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木薯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0812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木薯栽培方法,包括:旋耕起垄:使用机械对地块进行翻松,然后进行碎土、平整地表,再采用双垄或四垄起垄机进行旋耕起垄,起出所需垄形;垄台为等腰梯形,两个相邻的垄台之间的行距采取窄行距和宽行距相间的方式;木薯种茎挑选;木薯种茎种植;田间管理:由人工完成补苗和间苗的工作;中耕、除草、施肥和追肥工作由机械完成;病虫害防治;收获:收获前先使用拖拉机牵引木薯秸秆粉碎还田机,对木薯秸秆进行粉碎还田;然后由拖拉机牵引双行四铲振动式木薯挖掘机,进行挖掘收获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利于实现木薯种植业的全程机械化作业,降低种植成本,提高木薯种植业的利润率。

A cassava cultivation method suitable for the whole mechanized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木薯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木薯栽培
,具体是适用于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木薯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木薯原产巴西,现全世界热带地区广泛栽培。中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及云南等省区有栽培,木薯的块根富含淀粉,是工业淀粉的重要原料之一。随着新的能源政策的实施,木薯作为生物燃料乙醇的生产主要原料,其需求量必然会十分巨大。由于我国目前木薯种植模式的不统一,导致木薯种植业机械化水平难以提升,人工成本居高不下,降低了木薯种植行业的利润率,进而降低了农民对木薯种植的积极性。要提高木薯种植业的机械化作业水平,需要综合考虑现有的旋耕起垄机械、中耕植保机械和收获机械等,制定出一种适宜于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木薯种植、栽培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木薯栽培方法,从旋耕起垄到收获方式全程可实现机械化作业。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木薯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旋耕起垄:使用机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木薯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旋耕起垄:使用机械对地块进行翻松,然后进行碎土、平整地表,再采用双垄或四垄起垄机进行旋耕起垄,起出所需垄形;/n垄台为等腰梯形,两个相邻的垄台之间的行距采取窄行距和宽行距相间的方式,窄行距为200mm,宽行距为400mm;/n(2)木薯种茎挑选:木薯种茎长度为150-200mm,种茎上有3-5个芽点;/n(3)木薯种茎种植:由拖拉机牵引倾斜移栽式木薯种植机,沿垄形的走向前进,将木薯茎秆种植在垄顶面中央;拖拉机每次作业,拖拉机的两个轮子均行走在宽行距的两垄台之间的地面上;/n种植时将种茎与垄顶面呈15°-45°角埋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木薯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旋耕起垄:使用机械对地块进行翻松,然后进行碎土、平整地表,再采用双垄或四垄起垄机进行旋耕起垄,起出所需垄形;
垄台为等腰梯形,两个相邻的垄台之间的行距采取窄行距和宽行距相间的方式,窄行距为200mm,宽行距为400mm;
(2)木薯种茎挑选:木薯种茎长度为150-200mm,种茎上有3-5个芽点;
(3)木薯种茎种植:由拖拉机牵引倾斜移栽式木薯种植机,沿垄形的走向前进,将木薯茎秆种植在垄顶面中央;拖拉机每次作业,拖拉机的两个轮子均行走在宽行距的两垄台之间的地面上;
种植时将种茎与垄顶面呈15°-45°角埋入垄顶正中央,种植完毕后同一垄台上的株距为800-1000mm;
(4)田间管理:在种植完成后,由人工完成补苗和间苗的工作;后续的中耕、除草、施肥和追肥工作,由机械完成;
(5)病虫害防治:采用机械式喷药机或人力式喷药机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6)收获:收获前先使用拖拉机牵引木薯秸秆粉碎还田机,对木薯秸秆进行粉碎还田;然后由拖拉机牵引双行四铲振动式木薯挖掘机,进行挖掘收获作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木薯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垄台的垄底宽度为700mm,垄顶宽度为354mm,垄台的高度为300mm,下底角为6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木薯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农徐光浩王继承李永磊董向前张超刘伟帅竺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