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905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桶,包括上端开口的过滤桶本体和设置在过滤桶本体顶部的桶盖,所述过滤桶本体底部设有出液管,所述桶盖中心处设有进液管,所述过滤桶本体中设有第一过滤内筒,所述第一过滤内筒中设有第二过滤内筒,所述第一过滤内筒、第二过滤内筒和过滤桶本体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过滤内筒和第二过滤内筒上均设有多个过滤孔。通过设置的第一过滤内筒和第二过滤内筒,能够实现对过滤杂质的分开过滤,实现了对污染物的筛选,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A filter drum for sewage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桶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桶。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领域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其发展速度已远超人们的预想,而在工业发展的同时,同业废水也无可避免,而工业废水如果直接排放就会污染环境,这会给人们带来损失,而现有的污水过滤器价格较为昂贵,过滤效果不佳,且不能实现对过滤物进行分割过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桶。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桶,包括上端开口的过滤桶本体和设置在过滤桶本体顶部的桶盖,所述过滤桶本体底部设有出液管,所述桶盖中心处设有进液管,所述过滤桶本体中设有第一过滤内筒,所述第一过滤内筒中设有第二过滤内筒,所述第一过滤内筒、第二过滤内筒和过滤桶本体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过滤内筒和第二过滤内筒上均设有多个过滤孔。如上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桶,进一步说明为,所述第一过滤内筒上过滤孔的孔径小于第二过滤内筒上过滤孔的孔径。如上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桶,进一步说明为,所述过滤桶本体底部设有固定所述第一过滤内筒的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过滤内筒的底部设有固定所述第二过滤内筒的第二限位环。如上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桶,进一步说明为,所述桶盖顶部设有提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第一过滤内筒和第二过滤内筒,能够实现对过滤杂质的分开过滤,实现了对污染物的筛选,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过滤桶本体;2、桶盖;3、出液管;4、进液管;5、第一过滤内筒;6、第二过滤内筒;7、第一限位环;8、第二限位环;9、提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阐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桶,包括上端开口的过滤桶本体1和设置在过滤桶本体顶部的桶盖2,所述过滤桶本体1底部设有出液管3,所述桶盖2中心处设有进液管4,所述过滤桶本体1中设有第一过滤内筒5,所述第一过滤内筒5中设有第二过滤内筒6,所述第一过滤内筒5、第二过滤内筒6和过滤桶本体1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过滤内筒5和第二过滤内筒6上均设有多个过滤孔,通过设置的第一过滤内筒5和第二过滤内筒6,能够实现对过滤杂质的分开过滤,实现了对污染物的筛选。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过滤内筒5上过滤孔的孔径小于第二过滤内筒6上过滤孔的孔径。为了使第一过滤内筒5和第二过滤内筒6能够快速进行放置定位,可以在所述过滤桶本体1底部设有固定所述第一过滤内筒的第一限位环7,所述第一过滤内筒5的底部设有固定所述第二过滤内筒的第二限位环8。作为优选,可以在所述桶盖2顶部设有提手9。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变形或修改均受本专利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开口的过滤桶本体和设置在过滤桶本体顶部的桶盖,所述过滤桶本体底部设有出液管,所述桶盖中心处设有进液管,所述过滤桶本体中设有第一过滤内筒,所述第一过滤内筒中设有第二过滤内筒,所述第一过滤内筒、第二过滤内筒和过滤桶本体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过滤内筒和第二过滤内筒上均设有多个过滤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开口的过滤桶本体和设置在过滤桶本体顶部的桶盖,所述过滤桶本体底部设有出液管,所述桶盖中心处设有进液管,所述过滤桶本体中设有第一过滤内筒,所述第一过滤内筒中设有第二过滤内筒,所述第一过滤内筒、第二过滤内筒和过滤桶本体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过滤内筒和第二过滤内筒上均设有多个过滤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林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聚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