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1245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1:2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调节支架,属于投影技术领域。第一俯仰调节机构,第二俯仰调节机构、旋转调节机构和旋转调节板。第一俯仰调节机构与第二俯仰调节机构的第一端螺纹连接,旋转调节机构的第一端穿过旋转调节板,且与第二俯仰调节机构螺纹连接,旋转调节板与旋转调节机构螺纹连接。第一俯仰调节机构能够在第一平面内调节第二俯仰调节机构的旋转角度,第二俯仰调节机构能够在第二平面内调节旋转调节机构的旋转角度,旋转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旋转调节板的旋转角度。本申请提供的调节支架,由于可以在三个平面内独立调节投影设备的投影画面,因此,简化了调节支架的调节难度,且增高了投影画面的调节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节支架
本申请涉及投影
,特别涉及一种调节支架。
技术介绍
投影设备为一种用以产生投影画面的显示设备,主要包括光源、光机系统和镜头,光源用于为光机系统提供光束,光机系统用于对光源提供的光束进行调制,镜头用于接收调制后的光束以得到投影画面。在使用过程中,投影设备通常需要在极小的投射距离内投射出大尺寸的投影画面,这样,当投影设备的安装尺寸出现较小的偏差时,可能也会引起投影画面的失真。相关技术中,可以将投影设备固定在调节支架上,通过调节支架与支撑体进行固定,实现投影设备的安装。其中,调节支架包括至少三个支脚和固定架,每个支脚的长度可调节。这样,可以调节至少三个支脚中任意几个支脚的长度,以实现对投影设备的姿态的调节,进而调整投影画面,从而避免投影画面出现失真的情况。然而,对任一支脚的长度调节时,会使投影画面在多个方向产生位移,因此,为了实现投影画面在单一方向的调整,可能需要来回调整多个支脚的长度,从而增加了调节支架的调节难度,且降低了投影画面的调节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调节支架,可以解决调节支架的调节难度大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包括:第一俯仰调节机构,第二俯仰调节机构、旋转调节机构和旋转调节板;所述第一俯仰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二俯仰调节机构的第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旋转调节机构的第一端穿过所述旋转调节板,且与所述第二俯仰调节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调节板与所述旋转调节机构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俯仰调节机构还用于与支撑体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调节板用于与投影设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俯仰调节机构能够在第一平面内调节所述第二俯仰调节机构的旋转角度,所述第二俯仰调节机构能够在第二平面内调节所述旋转调节机构的旋转角度,所述旋转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所述旋转调节板的旋转角度,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相交于所述第一俯仰调节机构的中心线。可选地,所述调节支架还包括:第一直线调节机构;所述第一直线调节机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俯仰调节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线调节机构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支撑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线调节机构能够沿第一方向调节所述投影设备与所述支撑体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方向是指所述第一直线调节机构的长度方向。可选地,所述调节支架还包括:第二直线调节机构;所述第二直线调节机构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直线调节机构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直线调节机构的第二侧用于与所述支撑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线调节机构能够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是指所述第二直线调节机构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平行。可选地,所述调节支架还包括:固定连接板,所述固定连接板套在所述旋转调节板上,所述固定连接板能够沿第三方向相对所述旋转调节板滑动,所述固定连接板用于与所述投影设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不共面。可选地,所述固定连接板上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调节支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穿过所述调节孔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板和所述投影设备。可选地,所述第一俯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本体、第一调节旋钮、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本体呈筒状结构,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俯仰调节机构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调节旋钮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调节旋钮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均与所述第一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槽能够卡在所述第一限位件中,所述第二限位槽能够卡在所述第二限位件中,所述第一调节旋钮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旋转;所述第一调节旋钮能够调整所述第二俯仰调节机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本体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一调节旋钮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自由旋转,所述第一本体的内壁能够限定所述第二俯仰调节机构的第二端的位置。可选地,所述第二俯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本体、第二调节旋钮、第三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所述第二本体筒状结构,所述第二本体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内腔,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所述旋转调节机构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二调节旋钮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五通孔、所述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六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二调节旋钮上设置有第三限位槽和第四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件和所述第四限位件分别与所述第二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限位槽能够卡在所述第三限位件中,所述第四限位槽能够卡在所述第四限位件中,所述第二调节旋钮能够相对所述第三限位件和所述第四限位件旋转;所述第二调节旋钮能够调整所述旋转调节机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本体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二调节旋钮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自由旋转,所述第二本体的内壁能够限定所述旋转调节机构的第二端的位置。可选地,所述旋转调节机构包括:第三本体、多个导向柱、第三调节旋钮、第一止位件和第二止位件;所述第三本体呈帽状结构,所述第三本体的帽体伸入所述第二本体的内腔,所述述第三本体的帽体上设置有所述第二螺纹通孔;所述旋转调节板上设置有旋转孔,所述旋转调节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多个导向柱一一对应的多个圆弧孔,所述第三本体的帽体穿过所述旋转孔,所述多个导向柱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三本体的帽沿上,且穿过对应的圆弧孔,每个导向柱的第二端能够限位在所述旋转调节板的一侧;所述旋转调节板上还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边沿上设置有调节板,且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第三螺纹通孔,所述第三本体的帽沿上设置有调节块,且所述调节块上设置有第七通孔,所述调节块穿过所述调节孔;所述第三调节旋钮的第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螺纹通孔、所述第一止位件、所述第七通孔和所述第二止位件,所述第一止位件和所述第二止位件能够限定所述第三调节旋钮相对所述第七通孔的轴向位移,所述第三调节旋钮能够相对所述第七通孔自由旋转,所述旋转调节板能够在所述第二调节旋钮的旋转作用下沿着所述多个圆弧孔旋转。可选地,所述调节支架还包括:晃动限位件;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三本体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八通孔、第四螺纹通孔和第九通孔,所述晃动限位件的第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八通孔、第四螺纹通孔和第九通孔,所述晃动限位件旋接在所述第四螺纹通孔上,所述晃动限位件用于限定所述第二本体沿所述第一调节旋钮的圆周方向的位置。可选地,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垂直。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可以包括:本申请中,由于第一俯仰调节机构与第二俯仰调节机构的第一端螺纹连接,旋转调节机构的第一端穿过旋转调节板,且与第二俯仰调节机构螺纹连接,旋转调节板与旋转调节机构螺纹连接,因而可以实现第一俯仰调节机构、第二俯仰调节机构、旋转调节机构和旋转调节板的连接。由于第一俯仰调节机构能够在第一平面内调节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包括:第一俯仰调节机构(1),第二俯仰调节机构(2)、旋转调节机构(3)和旋转调节板(4);/n所述第一俯仰调节机构(1)与所述第二俯仰调节机构(2)的第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旋转调节机构(3)的第一端穿过所述旋转调节板(4),且与所述第二俯仰调节机构(2)螺纹连接,所述旋转调节板(4)与所述旋转调节机构(3)螺纹连接;/n所述第一俯仰调节机构(1)还用于与支撑体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调节板(4)用于与投影设备固定连接;/n所述第一俯仰调节机构(1)能够在第一平面内调节所述第二俯仰调节机构(2)的旋转角度,所述第二俯仰调节机构(2)能够在第二平面内调节所述旋转调节机构(3)的旋转角度,所述旋转调节机构(3)能够调节所述旋转调节板(4)的旋转角度,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相交于所述第一俯仰调节机构(1)的中心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包括:第一俯仰调节机构(1),第二俯仰调节机构(2)、旋转调节机构(3)和旋转调节板(4);
所述第一俯仰调节机构(1)与所述第二俯仰调节机构(2)的第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旋转调节机构(3)的第一端穿过所述旋转调节板(4),且与所述第二俯仰调节机构(2)螺纹连接,所述旋转调节板(4)与所述旋转调节机构(3)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俯仰调节机构(1)还用于与支撑体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调节板(4)用于与投影设备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俯仰调节机构(1)能够在第一平面内调节所述第二俯仰调节机构(2)的旋转角度,所述第二俯仰调节机构(2)能够在第二平面内调节所述旋转调节机构(3)的旋转角度,所述旋转调节机构(3)能够调节所述旋转调节板(4)的旋转角度,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相交于所述第一俯仰调节机构(1)的中心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还包括:第一直线调节机构(5);
所述第一直线调节机构(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俯仰调节机构(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线调节机构(5)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支撑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直线调节机构(5)能够沿第一方向调节所述投影设备与所述支撑体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方向是指所述第一直线调节机构(5)的长度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还包括:第二直线调节机构(6);
所述第二直线调节机构(6)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直线调节机构(5)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直线调节机构(6)的第二侧用于与所述支撑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直线调节机构(5)能够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是指所述第二直线调节机构(6)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平行。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还包括:固定连接板(7),所述固定连接板(7)套在所述旋转调节板(4)上,所述固定连接板(7)能够沿第三方向相对所述旋转调节板(4)滑动,所述固定连接板(7)用于与所述投影设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不共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板(7)上设置有调节孔(71),所述调节支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穿过所述调节孔(7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板和所述投影设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俯仰调节机构(1)包括:第一本体(11)、第一调节旋钮(12)、第一限位件(13)和第二限位件(14);
所述第一本体(11)呈筒状结构,所述第一本体(1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所述第二俯仰调节机构(2)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通孔(21),所述第一调节旋钮(12)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1)、所述第一螺纹通孔(21)和所述第二通孔(112);
所述第一调节旋钮(1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21)和第二限位槽(122),所述第一限位件(13)和所述第二限位件(14)均与所述第一本体(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槽(121)能够卡在所述第一限位件(13)中,所述第二限位槽(122)能够卡在所述第二限位件(14)中,所述第一调节旋钮(12)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限位件(13)和所述第二限位件(14)旋转;
所述第一调节旋钮(12)能够调整所述第二俯仰调节机构(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本体(11)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一调节旋钮(12)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本体(11)自由旋转,所述第一本体(11)的内壁能够限定所述第二俯仰调节机构(2)的第二端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俯仰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逄相来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