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02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属于道路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包括路面,路面上开设有安放槽,所述安放槽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固定设置有排水管道,排水管道水平设置有多节,排水管道的两端分别为插入端和连接端,连接端为敞口状,相邻的两根排水管道连接时,插入端塞入连接端内,连接端上开设有浇筑孔,浇筑孔与排水管道的内部连通,达到提高排水能力的效果。

A drainage structure of municipal ro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道路排水的
,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道路网的完善,城市地面覆盖率越来越高。而城市路面的排水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市容。现有的城市道路在修建时一般需要在地面挖出安放槽,然后在将排水管道水平放入安放槽内,排水管道上连通有竖直的观察井,以确保地面的水分能够通过观察井流入排水管道内部,排水管道在水平方向上为多节对接形成。但是在将两个相邻的排水管道对接时,相邻排水管道之间容易出现缝隙,导致水分有一部分会从两个相邻的排水管道之间脱离,降低排水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达到提高排水能力的效果。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包括路面,路面上开设有安放槽,所述安放槽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固定设置有排水管道,排水管道水平设置有多节,排水管道的两端分别为插入端和连接端,连接端为敞口状,相邻的两根排水管道连接时,插入端塞入连接端内,连接端上开设有浇筑孔,浇筑孔与排水管道的内部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排水管道固定于支撑底座上,排水管道的稳定性会进一步提高,相邻的管道通过大口接小口的方式连接,即敞口状的连接端与平口状的插入端配合,连接之后,将混凝土从浇筑孔注入,混凝土会将两根管道的连接柱进行粘接,提高相邻管道的连接紧密性,相邻管道之间不会存在缝隙,有效避免了排水管道内水分从两根排水管道的连接处发生渗漏,提高了排水能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入端的周向面上开设有环形的浇筑槽,浇筑孔位于浇筑槽的正上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混凝土从浇筑孔注入之后,混凝土会进入到环形的浇筑槽内,使得混凝土能够保持在浇筑槽内,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不会随意流动,因此混凝土能够将两根相邻的排水管道连接的更紧密,提高排水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排水管道外壁相适配的支撑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槽与排水管道的外壁相适配,因此能够对排水管道起到很好的支撑,并且限制排水管道发生侧向偏移,提高排水管道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放槽的底部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有混渣层、碎石层、保护层、回填土层以及混凝土层,支撑底座的位于碎石层和保护层之间,且保护层完全覆盖支撑座和排水管道。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安放槽内投入混渣层能够提高路面的整体稳固性,充分保障路基的稳定与稳固,在混渣层的上方填充碎石层可以进一步提高压实度,使得路基更加牢固,碎石层的上方填充保护层可以进一步提高地基的夯实程度,安装排水管道时,排水管道的稳定性更高,不会轻易沉降,并且保护层能够将排水管道进行包覆保护,回填土层可以将安放槽重新填充,同时可以进一步夯实路基,提高排水管道的铺设稳定性,混凝土层在回填土层的上方,一方面使得路面表面通过性较好,另一方面也能够将换填土层进行压实,避免回填土层松动,间接提高了排水管道的安装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层为碎石材质的保护层,保护层的顶端超过排水管道的顶端的40-50cm位置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层为碎石材质,一方面能够提高夯实程度,路面不会轻易塌陷,另一方面,在碎石层的上方铺设碎石材质的保护层更加方便,两者之间的配合也更好,使得排水管道安装后稳定性高,不会发生沉降现象,提高了排水管道的使用稳定性,同时,保护层的顶端超过排水管道的顶端的40-50cm,因此保护层可以对排水管道起到全方位的保护,同时也使得排水管道的四周能够填满足够的碎石材料,排水管道的覆盖范围广、保护效果突出,进而提高了排水管道的安装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渣层的厚度为60cm-65cm。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混渣层不宜过浅,以避免路基打的不够实,混渣层也不易过厚,过厚的混渣层会影响排水管道的铺设深度,而60-65cm的深度能够防止由于排水管道铺设深度不够导致的容易被压坏现象,间接提高了排水管道铺设后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碎石层的厚度为30cm-40cm。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碎石层厚度铺设为30-40cm,既可以提高路基的坚实程度,使得排水管道铺设时不会发生沉降,又能够提高地面的平整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填土层的厚度为50-60cm。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回填土层用于将保护层以及碎石层进行覆盖,回填土层采用的是安放槽开挖时的土壤,可以就地取材,降低回填成本,50-60cm厚的回填土层能够确保保护层和碎石层被压的更紧密,路基的稳定性更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凝土层的厚度为20-30cm。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层作为路面直接暴露在外的表层,一方面可以提高路面平整度,使得通过性较好,另一方面也能够将回填土层进一步压实,避免回填土层的土壤被直接压动出现沟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凝土层和回填土层之间设置有砂垫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砂垫层进一步提高了路基的压实度,增强了路基的牢固性,并且砂垫层设置在混凝土层和回填土层之间,使得混凝土层浇筑后更加稳定,不会发生剪切断裂。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在排水管道的连接端开设浇筑孔,使得相邻的排水管道之间连接更加紧密,防止水分从相邻的排水管道的连接处渗漏;2、通过在插入端开设浇筑槽使得从浇筑孔注入的混凝土不会随意流动,进一步提高了相邻的排水管道之间的连接紧密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相邻两根排水管道的爆炸示意图。附图标记:1、路面;11、安放槽;2、混渣层;3、碎石层;4、支撑底座;41、支撑槽;42、排水管道;421、连接端;4211、浇筑孔;422、插入端;4221、浇筑槽;5、保护层;6、回填土层;7、砂垫层;8、混凝土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路面1,路面1上开设有安放槽11,安放槽11的底部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有混渣层2、碎石层3、保护层5、回填土层6、砂垫层7以及混凝土层8,碎石层3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底座4,支撑底座4上固定设置有排水管道42,且排水管道42的顶端高度低于保护层5的上表面高度。在安装排水管道42时,首先往安放槽11内投入石渣以及灰渣形成混渣层2,灰渣尺寸较小,可以填充石渣的空隙,因此混渣层2能够使得路面1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固,提高路基的稳固性,然后再往混渣层2的上方铺设碎石层3,碎石层3铺设后地基进一步被夯实,接着利用混凝土浇筑形成支撑底座4,将排水管道42搭在支撑底座4上,排水管道42得以有效支撑,稳定性更高,排水管道42不会由于土质沉降被折断损坏。回填土层6为挖安放槽11产生的土壤进行回填,就地取材,较为方便,避免保护层5直接裸露导致的保护性能降低,砂垫层7起承上启下作用,一方面提高混凝土层8的浇筑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包括路面(1),路面(1)上开设有安放槽(1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放槽(1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底座(4),支撑底座(4)上固定设置有排水管道(42),排水管道(42)水平设置有多节,排水管道(42)的两端分别为插入端(422)和连接端(421),连接端(421)为敞口状,相邻的两根排水管道(42)连接时,插入端(422)塞入连接端(421)内,连接端(421)上开设有浇筑孔(4211),浇筑孔(4211)与排水管道(42)的内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包括路面(1),路面(1)上开设有安放槽(1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放槽(1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底座(4),支撑底座(4)上固定设置有排水管道(42),排水管道(42)水平设置有多节,排水管道(42)的两端分别为插入端(422)和连接端(421),连接端(421)为敞口状,相邻的两根排水管道(42)连接时,插入端(422)塞入连接端(421)内,连接端(421)上开设有浇筑孔(4211),浇筑孔(4211)与排水管道(42)的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端(422)的周向面上开设有环形的浇筑槽(4221),浇筑孔(4211)位于浇筑槽(4221)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4)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排水管道(42)外壁相适配的支撑槽(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放槽(11)的底部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有混渣层(2)、碎石层(3)、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利苏建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达胜琦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