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型电源分配器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665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型电源分配器插座,具有及时发现故障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分配器插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数个配合插头的插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插头电连接的导电部,所述导电部设置有数个插入PCB板的插片铜端子;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数个与插口一一对应的导光孔,所述导光孔内设置有导光柱,所述导光柱的一端凸出于壳体并位于对应的插口附近,另一端位于PCB板上的指示灯的正上方。借助导光孔和导光柱的配合,实现了PCB板上指示灯的导光,方便工作人员查看插座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型电源分配器插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座,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组合型电源分配器插座。
技术介绍
电源分配器是专为各种信息网络系统机房计算机、控制器、服务器、路由器等电力分配而设计的机柜专用电源供配电接口产品。具有不同的功能、不同安装方式和不同插位组合的多种系列规格,能为不同的电源要求提供适合的机架式电源分配解决方案。公告号CN202550185U、公告日20121121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电源分配器,由电源进线、外壳、面板、多位电源插座、夹圈封板、夹线圈、卡线环、固定片组成,所述外壳、面板、夹圈封板、固定片组成外壳主体,所述多位电源插座装配在所述面板上,所述电源进线穿过一侧固定片、夹圈封板、卡线环后与外壳内多路电源插座电极连接;所述夹圈封板内侧装设有夹线圈,所述夹线圈内设有所述卡线环;所述电源进线穿入卡线环后将所述电源进线固定。上述专利中通过在所述电源分配器夹线封板内置的夹线圈加套卡线环固定电源进线,将电源进线的外部固定改在外壳内侧固定,使其在柜内的安装更加便捷、合理。但是这种电源分配器一般是直接插在PCB板上,工作人员无法得知电源分配器是否可以正常使用,只有等电子设备的插头插在电源分配器上,才知道电源分配器是否存在问题,这时候再排查故障,就会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存在不能及时发现故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分配器插座,具有及时发现故障的效果。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分配器插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数个配合插头的插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插头电连接的导电部,所述导电部设置有数个插入PCB板的插片铜端子;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数个与插口一一对应的导光孔,所述导光孔内设置有导光柱,所述导光柱的一端凸出于壳体并位于对应的插口附近,另一端位于PCB板上的指示灯的正上方;借助导光孔和导光柱的配合,实现了PCB板上指示灯的导光,方便工作人员查看插座工作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电源分配器插在PCB板上后,插片铜端子与PCB板电性连接,将PCB板连通电源后,PCB板上的灯就会根据电源分配器的连接情况来选择指示灯发出的灯光,借助导光柱将壳体下方的指示灯的灯光显示到端面板上,工作人员可以直接看到指示灯发出的灯光,进而判断电源分配器是否可以正常工作,需要使用电源分配器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导光孔的灯光,再次确定电源分配器可以正常工作,实现了及时发现故障的目的。作为优选,所述导光柱的底端凹陷有供指示灯卡入的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光柱贴合PCB板来将指示灯包覆住,指示灯发出的光经过导光柱的折射后上升并穿过导光孔,提高了指示灯的灯光利用率,增强了导光柱中光线亮度。作为优选,所述导光柱凸出于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半球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指示灯的灯光折射到导光柱的顶端后,灯光会从半球形的导光柱向四周折射,使工作人员可以从各个位置观察到灯光。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端面板上设置有位于插口附近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设置为凹弧形,所述弧形槽的槽口横向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和弧形槽的长度方向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插头插入插口后,可以用扎线带将插头固定在弧形槽的横梁上,使插头和壳体保持相对固定,避免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移动电子设备,不慎将插头从插口上拔出,导致电子设备突然断电,提高了结构合理性。作为优选,所述导电部包括两个分别连接地线和零线的铜排,所述铜排上设置有数组分别供插头插入的铜端子,所述插片铜端子设置在铜排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源分配器的数个插口共用同一根地线和零线,减少了铜排的数量,既减少了插座的体积,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作为优选,其中两个所述插口与壳体的长度方向垂直,两个所述插口错开35%-99%的插口长度,两个所述插口相对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工业上使用的电子设备的插口一般是三孔,因此对插头的导线一般会和插头垂直,两个插口相对设置,可以满足不同方向的插头的需求,同时两个插口错开放置,也不会互相干扰,提高了插座的实用性。作为优选,相邻两个所述插口之间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插口之间的隔板被打断,避免在壳体上预留过多插口的空间,同时也能节省生产成本。综上所述,本技术取得了以下效果:1.借助导光孔和导光柱的配合,实现了PCB板上指示灯的导光,方便工作人员查看插座工作状态;2.借助横梁和插口的配合,实现了对插头的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壳体端面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导光孔和导光柱配合关系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铜排和壳体配合关系的示意图。图中,1、壳体;11、插口;12、导光孔;13、导光柱;14、凹槽;15、弧形槽;16、横梁;2、导电部;21、铜排;22、铜端子;23、插片铜端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种组合型电源分配器插座,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上开设有数个配合插头的插口11,壳体1上开设有数个与插口11一一对应的导光孔12,导光孔12内设置有导光柱13(参考图2),导光柱13的一端凸出于壳体1并位于对应的插口11附近,另一端位于PCB板上的指示灯的正上方。导光柱13可以将PCB板上指示灯的灯光折射到壳体1的端面板上。如图2所示,导光柱13的底端凹陷有供指示灯卡入的凹槽14。导光柱13贴合PCB板来将指示灯包覆住,指示灯发出的光经过导光柱13的折射后上升并穿过导光孔12,提高了指示灯的灯光利用率,增强了导光柱13中光线亮度。如图2所示,导光柱13凸出于壳体1的顶端设置有半球形。指示灯的灯光折射到导光柱13的顶端后,灯光会从半球形的导光柱13向四周折射,使工作人员可以从各个位置观察到灯光。如图1所示,壳体1的端面板上设置有位于插口11附近的弧形槽15,弧形槽15设置为凹弧形,弧形槽15的槽口横向设置有横梁16,横梁16和弧形槽15的长度方向垂直。将插头插入插口11后,可以用扎线带将插头固定在弧形槽15的横梁16上,使插头和壳体1保持相对固定,避免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移动电子设备,不慎将插头从插口11上拔出,导致电子设备突然断电。如图1所示,其中两个插口11与壳体1的长度方向垂直,两个插口11错开60%的插口11长度,两个插口11相对放置。由于工业上使用的电子设备的插口11一般是三孔,因此对插头的导线一般会和插头垂直,两个插口11相对设置,可以满足不同方向的插头的需求,同时两个插口11错开放置,也不会互相干扰。如图1所示,相邻两个插口11之间连通。两个插口11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型电源分配器插座,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数个配合插头的插口(1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与插头电连接的导电部(2),所述导电部(2)设置有数个插入PCB板的插片铜端子(2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数个与插口(11)一一对应的导光孔(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型电源分配器插座,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数个配合插头的插口(1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与插头电连接的导电部(2),所述导电部(2)设置有数个插入PCB板的插片铜端子(2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数个与插口(11)一一对应的导光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型电源分配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孔(12)内设置有导光柱(13),所述导光柱(13)的一端凸出于壳体(1)并位于对应的插口(11)附近,另一端位于PCB板上的指示灯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型电源分配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13)的底端凹陷有供指示灯卡入的凹槽(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型电源分配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13)凸出于壳体(1)的顶端设置有半球形。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克生徐涵晟吕朝良
申请(专利权)人:泛亚电子工业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