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979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培养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包括箱体和铰接在箱体右侧的箱门,箱体的右侧壁的底部设置有窝卷弹簧,窝卷弹簧的外端与右侧壁固定连接,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右端与箱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左端沿径向固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自由端设置有棘爪,连接杆与窝卷弹簧之间的第一转轴缠绕有拉绳,拉绳的自由端与箱门固定连接,箱体的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支座,支座上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转轴轴线相同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右端固接有与棘爪适配的棘轮,第二转轴的左端固接有风扇。本装置能自动关门,且关门后搅动箱体内的气体,避免其浓度不一致引起的测量误差,减少了二氧化碳浓度、湿度和温度的恢复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
本技术涉及生物培养设备
,具体为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
技术介绍
二氧化碳培养箱是通过在培养箱箱体内模拟形成一个类似细胞/组织在生物体内的生长环境,培养箱要求稳定的温度(37℃)、稳定的CO2水平(5%)、恒定的酸碱度(pH值:7.2-7.4)、较高的相对饱和湿度(95%),来对细胞/组织进行体外培养的一种装置。它一般包括温度控制装置、CO2控制装置和湿度盘,并通过设置在箱体顶部的集成电路以及显示面板来操作和显示各项参数。在进行细胞培养的实验中要求二氧化碳培养箱能够对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湿度提供最精确最稳定的控制及测量,以便其研究工作的进行。而培养箱在每一次打开及关闭箱门时,会引起箱体内各项参数特别是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且二氧化碳浓度分布也不均一,导致细胞培养状态不一致,严重时会造成细胞培养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解决现有技术中二氧化碳培养箱在每次打开和关闭箱门时,二氧化碳的浓度下降,且浓度分布不均匀,浓度恢复慢,而影响细胞培养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基础方案是: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包括箱体和铰接在箱体右侧的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右侧壁的底部设置有窝卷弹簧,窝卷弹簧的外端与右侧壁固定连接,窝卷弹簧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右端与箱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左端沿径向固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自由端设置有棘爪,所述连接杆与窝卷弹簧之间的第一转轴缠绕有拉绳,拉绳的自由端端与箱门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支座,支座上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转轴轴线相同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右端固接有与棘爪适配的棘轮,第二转轴的左端固接有风扇。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工作人员打开箱门时,箱门上固定连接的拉绳拉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的转动使窝卷弹簧扭转变形,由于棘轮棘爪只限制单向转动,因而第一转轴的转动带动棘爪绕棘轮转动且棘轮不会跟着转动;工作人员放手时,窝卷弹簧在其回复力作用下使第一转轴反向转动,通过拉绳使箱门关闭,同时拉绳缠绕在第一转轴上,通过连接杆使棘爪带动棘轮反向转动,棘轮通过第二转轴带动风扇反向转动,搅动箱体内的气体,并在第一转轴由于拉绳拉紧而停止转动时,第二转轴也可在惯性作用下转动至停止。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在打开时风扇不会转动,防止将箱体内的气体吹出,造成气体的二氧化碳浓度、湿度和温度变化过大,而在关闭时带动风扇转动,搅动箱体内的气体,使因开门进入的外部空气迅速与原有气体混合,方便传感器精确测量箱内气体的参数,避免箱内气体浓度不一致引起的测量误差,减少了二氧化碳浓度、湿度和温度的恢复时间。2、本装置能自动关闭箱门,避免工作人员放置或取出培养基后忘记及时关闭箱门,而造成细胞培养失败,浪费了时间和成本,且不耗电,节能环保。进一步,所述箱体的右侧壁靠近箱门处设置有U形的挡片,挡片的两端与箱体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挡片的U形腔内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拉绳绕过滚轮与箱门固定连接。通过上述设置,避免拉绳在箱体的侧壁拐角处来回摩擦受损,提高了使用寿命,挡片防止拉绳与滚轮脱落。进一步,所述箱体的左右内侧壁设置有多组左右对称的凹槽,对称的凹槽之间滑动连接有隔板,隔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通过上述设置,可根据培养基的形状和大小调整隔板间的间隙,更具实用性,通孔提高了箱内气体的流动性,使各处的气体浓度趋向一致,提高了同一批次的培养质量。进一步,所述箱门上嵌设有观察窗,观察窗外覆盖有遮光板,遮光板的左右两侧与箱门的外侧滑动连接。通过上述设置,观察窗方便工作人员观察箱体内细胞培养的进展,遮光板则在平时遮挡观察窗,避免阳光照射影响细胞/组织的培养。进一步,所述遮光板的下端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观察窗的内侧设置有与第一磁铁相吸的第二磁铁,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分别与观察窗之间设置有海绵层。箱体内外的温差造成观察窗起雾,影响视线,通过上述设置,在每次观察前,打开遮光板的同时即可擦干观察窗,简单实用。进一步,所述箱体的底部的四角设置有可锁止的万向轮。通过上述设置,方便培养箱的搬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的右侧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的箱门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的箱门的左视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箱体1、箱门2、隔板3、观察窗4、遮光板5、第一磁铁6、第二磁铁7、海绵层8、窝卷弹簧9、第一转轴10、连接杆11、棘爪12、拉绳13、挡片14、滚轮15、第二转轴16、棘轮17、风扇18。实施例基本如图1所示,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包括箱体1和铰接在箱体1右侧的箱门2,箱体1的底部的四角固接有可锁止的万向轮,箱体1的左右内侧壁设置有多组左右对称的凹槽,对称的凹槽之间滑动连接有两块隔板3,隔板3上设置有若干通孔。参考图3和图4,箱门2的中部嵌设有观察窗4,观察窗4外覆盖有遮光板5,遮光板5的左右两侧的箱门2上各设置有一条竖直的滑槽,遮光板5的左右两侧分别于同侧的滑槽滑动连接。遮光板5的下端沿长度方向固接有第一磁铁6,观察窗4的内侧对应的设置有与第一磁铁6相吸的第二磁铁7,第一磁铁6和第二磁铁7分别与观察窗4之间设置有海绵层8。参考图2,箱体1的右侧壁的底部设置有窝卷弹簧9,窝卷弹簧9的外端与内侧壁固定连接,窝卷弹簧9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0,第一转轴10的右端与箱体1的右侧壁转动连接,第一转轴10的左端沿径向固接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棘爪12,连接杆11与窝卷弹簧9之间的第一转轴10缠绕有拉绳13,箱体1的右侧壁靠近箱门2处设置有U形的挡片14,挡片14的两端与箱体1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挡片14的U形腔内转动连接有滚轮15,拉绳13绕过滚轮15与箱门2固定连接,箱体1的内腔的底部固接有支座,支座上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转轴10轴线相同的第二转轴16,第二转轴16的右端固接有与棘爪12适配的棘轮17,第二转轴16的左端固接有风扇18,同样的,箱体2的右侧壁的上部也设置有上述机构。具体工作时,工作人员打开箱门2,箱门2上固定连接的拉绳13拉动第一转轴10向前转动,第一转轴10的转动使窝卷弹簧9扭转变形,由于棘轮17棘爪12只限制单向转动,因而第一转轴10的转动带动棘爪12绕棘轮17转动且棘轮17不会跟着转动;工作人员放手时,窝卷弹簧9在其回复力作用下使第一转轴10向后转动,并通过拉绳13使箱门2关闭,同时拉绳13缠绕在第一转轴10上,连接杆11使棘爪12带动棘轮17向后转动,棘轮17通过第二转轴16带动风扇18向后转动,搅动箱体1内的气体,并在第一转轴10由于拉绳13拉紧而停止转动时,第二转轴16也可在惯性作用下转动至停止;当需要通过观察窗4查看培养细胞时,将遮光板5向上滑动,相互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包括箱体(1)和铰接在箱体(1)右侧的箱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右侧壁的底部设置有窝卷弹簧(9),窝卷弹簧(9)的外端与右侧壁固定连接,窝卷弹簧(9)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0),所述第一转轴(10)的右端与箱体(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0)的左端沿径向固接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自由端设置有棘爪(12),所述连接杆(11)与窝卷弹簧(9)之间的第一转轴(10)缠绕有拉绳(13),拉绳(13)的自由端与箱门(2)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支座,支座上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转轴(10)轴线相同的第二转轴(16),第二转轴(16)的右端固接有与棘爪(12)适配的棘轮(17),第二转轴(16)的左端固接有风扇(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包括箱体(1)和铰接在箱体(1)右侧的箱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右侧壁的底部设置有窝卷弹簧(9),窝卷弹簧(9)的外端与右侧壁固定连接,窝卷弹簧(9)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0),所述第一转轴(10)的右端与箱体(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0)的左端沿径向固接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自由端设置有棘爪(12),所述连接杆(11)与窝卷弹簧(9)之间的第一转轴(10)缠绕有拉绳(13),拉绳(13)的自由端与箱门(2)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支座,支座上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转轴(10)轴线相同的第二转轴(16),第二转轴(16)的右端固接有与棘爪(12)适配的棘轮(17),第二转轴(16)的左端固接有风扇(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右侧壁靠近箱门(2)处设置有U形的挡片(14),挡片(14)的两端与箱体(1)的右侧壁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思佳朱红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