部 的吊臂铰链;以及拉索,设于中空吊臂内,该拉索一端连接于摇手机构上,另一端固定于伞架的短骨 伞盘上;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伞架开合的摇手机构设于锁紧机构一侧并可随锁紧机构一起 移动。作为改进,所述的摇手机构包括 摇手壳体;缠绕有拉索的绕绳轴,横向设置于上述摇手壳体的内腔; 摇手柄,与上述绕绳轴一端连接并可驱动绕绳轴转动; 以及扭簧设于绕绳轴与摇手壳体之间。 再改进,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可供所述立柱贯穿通过的带把手的滑套,所述的摇手机构则设于该滑套一侧; 压块,横向移动式设于上述滑套内腔;以及可驱动上述压块压紧所述立柱以定位所述伞架高度的凸轮扳手,头部转动式设于上 述滑套内腔,尾部在把手同侧位置,露出上述滑套外供操作使用。进一步改进,套设于所述立柱底端的立管,并且,立柱的底端具有定位弹珠,对应 地,前述的立管外壁具有定位通孔,立管底端设有十字架件。这样便于立管与立柱插接 连接起来,并用定位弹珠定位固定住。所以立柱稳定性更佳且可与立管脱卸式连接,便 于搬移和运输。进一步改进,所述立柱中上部布置有限位销子与锁紧机构中的滑套进行限位配合。 以防止滑套过于跑到立柱上面去。作为改进,所述伞架里侧的一短伞骨与吊臂上的另一铰链活动铰接。使伞架打开合 拢更加稳固。最后,所述吊臂内腔两端、伞架中吊杆内需要弯折处布置有供拉索使用的定滑轮。 这样简便拉索的走向,使伞面开合更加轻松省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凸轮扳手锁紧机构与摇手机构设置在一 起,可以在立柱上下滑动和锁定,可以方便地调整伞面角度、上下俯仰功能,从而大大 增加了伞的实用功能,可以任意改变遮阳方向,且结构合理,操作简便,更具抗风性能, 采用定滑轮合理布置,使拉索走向简单,不易卡挂磨损,操作方便,只要用手摇动摇手 柄就可实现伞架张开和收起;能满足人们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去除伞面后结构示意图。图3为锁紧机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摇手机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立管与十字架件的组合图。图6为实施例使用状态参考图。图7为实施例伞面收起后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参考图l、图2、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遮阳吊伞包括伞架6、 立柱2、锁紧机构7、吊臂3、摇手机构4、拉索8、连杆5和立管12。伞架6可收起的,其覆盖有用于遮阳的伞面9,立柱2用于支撑伞架6,锁紧机构 7上下移动式设于立柱2中部,用于调整伞面9仰视角度,锁紧机构7又包括滑套、压 块和凸轮扳手,参考图3所示,带把手的滑套72可供立柱贯穿通过的,摇手机构4则设于该滑套 72 —侧,压块横向移动式设于滑套72内腔,凸轮扳手71可驱动压块73压紧立柱2以 定位伞架6高度,凸轮扳手71的头部转动式设于滑套72内腔,尾部在把手同一侧位置, 露出滑套72供操作,转动凸轮扳手71即可实现滑套72与立柱2之间的锁紧和解锁。吊臂3为中空,供拉索8贯穿其中,其一端连接于锁紧机构7,另一端枢接伞架6。参考图4所示,摇手机构4用于控制伞架6开合,设于锁紧机构7 —侧并可随锁紧 机构7—起移动,具体由摇手壳体41、绕绳轴42、摇手柄43和扭簧44组成,绕绳轴 42缠绕有拉索8,横向设置于摇手壳体41的内腔,摇手柄43与绕绳轴42—端连接并 可驱动绕绳轴42转动,扭簧44设于绕绳轴42与摇手壳体41之间,并在摇手柄43里 端位置,以减轻绕绳的力量。参考图2所示,拉索8设于中空的吊臂3内, 一端连接于摇手机构4上的绕绳轴 42,另一端用绳堵固定于伞架6的短骨伞盘上,连杆5其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立柱2上 端部的立柱铰链23上,另一端转动式连接于吊臂3中部的吊臂铰链31。具体地,拉索 8—端连接于摇手机构4的绕绳轴42上,再分别穿过吊臂内腔两端的定滑轮,另一端穿 过伞架上吊杆62中的定滑轮33,用绳堵固定于伞架6的短骨伞盘64上;伞架6具体由 吊顶61、吊杆62、长伞骨65、短伞骨66及短骨伞盘64组成,里侧一短伞骨与吊臂上 的另一铰链活动铰接,短骨伞盘64可套在吊杆62上下升降,其中,拉索8穿过吊杆62 并与短骨伞盘64固定,拉紧拉索8可实现伞架6的展开。立柱2中上部布置有限位销子与锁紧机构7中的滑套进行限位配合。图5所示,立管12插设于立柱2底端,并且立管12的外径小于立柱2的外径,立 柱2的底端具有定位弹珠la,对应地,立管12外壁具有定位通孔lb,立管2底端通 过螺钉13固定有十字架件1。当定位弹珠la从立管12的定位通孔lb中弹出时,说明 立柱2与立管12连接固定了。权利要求1、一种遮阳吊伞,其包括可收起的伞架(6),覆盖有用于遮阳的伞面(9);用于支撑上述伞架(6)的立柱(2);锁紧机构(7),上下移动式设于上述立柱(2)中部;中空的吊臂(3),其一端连接于上述锁紧机构(7),另一端枢接有上述伞架(6);连杆(5),其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前述立柱(2)上端部,另一端转动式连接于上述吊臂(3)中部的吊臂铰链(31);以及拉索(8),设于中空吊臂(3)内,该拉索(8)一端连接于摇手机构(4)上,另一端固定于伞架(6)的短骨伞盘上;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伞架(6)开合的摇手机构(4)设于锁紧机构(7)一侧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遮阳吊伞,其包括 可收起的伞架(6),覆盖有用于遮阳的伞面(9); 用于支撑上述伞架(6)的立柱(2); 锁紧机构(7),上下移动式设于上述立柱(2)中部; 中空的吊臂(3),其一端连接于上述锁紧机构(7),另一端枢接有上述伞架(6); 连杆(5),其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前述立柱(2)上端部,另一端转动式连接于上述吊臂(3)中部的吊臂铰链(31);以及 拉索(8),设于中空吊臂(3)内,该拉索(8)一端连接于摇手机构(4)上,另一端固定于伞架(6)的短骨伞盘上; 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伞架(6)开合的摇手机构(4)设于锁紧机构(7)一侧并可随锁紧机构(7)一起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淡
申请(专利权)人:吴伟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