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光小夜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303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眩光小夜灯,能够有效解决夜间用灯使人产生眩光刺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灯盖、灯罩、灯板及灯座,所述灯板设于灯座内,灯板上设有LED灯,所述灯罩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圆柱结构,透光,两端分别与灯座和灯盖连接,所述灯盖上朝向灯座的一侧设有不透光的隔板,将灯座和灯盖之间的区域分割成多个区间,每个区间内至少有一枚LED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眩光小夜灯
本技术涉及灯具
,具体为一种防眩光小夜灯。
技术介绍
小夜灯作为一种夜间照明工具应用较为广泛,能够起到指引照明的作用,同时又兼具一灯多用之功能,加入熏香精油即成薰香灯,加入驱蚊精油或驱蚊液可成环保驱蚊灯,能达到无毒驱蚊的效果,特别适应婴童居室。但是由于夜间环境光线较弱,采用小夜灯照明容易对人眼产生眩光刺激,尤其是对婴幼儿的视力会产生影响,这种刺激主要来自于小夜灯光线对人眼的直射造成的。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小夜灯进行改进,使小夜灯发出的光线避免直射人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眩光小夜灯,能够有效解决夜间用灯使人产生眩光刺激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灯盖、灯罩、灯板及灯座,所述灯板设于灯座内,灯板上设有LED灯,所述灯罩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圆柱结构,透光,两端分别与灯座和灯盖连接,所述灯盖上朝向灯座的一侧设有不透光的隔板,将灯座和灯盖之间的区域分割成多个区间,每个区间内至少有一枚LED灯。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灯座为圆柱体结构,灯板固定在灯座上端面,灯板上设有微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LED灯和无线通信模块分别连接微控制器,同时LED灯连接电源,灯罩下端与灯座上端面边沿配合,灯盖下端面中央设有空心的定位圆柱,定位圆柱外侧壁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多块不透光隔板,隔板与定位圆柱的轴向平行,所述隔板与定位圆柱和灯盖下端面为一体式结构,且隔板与灯板上表面和灯罩内侧壁均接触,隔板将灯座和灯盖之间的区域均匀分割成多个封闭的区间,每个区间对应的灯板上均设有至少一枚LED灯。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灯罩内侧壁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数量与隔板数量相同的定位板,所述隔板上与灯罩接触的一端设有一纵向开口,每块定位板能够对应插入一个隔板的纵向开口内。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灯盖下端面的定位圆柱下端中央设有螺纹孔,灯板为环形板,灯座中央设有通孔,灯座通孔内由下向上穿设有螺钉,螺钉上端穿过灯板,与顶盖上的螺纹孔配合,以将灯座、灯盖及灯罩锁紧。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灯座为空心圆柱体结构,其内孔上部设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灯座为一体式结构,支撑板中央设有用于螺钉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外围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外径小于等于灯盖下端面定位圆柱的内径,环形凸台能够插入至灯盖下端面的定位圆柱内,所述支撑板上表面设有下沉式环形台阶,所述灯板置于台阶面上,灯板内径大于等于灯盖下端面定位圆柱的外径。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灯座底部设有下盖板,用于将灯座内孔下部封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灯罩内部空间被分割为多个独立的空间,每个独立空间内的LED灯能够被独立控制,从而使得整个灯具能够从不同方向发出灯光,因此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灯光的发出方向。例如夜间可以选择开启背向人眼的LED灯,使灯光不会朝向人眼一侧直射,从而能够避免夜间用灯产生眩光的问题,有助于保护视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灯罩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使用于卧室作为床头灯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使用于走廊作为廊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包括灯盖1、灯罩2、灯板3及灯座4,所述灯板3设于灯座4内,灯板3上设有LED灯6,所述灯罩2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圆柱结构,透光,两端分别与灯座4和灯盖1连接,所述灯盖1上朝向灯座4的一侧设有不透光的隔板101,将灯座4和灯盖1之间的区域分割成四个区间,每个区间内至少有一枚LED灯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灯座4为圆柱体结构,灯板3固定在灯座4上端面,灯板上设有微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LED灯和无线通信模块分别连接微控制器,同时LED灯连接电源,灯罩2下端与灯座4上端面边沿配合,灯盖1下端面中央设有空心的定位圆柱102,定位圆柱102外侧壁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四块不透光隔板101,隔板101与定位圆柱102的轴向平行,所述隔板101与定位圆柱102、灯盖1下端面为一体式结构,且隔板101与灯板3上表面和灯罩2内侧壁均接触,隔板将灯座4和灯盖1之间的区域均匀分割成四个封闭的区间,每个区间对应的灯板3上均设有两枚LED灯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灯罩2内侧壁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数量与隔板数量相同的定位板201,所述隔板上与灯罩2接触的一端设有一纵向开口103,每块定位板201能够对应插入一个隔板的纵向开口103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灯盖1下端面的定位圆柱102下端中央设有螺纹孔,灯板3为环形板,灯座4中央设有通孔,灯座4通孔内由下向上穿设有螺钉7,螺钉7上端穿过灯板3,与顶盖上的螺纹孔配合,以将灯座4、灯盖1及灯罩2锁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灯座4为空心圆柱体结构,其内孔上部设有一支撑板401,所述支撑板401与灯座4为一体式结构,支撑板401中央设有用于螺钉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外围设有环形凸台403,所述环形凸台403外径小于等于灯盖1下端面定位圆柱102的内径,环形凸台403能够插入至灯盖1下端面的定位圆柱102内,所述支撑板上表面设有下沉式环形台阶402,所述灯板3置于台阶面上,灯板3内径大于等于灯盖1下端面定位圆柱102的外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灯座4底部设有下盖板5,用于将灯座4内孔下部封闭。在上述结构的小夜灯中,被不透光隔板分割而成的每个区间内LED灯分别与微控制器(可选用STM8S003F)连接,同时LED灯连接电源(220V交流电或蓄电池),同时微控制器连接无线通讯模块(可选用NR52832),通过遥控器发送指令,其中遥控器上设置有四个按钮,每个按钮对应控制一个区间内的两枚LED灯,从而通过操作遥控器上的按钮,即可控制对应方位的LED灯的开启和关闭;或者也可以采用手机APP操作,来实现对对应LED的开关控制。上述采用遥控器和手机APP控制的方式均为现有技术。对于上述结构的小夜灯,可以作为床头灯安装于床头墙壁,或者安装于走廊。如图6所示,在夜间需要使用床头灯的时候,可以通过遥控器或有线开关开启上发光区A和/或下发光区C的灯,关闭右发光区B的灯,可以有效避免右发光区光线对人眼产生的眩光刺激。如图7所示,在夜间需要使用走廊灯的时候,可以通过遥控器或有线开关开启下发光区C的灯,可以有效避免上发光区A和右发光区B光线D对人眼产生的眩光刺激。总上所述,通过将灯罩2内的空间分割成独立的多个区域(在本实施例中,灯罩2为透光材料,其他结构均为不透光材料),从而可以通过操作终端(遥控器或手机APP)控制灯板3上的LED灯6的开启,控制小夜灯的发光方位,以避免直射人眼造成眩光刺激,既能够保护视力,同时也能够保证视野的清楚。在本实施例中,隔板端部开口,与灯罩内侧的定位板卡合,能够有效提交灯罩与灯盖的连接稳定性,提高灯具的使用寿命。以上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眩光小夜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盖、灯罩、灯板及灯座,所述灯板设于灯座内,灯板上设有LED灯,所述灯罩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透光,两端分别与灯座和灯盖连接,所述灯盖上朝向灯座的一侧设有不透光的隔板,将灯座和灯盖之间的区域分割成多个区间,每个区间内至少有一枚LED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光小夜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盖、灯罩、灯板及灯座,所述灯板设于灯座内,灯板上设有LED灯,所述灯罩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透光,两端分别与灯座和灯盖连接,所述灯盖上朝向灯座的一侧设有不透光的隔板,将灯座和灯盖之间的区域分割成多个区间,每个区间内至少有一枚LED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为圆柱体结构,灯板固定在灯座上端面,灯板上设有微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LED灯和无线通信模块分别连接微控制器,同时LED灯连接电源,灯罩下端与灯座上端面边沿配合,灯盖下端面中央设有空心的定位圆柱,定位圆柱外侧壁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多块不透光隔板,隔板与定位圆柱的轴向平行,所述隔板与定位圆柱和灯盖下端面为一体式结构,且隔板与灯板上表面和灯罩内侧壁均接触,隔板将灯座和灯盖之间的区域均匀分割成多个封闭的区间,每个区间对应的灯板上均设有至少一枚LED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光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内侧壁沿圆周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凡魏
申请(专利权)人:艾欧创想智能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