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潮箱除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355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潮箱除湿器,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除湿效果好的防潮箱除湿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半导体制冷片、贴合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发热面上的散热片、贴合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制冷面上的冷凝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位于所述散热片的背面,所述散热片的背面上还设置有集水漏斗,所述集水漏斗位于所述冷凝片的下方,所述散热片上设有与所述集水漏斗下方相连通的出水孔,所述散热片的正面设置有吸水条,所述吸水条贴靠在所述出水孔处;安装时,所述散热片的背面位于防潮箱内,所述散热片的正面位于所述防潮箱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防潮箱除湿器的技术领域。

Moisture proof box dehumid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潮箱除湿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湿器,特别涉及一种防潮箱除湿器。
技术介绍
防潮箱是说运用各种除湿技术有效地降低柜内湿度,从而达到防潮、防霉、防氧化、防锈、防微量吸湿等目的。为了让防潮效果更好,里面放入能够吸附水汽、湿气一次性使用的干燥材料包简称干燥包或干燥剂,但由于干燥包只能一次性使用,无法知道是否已经失效,之后于箱内加上湿度表可以显示告知箱内湿度状况,渐渐地这类产品开始受到市场上的重视,其中尤其是摄影工作者,因为专业单反相机的镜头容易因为湿气高并在一个密封的空间时,容易在镜头表面造成发霉的情况,之后厂商更推出结合了湿度表和密封盒的产品。这样的气密箱内只要放入一定份量的干燥包,就可以在外箱上看到湿度状况,这类型产品就是现在我们所认知的防潮箱。它的优点是价格便宜、使用方便,但由于干燥包属于一次性功能,当吸收水汽达到一定饱和程度就失去继续除湿能力,并且还会因为湿气没能实时吸收排除而反倒成为保湿的反效果,若没有留意干燥包的更换产品反倒成为保湿箱,这个缺点是非常受人诟病的部分。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之后干燥材料出现可利用加热反复使用的干燥材料,如硅胶干燥剂等。利用多孔物质对水分子的吸附的原理进行除湿防潮,并可以通过加热再生反复使用。这类产品需要长期插上电源,便习惯称呼为电子防潮箱,而除湿的部分被成为除湿器。目前的电子防潮箱的除湿器,它的结构相对复杂,通用性能差,安装不方便,而且除湿效果不佳,因此我们急需对防潮箱除湿器进行研发,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除湿效果好的防潮箱除湿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半导体制冷片、贴合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发热面上的散热片、贴合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制冷面上的冷凝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位于所述散热片的背面,所述散热片的背面上还设置有集水漏斗,所述集水漏斗位于所述冷凝片的下方,所述散热片上设有与所述集水漏斗下方相连通的出水孔,所述散热片的正面设置有吸水条,所述吸水条贴靠在所述出水孔处;安装时,所述散热片的背面位于防潮箱内,所述散热片的正面位于所述防潮箱外。进一步,所述散热片的正面还设置有与所述吸水条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处设有挡板及与所述挡板相适配的卡扣,所述挡板上设有若干个通孔。进一步,所述防潮箱除湿器还包括控制器及与所述散热片的背面同侧的USB接口,所述USB接口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所述防潮箱除湿器还包括控制面板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控制面板位于所述防潮箱的外面,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防潮箱内,所述控制面板和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所述散热片的正面还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片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挡板,其中一个所述侧挡板上设置有电源接头,所述电源接头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显示模块和按键模块。进一步,所述散热片的背面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冷凝片、所述集水漏斗、所述控制器均在所述壳体内。进一步,所述散热片的背面上且环绕所述壳体的外围设置有一圈密封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采用半导体制冷的新型设计,包括半导体制冷片、贴合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发热面上的散热片、贴合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制冷面上的冷凝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位于所述散热片的背面,所述散热片的背面上还设置有集水漏斗,所述集水漏斗位于所述冷凝片的下方,所述散热片上设有与所述集水漏斗下方相连通的出水孔,所述散热片的正面设置有吸水条,所述吸水条贴靠在所述出水孔处;安装时,所述散热片的背面位于防潮箱内,所述散热片的正面位于所述防潮箱外,所以,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除湿效果好,所述吸水条吸附水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工作时,所述散热片散发热量,而所述吸水条设置在所述散热片的正面,从而所述吸水条会吸收所述散热片散发出的热量,进而加快所述吸水条内的水分蒸发,很好地增加了所述吸水条的吸水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侧面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气连接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包括半导体制冷片1、贴合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发热面上的散热片2、贴合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制冷面上的冷凝片3,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位于所述散热片2的背面,所述散热片2的背面上还设置有集水漏斗4,所述集水漏斗4位于所述冷凝片3的下方,所述散热片2上设有与所述集水漏斗4下方相连通的出水孔5,所述散热片2的正面设置有吸水条6,所述吸水条6贴靠在所述出水孔5处;安装时,所述散热片2的背面位于防潮箱内,所述散热片2的正面位于所述防潮箱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2的正面还设置有与所述吸水条6相适配的安装槽7,所述安装槽7的槽口处设有挡板8及与所述挡板8相适配的卡扣9,所述挡板8上设有若干个通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潮箱除湿器还包括控制器10及与所述散热片2的背面同侧的USB接口11,所述USB接口11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均与所述控制器10电性连接。所述USB接口11能用于放在防潮箱内的设备19进行充电,一边防潮处理,一边进行充电,使得工作更加高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潮箱除湿器还包括控制面板12和温湿度传感器13,所述控制面板12位于所述防潮箱的外面,所述温湿度传感器13位于所述防潮箱内,所述控制面板12和所述温湿度传感器13均与所述控制器10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2的正面还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片14,所述散热片2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挡板15,其中一个所述侧挡板15上设置有电源接头16,所述电源接头16与所述控制器10电性连接。由于所述电源接头16位于所述侧挡板15上,防潮箱能很好地靠在墙面,更好地连接电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板12上设置有显示模块和按键模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2的背面设置有壳体17,所述壳体17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所述冷凝片3、所述集水漏斗4、所述控制器10均在所述壳体17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2的背面上且环绕所述壳体17的外围设置有一圈密封条18。安装时,所述防潮箱除湿器通过所述密封条18封装在防潮箱上。本技术应用于防潮箱除湿器的
虽然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防潮箱除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箱除湿器包括半导体制冷片(1)、贴合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发热面上的散热片(2)、贴合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制冷面上的冷凝片(3),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位于所述散热片(2)的背面,所述散热片(2)的背面上还设置有集水漏斗(4),所述集水漏斗(4)位于所述冷凝片(3)的下方,所述散热片(2)上设有与所述集水漏斗(4)下方相连通的出水孔(5),所述散热片(2)的正面设置有吸水条(6),所述吸水条(6)贴靠在所述出水孔(5)处;安装时,所述散热片(2)的背面位于防潮箱内,所述散热片(2)的正面位于所述防潮箱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潮箱除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箱除湿器包括半导体制冷片(1)、贴合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发热面上的散热片(2)、贴合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制冷面上的冷凝片(3),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位于所述散热片(2)的背面,所述散热片(2)的背面上还设置有集水漏斗(4),所述集水漏斗(4)位于所述冷凝片(3)的下方,所述散热片(2)上设有与所述集水漏斗(4)下方相连通的出水孔(5),所述散热片(2)的正面设置有吸水条(6),所述吸水条(6)贴靠在所述出水孔(5)处;安装时,所述散热片(2)的背面位于防潮箱内,所述散热片(2)的正面位于所述防潮箱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箱除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2)的正面还设置有与所述吸水条(6)相适配的安装槽(7),所述安装槽(7)的槽口处设有挡板(8)及与所述挡板(8)相适配的卡扣(9),所述挡板(8)上设有若干个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箱除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箱除湿器还包括控制器(10)及与所述散热片(2)的背面同侧的USB接口(11),所述USB接口(11)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均与所述控制器(10)电性连接。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旭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爱宝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