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夹手路灯壳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295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防夹手路灯壳体结构,包括底座与上盖,底座侧壁安装主轴件,上盖底面连接至少一个支臂并通过支臂与主轴件活动连接,支臂通过副轴件活动连接撑件,撑件作用于底座的内底面。在上壳打开后,能够对上壳起到支撑作用,防止上壳受力回扣向底座,为维修人员提供更好的安全性能。

Anti pinch handle lamp shell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夹手路灯壳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照明科技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夹手路灯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路灯,指给道路提供照明功能的灯具,泛指交通照明中路面照明范围内的灯具。路灯被广泛运用于各种需要照明的地方。路灯一般包括灯杆、灯臂、灯座和发光组件,灯臂固定设置在灯杆上并用于固定灯座,使得灯座能够处于较高的位置,从而使设置在灯座中的灯管能够充分的照亮路面。同时,灯座还具有一定的仰角(即灯座与路面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使灯管的发光中心能够落在靠近路面中心位置的区域,以使得照明的区域能够覆盖更多的路面。现有的灯座结构,包括外壳体、以及设置在外壳体内的电气组件。随着路灯常年累月的使用,其内部的电气组件或者发光组件被损坏,此时就需要针对损坏的部件进行拆卸维修或者更换。为了便于灯座结构的拆卸,我司工程师设计灯座结构壳体采用旋转式连接,能够大大的方便维修者对灯座进行拆卸。但在使用过程中又发现,打开状态下仅仅通过转轴连接上壳与底座,若不小心带到上壳,上壳容易受力倒向底座。此时若维修者仍在灯座内操作,就容易被上壳夹到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夹手路灯壳体结构,在上壳打开后,能够对上壳起到支撑作用,防止上壳受力回扣向底座,为维修人员提供更好的安全性能。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防夹手路灯壳体结构,包括底座与上盖,所述的底座侧壁安装主轴件,所述的上盖底面连接至少一个支臂并通过支臂与主轴件活动连接,所述的支臂通过副轴件活动连接撑件,所述的撑件作用于底座的内底面。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支臂为弯折成L形的片装结构,所述的支臂的一端与主轴件活动连接,支臂的另一端与上盖底面固定连接。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主轴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了一个支臂,两个支臂的另一端通过安装板联接,所述的安装板固定在上盖的内底面,所述的支臂通过安装板与上盖连接。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撑件包括作用于底座内底面的支撑条、以及联接在支撑条两侧的连接条,所述的连接条的端部弯曲并套设于副轴件。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底座的内壁面配合撑件设置有卡座,所述的卡座上设置有倒扣,上盖打开状态下撑件位于卡座。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底座侧壁设置有安装座,所述的主轴件安装在安装座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底座侧壁安装主轴件,上盖底面连接至少一个支臂并通过支臂与主轴件活动连接,支臂通过副轴件活动连接撑件,撑件作用于底座的内底面。在上壳打开后,支臂跟随上壳移动,而移动的上壳带动撑件移动,移动后的撑件能够对上壳起到支撑作用。本技术的上壳受力,并不会轻易发生回扣向底座的情况,为维修人员提供更好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支臂部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防夹手路灯壳体结构,包括底座1与上盖2,底座1侧壁安装主轴件3,上盖2底面连接至少一个支臂4并通过支臂4与主轴件3活动连接,支臂4通过副轴件5活动连接撑件6,撑件6作用于底座1的内底面。支臂4为弯折成L形的片装结构,支臂4的一端与主轴件3活动连接,支臂4的另一端与上盖2底面固定连接。弯折成L形的支臂4结构,更能够适应上盖2向外打开后的底座1与上盖2之间的环境。主轴件3的两端分别连接了一个支臂4,两个支臂4的另一端通过安装板7联接,安装板7固定在上盖2的内底面,支臂4通过安装板7与上盖2连接。本技术设计两个支臂4与安装板7,确保上盖2与支臂4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也使得支臂4受力后能够更好的撑起上盖2。撑件6包括作用于底座1内底面的支撑条6a、以及联接在支撑条6a两侧的连接条6b,连接条6b的端部弯曲并套设于副轴件5。底座1的内壁面配合撑件6设置有卡座8,卡座8上设置有倒扣,上盖2打开状态下撑件6位于卡座8。底座1侧壁设置有安装座9,主轴件3安装在安装座内。本技术的防夹手功能实现,是依靠支臂4与撑件6的共同作用。因为支臂4跟随上盖2移动了,支撑件6才能跟着支臂4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更具体的说是支撑件6的支撑条6a结构位于卡座8上并有倒扣作用于支撑条6a。被卡接的支撑条6a反作用于支臂4、上盖2,使得上盖2处于被撑开状态,防止夹手。以上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防夹手路灯壳体结构,包括底座与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侧壁安装主轴件,所述的上盖底面连接至少一个支臂并通过支臂与主轴件活动连接,所述的支臂通过副轴件活动连接撑件,所述的撑件作用于底座的内底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防夹手路灯壳体结构,包括底座与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侧壁安装主轴件,所述的上盖底面连接至少一个支臂并通过支臂与主轴件活动连接,所述的支臂通过副轴件活动连接撑件,所述的撑件作用于底座的内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夹手路灯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臂为弯折成L形的片装结构,所述的支臂的一端与主轴件活动连接,支臂的另一端与上盖底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夹手路灯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了一个支臂,两个支臂的另一端通过安装板联接,所述的安装板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明胡开永
申请(专利权)人:宁海县光辉灯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