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图像识别的框架式仪表集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0270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图像识别的框架式仪表集成装置,包括多个摄像头;第一支架,用于设置在载具上;第二支架,用于设置在载具上,其中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间隔设置;第三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其中,所述第三支架上设置有所述摄像头,且所述摄像头与所述电力设备的仪表处于同一水平面,以通过所述摄像头拍摄所述仪表的读数。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用于图像识别的框架式仪表集成装置通过支架将摄像头搭建在电力设备的一侧,使得摄像头和电力设备的仪表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以通过摄像头拍摄电力设备的仪表的读数以实现自动读数,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降低人工成本,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图像识别的框架式仪表集成装置
本技术涉及仪表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图像识别的框架式仪表集成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网系统领域中,需要对电力设备(如管道、变电器、电柜)进行温度及气压的测量,以防止温度或气压过高或过低,造成电力设备的损坏。而为了能够测量电力设备的温度或气压,常在电力设备上设置仪表(如温度计仪表或气压计仪表)来测量电力设备的温度或气压。然而,在传统方式中,对于仪表的读数,大多数都是依靠人工读数的,工作效率低。而在大型变电站中,一些电力设备的体积较大,举例而言,如图1所示,电力设备的第一仪表101、第二仪表102和第三仪表103所设置的位置比较高(第一仪表101、第二仪表102和第三仪表103所在的高度分别不同),因此人工读取电力设备的的第一仪表101、第二仪表102和第三仪表103的读数时需要借助辅助工具(如爬梯)来读取读数,人工成本大,且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图像识别的框架式仪表集成装置,通过支架将摄像头搭建在电力设备的一侧,使得摄像头和仪表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以通过摄像头拍摄仪表的读数以实现自动读数,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降低人工成本,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图像识别的框架式仪表集成装置,包括多个摄像头,其还包括:第一支架,用于设置在载具上;第二支架,用于设置在载具上,其中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间隔设置;第三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其中,所述多个摄像头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上的第一摄像头,且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电力设备的第一仪表处于同一水平面,以通过所述第一摄像头拍摄所述第一仪表的读数。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竖直杆和第二竖直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杆和所述第二竖直杆之间的第一连杆。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三竖直杆和第四竖直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竖直杆和所述第四竖直杆之间的第二连杆,其中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竖直杆和所述第三竖直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竖直杆和所述第四竖直杆平行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支架包括沿竖直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的第五竖直杆、沿竖直方向设置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的第六竖直杆和设置在所述第五竖直杆和所述第六竖直杆之间的第三连杆,其中所述第三连杆设置有与所述电力设备的第一仪表处于同一水平面的所述第一摄像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竖直杆、所述第二竖直杆、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三竖直杆、所述第四竖直杆、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五竖直杆、所述第六竖直杆和所述第三连杆由金属管体构成,其中所述第一竖直杆、所述第二竖直杆和所述第一连杆互相连通,所述第三竖直杆、所述第四竖直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互相连通,所述第五竖直杆、所述第六竖直杆和所述第三连杆互相连通,且所述第五竖直杆和所述第一连杆连通,所述第六竖直杆和所述第二连杆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设置有第四连杆,其中所述多个摄像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四连杆上的第二摄像头,且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不处于同一水平面。进一步的,所述第四连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竖直杆、所述第二竖直杆、所述第三竖直杆或所述第四竖直杆上设置有第五连杆,其中所述多个摄像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五连杆上的第三摄像头。进一步的,所述第五连杆与所述第一竖直杆、所述第二竖直杆、所述第三竖直杆或所述第四竖直杆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所公开的用于图像识别的框架式仪表集成装置包括多个摄像头;第一支架,用于设置在载具上;第二支架,用于设置在载具上,其中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间隔设置;第三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其中,所述第三支架上设置有所述摄像头,且所述摄像头与所述电力设备的仪表处于同一水平面,以通过所述摄像头拍摄所述仪表的读数。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所公开的用于图像识别的框架式仪表集成装置通过支架将摄像头搭建在电力设备的一侧,使得摄像头和电力设备的仪表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以通过摄像头拍摄电力设备的仪表的读数以实现自动读数,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降低人工成本,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市面上仪表设置在电力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图像识别的框架式仪表集成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用于图像识别的框架式仪表集成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该用于图像识别的框架式仪表集成装置包括多个摄像头、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第一支架用于设置在载具上。其中载具可以是地面,墙体、电力设备或其他固定设备。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竖直杆111和第二竖直杆112以及设置在第一竖直杆111和第二竖直杆112之间的第一连杆113。应理解,第一竖直杆111和第二竖直杆112用于设置在载具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竖直杆111、第二竖直杆112和第一连杆113由金属管体构成,即第一竖直杆111、第二竖直杆112和第一连杆113均设有收容通孔的。优选地,第一竖直杆111、第二竖直杆112和第一连杆113互相连通。第二支架用于设置在载具上,其中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架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三竖直杆114和第四竖直杆115以及设置在第三竖直杆114和第四竖直杆115之间的第二连杆116。优选地,第一连杆113和第二连杆116平行设置,第一竖直杆111和第三竖直杆114平行设置,第二竖直杆112和第四竖直杆115平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竖直杆114、第四竖直杆115和第二连杆116由金属管体构成,即第三竖直杆114、第四竖直杆115和第二连杆116均设有收容通孔的。优选地,第三竖直杆114、第四竖直杆115和第二连杆116互相连通。第三支架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摄像头包括设置在第三支架上的第一摄像头21,且第一摄像头21与电力设备的第一仪表处于同一水平面,以通过第一摄像头21拍摄第一仪表的读数。应理解,本实施例的电力设备的第一仪表可以是图1中的电力设备的第一仪表101。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可以通过第一摄像头21拍摄电力设备的第一仪表101的读数,并利用第一摄像头21将所拍摄的读数传输至后台服务器,方便工作人员查看第一仪表101的读数,以实现自动读数。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可以通过第一摄像头21所拍摄的读数图片实现图像识别以实现读取第一仪表101的读数。另外,本实施例的第一摄像头21与后台服务器的工作原理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原理实现,在此不一一赘述。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支架包括沿竖直方向与第一连杆113连接的第五竖直杆117、沿竖直方向设置与第二连杆116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图像识别的框架式仪表集成装置,包括多个摄像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第一支架,用于设置在载具上;/n第二支架,用于设置在载具上,其中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间隔设置;/n第三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n其中,所述多个摄像头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上的第一摄像头,且所述第一摄像头与电力设备的第一仪表处于同一水平面,以通过所述第一摄像头拍摄所述第一仪表的读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图像识别的框架式仪表集成装置,包括多个摄像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支架,用于设置在载具上;
第二支架,用于设置在载具上,其中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间隔设置;
第三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
其中,所述多个摄像头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上的第一摄像头,且所述第一摄像头与电力设备的第一仪表处于同一水平面,以通过所述第一摄像头拍摄所述第一仪表的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式仪表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竖直杆和第二竖直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杆和所述第二竖直杆之间的第一连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式仪表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三竖直杆和第四竖直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竖直杆和所述第四竖直杆之间的第二连杆,其中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竖直杆和所述第三竖直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竖直杆和所述第四竖直杆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式仪表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架包括沿竖直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的第五竖直杆、沿竖直方向设置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的第六竖直杆和设置在所述第五竖直杆和所述第六竖直杆之间的第三连杆,其中所述第三连杆设置有与所述电力设备的第一仪表处于同一水平面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康亮陈裔生符恩军华栋刘穗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粤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