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电自动跳闸的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687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漏电自动跳闸的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所述配电箱本体主要由安装室和制冷室组成,且安装室与制冷室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通孔,且相邻的两个通孔之间设置有凸棱,所述安装室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漏电保护器,且漏电保护器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导电棒,所述安装室的一侧内壁通过铰链连接有箱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防止由于接触面积较大导致配电箱内部的散热效果较低对配电箱的内部器件造成损坏,能够防止由于配电箱内部发生漏电现象对内部器件造成损毁或者对行人造成误伤,能够降低配电箱内部产生的噪音,防止由于噪音较大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A distribution box with automatic leakage tr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漏电自动跳闸的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
,尤其涉及一种漏电自动跳闸的配电箱。
技术介绍
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1137952.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漏电报警的配电箱,包括挡雨棚和配电箱壳体,所述配电箱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雨棚,所述挡雨棚的底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蜂鸣器,所述配电箱壳体的一侧内表壁上固定连接有漏电保护器,所述漏电保护器上的开关钮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接触片。本技术中,在非雨水天气时,通过XTL100电动伸缩杆将密封板推出,并使得风管暴露在外部环境中,此时,通过散热风机工作即可将外部冷源空气导入配电箱内进行散热,雨水天气时,同样通过XTL100电动伸缩杆将风管及密封板收回,起到高效的防水目的。上述专利中的一种防漏电报警的配电箱装置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配电箱在使用时,通常会对配电箱的内部进行散热处理,但是,由于内部器件与配电箱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因此可能会导致配电箱的散热效率较差,对配电箱内部的器件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漏电自动跳闸的配电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漏电自动跳闸的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所述配电箱本体主要由安装室和制冷室组成,且安装室与制冷室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通孔,且相邻的两个通孔之间设置有凸棱,所述安装室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漏电保护器,且漏电保护器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导电棒,所述安装室的一侧内壁通过铰链连接有箱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电箱本体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防雨板,且防雨板的横截面为三角形。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电箱本体的一侧外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开有等距离分布的通风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制冷室底部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冷却扇,且冷却扇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电箱本体的两侧外壁均开有散热口,且两个散热口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百叶窗式叶片。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电箱本体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凸块。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电箱本体底部外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外壁套接有弹簧,伸缩杆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的隔板、通孔和凸棱,能够减小器件与隔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以便于对器件进行散热处理,防止由于接触面积较大导致配电箱内部的散热效果较低对配电箱的内部器件造成损坏;2.通过设置的漏电保护器和导电棒,能够对配电箱进行漏电保护,防止由于配电箱内部发生漏电现象对内部器件造成损毁或者对行人造成误伤;3.通过设置的伸缩杆和弹簧,能够对配电箱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从而降低配电箱内部产生的噪音,防止由于噪音较大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漏电自动跳闸的配电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漏电自动跳闸的配电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漏电自动跳闸的配电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配电箱本体、2凸块、3制冷室、4隔板、5百叶窗式叶片、6散热口、7防雨板、8漏电保护器、9导电棒、10安装室、11凸棱、12通孔、13冷却扇、14箱门、15通风孔、16固定座、17伸缩杆、18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照图1-2,一种漏电自动跳闸的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1,配电箱本体1主要由安装室10和制冷室3组成,且安装室10与制冷室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隔板4,隔板4的顶部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通孔12,且相邻的两个通孔12之间设置有凸棱11,安装室10的顶部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漏电保护器8,且漏电保护器8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导电棒9,安装室10的一侧内壁通过铰链连接有箱门14。其中,配电箱本体1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防雨板7,且防雨板7的横截面为三角形,配电箱本体1的一侧外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开有等距离分布的通风孔15,制冷室3底部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冷却扇13,且冷却扇13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配电箱本体1的两侧外壁均开有散热口6,且两个散热口6的内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百叶窗式叶片5,配电箱本体1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凸块2。工作原理:使用时,将配电箱本体1固定在适宜的位置,打开箱门14将器件安装在配电箱本体1的内部,安装完成后,合上箱门14,打开开关,冷却扇13会对配电箱内部1进行散热处理,通过通孔12将冷气输送至安装室10的内部,通过漏电保护器8和导电棒9对配电箱本体1的内部进行监测,当发生漏电现象时,漏电保护器8会进行短路保护,从而对配电箱本体1内部的器件进行保护,通过散热口6将安装室10内部的热量排出,通过百叶窗式叶片5能够降低灰尘进入的量,防止灰尘对器件造成腐蚀。实施例2参照图3,一种漏电自动跳闸的配电箱,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配电箱本体1底部外壁的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伸缩杆17,且伸缩杆17的外壁套接有弹簧18,伸缩杆17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座16。工作原理:使用时,将配电箱本体1固定在适宜的位置,打开箱门14将器件安装在配电箱本体1的内部,安装完成后,合上箱门14,打开开关,冷却扇13会对配电箱内部1进行散热处理,通过通孔12将冷气输送至安装室10的内部,通过漏电保护器8和导电棒9对配电箱本体1的内部进行监测,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漏电自动跳闸的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本体(1)主要由安装室(10)和制冷室(3)组成,且安装室(10)与制冷室(3)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4),所述隔板(4)的顶部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通孔(12),且相邻的两个通孔(12)之间设置有凸棱(11),所述安装室(10)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漏电保护器(8),且漏电保护器(8)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导电棒(9),所述安装室(10)的一侧内壁通过铰链连接有箱门(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电自动跳闸的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本体(1)主要由安装室(10)和制冷室(3)组成,且安装室(10)与制冷室(3)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4),所述隔板(4)的顶部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通孔(12),且相邻的两个通孔(12)之间设置有凸棱(11),所述安装室(10)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漏电保护器(8),且漏电保护器(8)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导电棒(9),所述安装室(10)的一侧内壁通过铰链连接有箱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电自动跳闸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本体(1)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防雨板(7),且防雨板(7)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漏电自动跳闸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本体(1)的一侧外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开有等距离分布的通风孔(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斌军楼奇奇褚惠梁刘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明安电气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