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蒋新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安装的风电蓄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0184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风电蓄能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安装的风电蓄能装置,包括固体蓄能器外壳,所述固体蓄能器外壳下端通过定位机构与承重板上端中部相连接,所述承重板两侧均设置有两组转动机构,四组所述转动机构一侧通过卡合机构与固体蓄能器外壳相连接,四组所述转动机构的另一侧通过固定机构与承重板相连接,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开设在承重板一侧的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内转动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上端一侧水平焊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转动柱上端另一侧水平焊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焊接在固体蓄能器外壳下端的定位块以及开设在承重板上端中部的定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快速,拆卸便捷,且稳定性高。

A wind power energy storage device easy to inst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风电蓄能装置
本技术涉及风电蓄能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风电蓄能装置。
技术介绍
蓄能器是液压气动系统中的一种能量储蓄装置。它在适当的时机将系统中的能量转变为压缩能或位能储存起来,当系统需要时,又将压缩能或位能转变为液压或气压等能而释放出来,重新补供给系统。当系统瞬间压力增大时,它可以吸收这部分的能量,以保证整个系统压力正常。现有市场上的风电蓄能装置在安装的过程中,操作复杂,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速率,在对装置进行检修时,也会带来不便,且对蓄能器的固定稳定性不高,从而使得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发生晃动,影响装置的正常使用,因此不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安装的风电蓄能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便于安装的风电蓄能装置,包括固体蓄能器外壳,所述固体蓄能器外壳设置在承重板的中部上方,所述固体蓄能器外壳下端通过定位机构与承重板上端中部相连接,所述承重板两侧均设置有两组转动机构,四组所述转动机构一侧通过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的风电蓄能装置,包括固体蓄能器外壳(2),所述固体蓄能器外壳(2)设置在承重板(1)的中部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蓄能器外壳(2)下端通过定位机构与承重板(1)上端中部相连接,所述承重板(1)两侧均设置有两组转动机构(4),四组所述转动机构(4)一侧通过卡合机构(3)与固体蓄能器外壳(2)相连接,四组所述转动机构(4)的另一侧通过固定机构(5)与承重板(1)相连接,所述转动机构(4)包括开设在承重板(1)一侧的圆形槽(43),所述圆形槽(43)内转动设置有转动柱(42),且转动柱(42)与圆形槽(43)间隙配合,所述转动柱(42)上端一侧水平焊接有第一连接板(41),所述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风电蓄能装置,包括固体蓄能器外壳(2),所述固体蓄能器外壳(2)设置在承重板(1)的中部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蓄能器外壳(2)下端通过定位机构与承重板(1)上端中部相连接,所述承重板(1)两侧均设置有两组转动机构(4),四组所述转动机构(4)一侧通过卡合机构(3)与固体蓄能器外壳(2)相连接,四组所述转动机构(4)的另一侧通过固定机构(5)与承重板(1)相连接,所述转动机构(4)包括开设在承重板(1)一侧的圆形槽(43),所述圆形槽(43)内转动设置有转动柱(42),且转动柱(42)与圆形槽(43)间隙配合,所述转动柱(42)上端一侧水平焊接有第一连接板(41),所述转动柱(42)上端另一侧水平焊接有第二连接板(44),且第一连接板(41)位于靠近固体蓄能器外壳(2)的一侧,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焊接在固体蓄能器外壳(2)下端的定位块(7)以及开设在承重板(1)上端中部的定位槽(8),所述定位块(7)插设在定位槽(8)内,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蒋新
申请(专利权)人:徐蒋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