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生秧蔓自动打捆包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0806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的一种花生秧蔓自动打捆包膜装置,包括盘架、包膜装置、控制装置、防护罩、打捆装置、绕绳捆扎机构、输送带和动力传输机构,所述盘架安装在包膜装置的底部,所述包膜装置包括包膜台、包膜电机和切膜装置,多个所述打捆钢辊的两端与齿轮传动装置连接,所述齿轮传动装置与动力传递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气压传动装置的底部与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气压传动装置的顶部与齿轮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绕绳捆扎机构安装在打捆装置的顶部,所述输送带安装在打捆装置的后侧底部,所述动力传输机构安装在输送带的底部,通过装置上的打捆装置的设置实现与花生收获机联动使用,同时实现对花生蔓进行自动打捆的目的,经济实用性较强。

An automatic wrapping device for peanut seed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生秧蔓自动打捆包膜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为一种花生秧蔓自动打捆包膜装置。
技术介绍
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农业机械包括农用动力机械、农田建设机械、土壤耕作机械、种植和施肥机械、植物保护机械、农田排灌机械、作物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畜牧业机械和农业运输机械等。广义的农业机械还包括林业机械、渔业机械和蚕桑、养蜂、食用菌类培植等农村副业机械。农业机械属于相对概念,指用于农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所有机械的总称,农业机械属于农机具的范畴。推广使用农业机械称为农业机械化花生是我国产量丰富、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又名“长生果”、“泥豆”等。属蔷薇目,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或匍匐,长30-80厘米,翼瓣与龙骨瓣分离,荚果长2-5厘米,宽1-1.3厘米,膨胀,荚厚,花果期6-8月。主要分布于巴西、中国、埃及等地。可用于制皂和生发油等化妆品的原料。我国花生种植面积不断增长,花生收获机械的需求迫切。目前我国的花生机械化迅速发展,但都只对花生果实收获并没有对花生秧蔓进行处理。现有的打捆装置只要针对玉米、小麦秸秆的青贮处理,由于秧蔓的柔性导致这些机器不适用与对花生秧蔓的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生秧蔓自动打捆包膜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花生收获机不能对花生秧蔓进行处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花生秧蔓自动打捆包膜装置,包括盘架、包膜装置、包膜台、包膜电机、切膜装置、第一气压传动装置、置膜架、控制装置、防护罩、打捆装置、打捆钢辊、齿轮传动装置、第二气压传动装置、传感器、动力传递装置、绕绳捆扎机构、输送带和动力传输机构,所述盘架安装在包膜装置的底部,所述包膜装置包括包膜台、包膜电机、切膜装置、第一气压传动装置和置膜架,所述包膜电机安装在包膜台的底部,所述切膜装置安装在包膜台的右侧壁,所述第一气压传动装置安装在盘架的顶部,所述置膜架安装在盘架的顶部后侧,所述控制装置安装在盘架的顶部左侧,所述防护罩安装在打捆装置的外壁,所述打捆装置安装在盘架的顶部,所述打捆装置包括打捆钢辊、齿轮传动装置、第二气压传动装置、传感器和动力传递装置,多个所述打捆钢辊的两端与齿轮传动装置连接,所述齿轮传动装置与动力传递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气压传动装置的底部与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气压传动装置的顶部与齿轮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绕绳捆扎机构安装在打捆装置的顶部,所述输送带安装在打捆装置的后侧底部,所述动力传输机构安装在输送带的底部。优选的,所述盘架与包膜装置之间螺栓连接,所述盘架与防护罩之间螺栓连接,所述盘架与打捆装置之间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是基于PLC控制系统的用于对装置进行自动化打捆的设备。优选的,所述切膜装置包括切膜刀和夹膜片,所述夹膜片由两个通过控制装置自动调节间距的金属板构成。优选的,所述动力传输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输送带内壁两端的转动轴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一种花生秧蔓自动打捆包膜装置的设置,结构设计合理,由于花生秧蔓对植食性动物来说其营养价值很高,对畜牧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花生收获机机械已经步入成熟阶段,大多都是将花生果实进行收获,极少有对秧蔓进行处理的机械,此装置动力配套花生收获机使用,既可以对花生果实进行收获,同时对花生蔓进行打捆包膜,从而避免了多次进田造成的土壤板结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打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包膜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切膜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盘架、2包膜装置、21包膜台、22包膜电机、23切膜装置、231切膜刀、232夹膜片、24第一气压传动装置、25置膜架、3控制装置、4防护罩、5打捆装置、51打捆钢辊、52齿轮传动装置、53第二气压传动装置、54传感器、55动力传递装置、6绕绳捆扎机构、7输送带、8动力传输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花生秧蔓自动打捆包膜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花生收获机不能对花生秧蔓进行处理的问题,请参阅图1-3,包括盘架1、包膜装置2、包膜台21、包膜电机22、切膜装置23、第一气压传动装置24、置膜架25、控制装置3、防护罩4、打捆装置5、打捆钢辊51、齿轮传动装置52、第二气压传动装置53、传感器54、动力传递装置55、绕绳捆扎机构6、输送带7和动力传输机构8;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3,盘架1安装在包膜装置2的底部,包膜装置2包括包膜台21、包膜电机22、切膜装置23、第一气压传动装置24和置膜架25,包膜电机22安装在包膜台21的底部,切膜装置23安装在包膜台21的右侧壁,第一气压传动装置24安装在盘架1的顶部,置膜架25安装在盘架1的顶部后侧,控制装置3安装在盘架1的顶部左侧,防护罩4安装在打捆装置5的外壁,具体的,盘架1用于将包膜装置2、打捆装置5和运输带等装置进行固定,起到机架的作用,包膜装置2用于对打捆后的秧蔓进行薄膜,包膜台21用于对秧蔓进行包膜操作,包膜电机22用于带动薄膜的转动,从而达到对秧蔓进行包膜的目的,切膜装置23用于将包好的秧蔓与薄膜之间进行切割分离,置膜架25用于薄膜的固定;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打捆装置5安装在盘架1的顶部,打捆装置5包括打捆钢辊51、齿轮传动装置52、第二气压传动装置53、传感器54和动力传递装置55,多个打捆钢辊51的两端与齿轮传动装置52连接,齿轮传动装置52与动力传递装置55连接,第二气压传动装置53的底部与传感器54连接,第二气压传动装置53的顶部与齿轮传动装置52连接,绕绳捆扎机构6安装在打捆装置5的顶部,输送带7安装在打捆装置5的后侧底部,动力传输机构8安装在输送带7的底部,具体的,打捆装置5用于将秧蔓进行打捆固定,打捆钢辊51用于将秧蔓进行集中卷压,使秧蔓达到一定的紧实度,齿轮传动装置52与动力传动装置连接,实现多个打捆钢辊51的同时转动,动力传输机构8用于与外部动力驱动装置连接,传感器54用于检测打捆紧实度的信号,第二气压传动装置53用于控制打捆装置5的开盖,使缠绕的秧蔓自动落入带包膜装置2中。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花生经过摘果切根后,秧蔓由动力传输机构8带动输送带7的转动,将秧蔓送至打捆装置5中进行打捆,打捆装置5中打捆钢辊51对秧蔓进行集中卷压,当秧蔓打捆到一定紧实度时,经过传感器54的检测传递信号给控制装置3,控制装置3控制齿轮传动装置52传递动力给绕绳捆扎机构6进行送绳,送绳完毕后控制装置3传递信号通过第二气压传动装置53控制打捆装置5的开盖,缠绳的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花生秧蔓自动打捆包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盘架(1)、包膜装置(2)、包膜台(21)、包膜电机(22)、切膜装置(23)、第一气压传动装置(24)、置膜架(25)、控制装置(3)、防护罩(4)、打捆装置(5)、打捆钢辊(51)、齿轮传动装置(52)、第二气压传动装置(53)、传感器(54)、动力传递装置(55)、绕绳捆扎机构(6)、输送带(7)和动力传输机构(8),所述盘架(1)安装在包膜装置(2)的底部,所述包膜装置(2)包括包膜台(21)、包膜电机(22)、切膜装置(23)、第一气压传动装置(24)和置膜架(25),所述包膜电机(22)安装在包膜台(21)的底部,所述切膜装置(23)安装在包膜台(21)的右侧壁,所述第一气压传动装置(24)安装在盘架(1)的顶部,所述置膜架(25)安装在盘架(1)的顶部后侧,所述控制装置(3)安装在盘架(1)的顶部左侧,所述防护罩(4)安装在打捆装置(5)的外壁,所述打捆装置(5)安装在盘架(1)的顶部,所述打捆装置(5)包括打捆钢辊(51)、齿轮传动装置(52)、第二气压传动装置(53)、传感器(54)和动力传递装置(55),多个所述打捆钢辊(51)的两端与齿轮传动装置(52)连接,所述齿轮传动装置(52)与动力传递装置(55)连接,所述第二气压传动装置(53)的底部与传感器(54)连接,所述第二气压传动装置(53)的顶部与齿轮传动装置(52)连接,所述绕绳捆扎机构(6)安装在打捆装置(5)的顶部,所述输送带(7)安装在打捆装置(5)的后侧底部,所述动力传输机构(8)安装在输送带(7)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生秧蔓自动打捆包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盘架(1)、包膜装置(2)、包膜台(21)、包膜电机(22)、切膜装置(23)、第一气压传动装置(24)、置膜架(25)、控制装置(3)、防护罩(4)、打捆装置(5)、打捆钢辊(51)、齿轮传动装置(52)、第二气压传动装置(53)、传感器(54)、动力传递装置(55)、绕绳捆扎机构(6)、输送带(7)和动力传输机构(8),所述盘架(1)安装在包膜装置(2)的底部,所述包膜装置(2)包括包膜台(21)、包膜电机(22)、切膜装置(23)、第一气压传动装置(24)和置膜架(25),所述包膜电机(22)安装在包膜台(21)的底部,所述切膜装置(23)安装在包膜台(21)的右侧壁,所述第一气压传动装置(24)安装在盘架(1)的顶部,所述置膜架(25)安装在盘架(1)的顶部后侧,所述控制装置(3)安装在盘架(1)的顶部左侧,所述防护罩(4)安装在打捆装置(5)的外壁,所述打捆装置(5)安装在盘架(1)的顶部,所述打捆装置(5)包括打捆钢辊(51)、齿轮传动装置(52)、第二气压传动装置(53)、传感器(54)和动力传递装置(55),多个所述打捆钢辊(51)的两端与齿轮传动装置(52)连接,所述齿轮传动装置(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还尚书旗杨然兵陈明东王敏郭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