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粕生物发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996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豆粕生物发酵系统,包括下料坑、提升机、永磁筒、初清筛、料仓、上料位器、下料位器、喂料器、配料秤、混合机、缓冲仓、输送机、环状喷液管、菌液罐、第一水泵、称量罐、第一阀门、物料打散机。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豆粕生物发酵加工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物料与微生物菌液的配比能实现精确控制,豆粕物料经过严格的除铁除杂,物料接种质量较高,提升了生产加工处理的效率和物料的质量,还能根据市场变化和定制需求灵活调节配方,产品种类丰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豆粕生物发酵系统
本技术属于生物发酵
,具体涉及一种豆粕生物发酵系统。
技术介绍
豆粕是大豆经过提取油脂后,剩余的副产物,因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及多种矿物质营养成分,被广泛应用在饲料行业。但是豆粕中还含有较多的抗营养成分未经处理的豆粕直接被动物饲用,极易引起腹泻和肠道过敏等问题,尤其是对肠道功能还不健全的幼小动物。这些特性极大的影响了豆粕的饲用价值。微生物发酵处理是目前消除饼粕抗营养因子比较经济有效的处理途径,可以将微生物菌液接种到豆粕中,豆粕在微生物的发酵处理过程中能有效消除大量抗营养因子,改善豆粕的营养状态,提高豆粕的饲用价值。但是,目前在常规的豆粕生物发酵生产处理过程中,自动化处理程度还不够高,没有对豆粕物料进行除杂,物料与微生物菌液的配比不精确,物料接种质量较差,直接影响了豆粕生物发酵处理的效率和豆粕生物发酵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粕生物发酵系统,使用本技术进行豆粕生物发酵加工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物料与微生物菌液的配比能实现精确控制,豆粕物料经过严格的除铁除杂,物料接种质量较高,提升了生产加工处理的效率和物料的质量,还能根据市场变化和定制需求灵活调节配方,产品种类丰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豆粕生物发酵系统,包括下料坑、提升机、永磁筒、初清筛、料仓、上料位器、下料位器、喂料器、配料秤、混合机、缓冲仓、输送机、环状喷液管、菌液罐、第一水泵、称量罐、第一阀门、物料打散机,所述下料坑的出料口与提升机下部的进料口相通,所述提升机上部的出料口与永磁筒的进料口相通,所述永磁筒的出料口与初清筛的进料口相通,初清筛的出料口与料仓的进料口相通,料仓的上部设置上料位器,料仓的下部设置下料位器,料仓的出料口设置喂料器,喂料器的出料口与配料秤相通,所述配料秤的出料口与混合机的进料口相通,所述环状喷液管设置在混合机内部,环状喷液管位于混合机的进料口的下方,所述缓冲仓的进料口与混合机的出料口相通,缓冲仓的下部设置输送机,所述输送机的出料口与物料打散机的进料口相通,所述菌液罐的出液口和第一水泵的进水口相通,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管伸入称量罐上方的进液口,所述称量罐的出液口通过管道与环状喷液管的进液口相通,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称量罐的出液口与环状喷液管的进液口之间的管道上。优选的,还包括除尘器,所述除尘器设置在下料坑上方。优选的,还包括三通,所述料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料仓的上部均设置上料位器,两个料仓的下部均设置下料位器,所述三通的进料口与初清筛的出料口相通,三通的两个出料口分别与两个料仓的进料口相通,两个料仓的出料口均分别设置喂料器,两个喂料器的出料口均分别与配料秤相通。优选的,还包括振动器,所述振动器设置在缓冲仓外部的仓壁上。优选的,还包括第一菌液活化罐、第二菌液活化罐、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二水泵,所述第一菌液活化罐的出水口和第二菌液活化罐的出水口均分别通过管道与第二水泵的进水口相通,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第一菌液活化罐的出水口与第二水泵的进水口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第三阀门设置在第二菌液活化罐的出水口与第二水泵的进水口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与菌液罐的进水口相通。优选的,所述输送机为螺旋输送机。优选的,所述输送机的出料螺距逐渐增大。优选的,所述混合机为双轴桨叶混合机。优选的,所述混合机为叶带式混合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技术进行豆粕生物发酵加工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物料与微生物菌液的配比能实现精确控制,豆粕物料经过严格的除铁除杂,物料接种质量较高,提升了生产加工处理的效率和物料的质量,还能根据市场变化和定制需求灵活调节配方,产品种类丰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环状喷液管对落入环状喷液管中部的物料进行喷液处理的状态示意图。图中标记:1-下料坑、2-除尘器、3-提升机、4-永磁筒、5-初清筛、6-三通、7-料仓、8-上料位器、9-下料位器、10-喂料器、11-配料秤、12-混合机、13-缓冲仓、14-输送机、15-环状喷液管、16-振动器、17-菌液罐、18-第一水泵、19-称量罐、20-第一阀门、21-第一菌液活化罐、22-第二菌液活化罐、23-第二阀门、24-第三阀门、25-第二水泵、26-物料打散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豆粕生物发酵系统,包括下料坑1、提升机3、永磁筒4、初清筛5、料仓7、上料位器8、下料位器9、喂料器10、配料秤11、混合机12、缓冲仓13、输送机14、环状喷液管15、菌液罐17、第一水泵18、称量罐19、第一阀门20、物料打散机26,所述下料坑1的出料口与提升机3下部的进料口相通,所述提升机3上部的出料口与永磁筒4的进料口相通,所述永磁筒4的出料口与初清筛5的进料口相通,初清筛5的出料口与料仓7的进料口相通,料仓7的上部设置上料位器8,料仓7的下部设置下料位器9,料仓7的出料口设置喂料器10,喂料器10的出料口与配料秤11相通,所述配料秤11的出料口与混合机12的进料口相通,所述环状喷液管15设置在混合机12内部,环状喷液管15位于混合机12的进料口的下方,所述缓冲仓13的进料口与混合机12的出料口相通,缓冲仓13的下部设置输送机14,所述输送机14的出料口与物料打散机26的进料口相通,所述菌液罐17的出液口和第一水泵18的进水口相通,所述第一水泵18的出水管伸入称量罐19上方的进液口,所述称量罐19的出液口通过管道与环状喷液管15的进液口相通,所述第一阀门20设置在称量罐19的出液口与环状喷液管15的进液口之间的管道上。优选的,还包括除尘器2,所述除尘器2设置在下料坑1上方。优选的,还包括三通6,所述料仓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料仓7的上部均设置上料位器8,两个料仓7的下部均设置下料位器9,所述三通6的进料口与初清筛5的出料口相通,三通6的两个出料口分别与两个料仓7的进料口相通,两个料仓7的出料口均分别设置喂料器10,两个喂料器10的出料口均分别与配料秤11相通。优选的,还包括振动器16,所述振动器16设置在缓冲仓13外部的仓壁上。优选的,还包括第一菌液活化罐21、第二菌液活化罐22、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24、第二水泵25,所述第一菌液活化罐21的出水口和第二菌液活化罐22的出水口均分别通过管道与第二水泵25的进水口相通,所述第二阀门23设置在第一菌液活化罐21的出水口与第二水泵25的进水口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第三阀门24设置在第二菌液活化罐22的出水口与第二水泵25的进水口之间的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豆粕生物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坑、提升机、永磁筒、初清筛、料仓、上料位器、下料位器、喂料器、配料秤、混合机、缓冲仓、输送机、环状喷液管、菌液罐、第一水泵、称量罐、第一阀门、物料打散机,所述下料坑的出料口与提升机下部的进料口相通,所述提升机上部的出料口与永磁筒的进料口相通,所述永磁筒的出料口与初清筛的进料口相通,初清筛的出料口与料仓的进料口相通,料仓的上部设置上料位器,料仓的下部设置下料位器,料仓的出料口设置喂料器,喂料器的出料口与配料秤相通,所述配料秤的出料口与混合机的进料口相通,所述环状喷液管设置在混合机内部,环状喷液管位于混合机的进料口的下方,所述缓冲仓的进料口与混合机的出料口相通,缓冲仓的下部设置输送机,所述输送机的出料口与物料打散机的进料口相通,所述菌液罐的出液口和第一水泵的进水口相通,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管伸入称量罐上方的进液口,所述称量罐的出液口通过管道与环状喷液管的进液口相通,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称量罐的出液口与环状喷液管的进液口之间的管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粕生物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坑、提升机、永磁筒、初清筛、料仓、上料位器、下料位器、喂料器、配料秤、混合机、缓冲仓、输送机、环状喷液管、菌液罐、第一水泵、称量罐、第一阀门、物料打散机,所述下料坑的出料口与提升机下部的进料口相通,所述提升机上部的出料口与永磁筒的进料口相通,所述永磁筒的出料口与初清筛的进料口相通,初清筛的出料口与料仓的进料口相通,料仓的上部设置上料位器,料仓的下部设置下料位器,料仓的出料口设置喂料器,喂料器的出料口与配料秤相通,所述配料秤的出料口与混合机的进料口相通,所述环状喷液管设置在混合机内部,环状喷液管位于混合机的进料口的下方,所述缓冲仓的进料口与混合机的出料口相通,缓冲仓的下部设置输送机,所述输送机的出料口与物料打散机的进料口相通,所述菌液罐的出液口和第一水泵的进水口相通,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管伸入称量罐上方的进液口,所述称量罐的出液口通过管道与环状喷液管的进液口相通,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称量罐的出液口与环状喷液管的进液口之间的管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粕生物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尘器,所述除尘器设置在下料坑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粕生物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所述料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料仓的上部均设置上料位器,两个料仓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学敏查宇贺小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蓝谷中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