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露天矿一级破碎站受料斗微动力诱导抑尘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886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露天矿一级破碎站受料斗微动力诱导抑尘罩,该抑尘罩由罩体、一级降尘层、二级降尘层以及振动装置构成,其中,罩体由下罩体以及穹顶构成,在下罩体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卸料门洞,而且穹顶中的中部高穹顶与下罩体之间通过挡风板以及L型逆止阀形成诱导回风空间,一级降尘层和二级降尘层分别由下至上设置于罩体内,振动装置分别与一级降尘层和二级降尘层连接,在振动装置的驱动下,一级降尘层和二级降尘层可发生抖动,去除粉尘,完成自清洁;该抑尘罩,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投资成本少、降尘效果好、环境友好、文明生产等优点。

A kind of dust suppression cover induced by micro power of hopper in primary crushing station of open p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露天矿一级破碎站受料斗微动力诱导抑尘罩
本技术公开涉及露天自卸车卸料转载抑尘的
,尤其涉及一种露天矿一级破碎站受料斗微动力诱导抑尘罩。
技术介绍
在露天矿一级破碎站(以下简称破碎站)处,为卸车方便受料斗上部多为开放结构,自卸汽车在翻卸物料过程中,受料斗上方会产生大量的含尘气体,严重污染作业环境,给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带来负面影响,影响劳动者健康,阻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破碎站处的粉尘污染和环境问题,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有:尘源封闭法、高压喷雾抑尘法以及干式布袋除尘器法等。其中,尘源封闭法主要是在自卸汽车平台上设置构筑物围挡,将产尘部位密封,达到就地控制粉尘的目的;但由于自卸汽车的卸料口处情况复杂以及缺乏对粉尘成因的认识,无法做到完全密封,存在漏尘、喷尘点较多的二次环境问题,无法达到抑尘效果。高压喷雾抑尘法主要是在产尘空间内安装利用压缩空气驱动的超声波雾化器,实现就地抑尘;该抑尘方式虽然效果较好,但存在系统投资高、对水的净度要求较高、运行费用较高以及管理成本高等问题,而且对于寒冷及严寒地区的冬季无法使用该种抑尘方式,存在使用地区和时间受限等问题。干式布袋除尘器法,虽然处理风量大、除尘效率高,但干式布袋除尘器的体积庞大、较笨重,存在投资高、能耗大、运行维护工作量大等问题。因此,基于破碎站现有的粉尘治理方法,如何研发一种新型的抑尘装置,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露天矿一级破碎站受料斗微动力诱导抑尘罩,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投资高、能耗大以及抑尘效果差等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露天矿一级破碎站受料斗微动力诱导抑尘罩,该抑尘罩包括:罩体1、一级降尘层2、二级降尘层3以及振动装置4;所述罩体1包括:下罩体11以及穹顶12;所述下罩体11为四方体,在所述下罩体11的左、右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卸料门洞111,在所述卸料门洞111处设置有挡帘112;所述穹顶12由中部的高穹顶121以及两侧的低穹顶122拼接构成,所述穹顶12位于所述下罩体11的上方,其中,两侧的低穹顶122均与所述下罩体11的上缘固定连接,中部的高穹顶121两端分别相对所述下罩体11的左、右两相对侧壁向外伸出,在所述高穹顶121向外伸出的两端端部均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挡风板123,在所述挡风板123与所述下罩体11的侧壁之间设置有L型逆止阀124,所述L型逆止阀124与所述下罩体11的侧壁、挡风板123以及高穹顶121之间形成诱导回风空间125;所述一级降尘层2和二级降尘层3均设置于所述罩体1内,且所述一级降尘层2位于所述二级降尘层3的下方;所述振动装置4分别与所述一级降尘层2以及二级降尘层3连接,在所述振动装置4的驱动下所述一级降尘层2和二级降尘层3可发生抖动,进行自清洁。优选,所述一级降尘层2包括:第一结构网21、多个第一弹簧22以及多个柳状抑尘单元23;多个所述第一弹簧22分别沿着所述第一结构网21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一弹簧22均一端与所述第一结构网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罩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柳状抑尘单元23分别悬挂于所述第一结构网21上。进一步优选,每个所述柳状抑尘单元23均包括:第一支杆231、第一挂钩232以及多个柳丝状支叶233;所述第一支杆231竖向设置;所述第一挂钩232位于所述第一支杆231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挂钩23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杆231的上端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柳丝状支叶233分别沿着所述第一支杆23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优选,所述二级降尘层3包括:第二结构网31、多个第二弹簧32以及多个针状抑尘单元33;多个所述第二弹簧32分别沿着所述第二结构网31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二弹簧32均一端与所述第二结构网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罩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针状抑尘单元33分别悬挂于所述第二结构网31上。进一步优选,每个所述针状抑尘单元33均包括:第二支杆331、第二挂钩332以及多个针状支叶333;所述第二支杆331竖向设置;所述第二挂钩332位于所述第二支杆331的上方,且所述第二挂钩33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杆331的上端固定连接;多个所述针状支叶333沿着所述第二支杆331的长度方向分别垂直间隔设置,且所述针状支叶333的长度沿着所述第二支杆331由上至下依次递减。进一步优选,所述振动装置4包括:四个振动单元41,每个所述振动单元41均包括:支撑座411、曲轴412、风力转轮413、两个曲轴连杆415以及多个支架414;所述支撑座411位于所述罩体1内;所述曲轴412的下端穿过所述穹顶12位于所述罩体1内且与所述支撑座411转动连接,所述曲轴412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曲拐4121和第二曲拐4122;两个所述曲轴连杆415的一端分别套装于所述第一曲拐4121的曲轴轴颈和第二曲拐4122的曲轴轴颈外部,其中,与所述第一曲拐4121连接的曲轴连杆415的另一端通过弹簧与所述一级降尘层2连接,与所述第二曲拐4122连接的曲轴连杆415的另一端通过弹簧与所述二级降尘层3连接;所述风力转轮413位于所述罩体1的外部,与所述曲轴412的上部同轴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支架414均位于所述罩体1内且沿着所述曲轴412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支架414均一端与所述下罩体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曲轴412转动连接。进一步优选,所述露天矿一级破碎站受料斗微动力诱导抑尘罩,还包括:内除尘灌流式稻草人5、灌流式风机6、滤袋7以及配重8;所述内除尘灌流式稻草人5位于所述罩体1的外部,且与所述穹顶12固定连接;所述灌流式风机6固定安装于所述穹顶12上,且所述灌流式风机6的出风口朝向所述内除尘灌流式稻草人5,所述灌流式风机6的进风口位于所述罩体1内;所述滤袋7位于所述罩体1的内部,且套装于所述灌流式风机6的进风口外部;所述配重8位于所述罩体1的内部,与所述滤袋7的下端固定连接。本技术提供的露天矿一级破碎站受料斗微动力诱导抑尘罩,由罩体、一级降尘层、二级降尘层以及振动装置构成,其中,罩体由下罩体以及穹顶构成,在下罩体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卸料门洞,而且穹顶中的中部高穹顶与下罩体之间通过挡风板以及L型逆止阀形成诱导回风空间,一级降尘层和二级降尘层分别由下至上设置于罩体内,使用时,需要将该抑尘罩罩在受料斗的上方,当装满散料的自卸车倒车至抑尘罩的卸料门洞位置时,随着自卸车车厢的倾斜,物料从卸料门洞进入抑尘罩内部,滑落到受料斗的过程中会携带大量空气进入抑尘罩内,当物料落至受料斗后,会激起大量的粉尘,受诱导作用,激起的粉尘会伴随气流在罩体内上升,在上升过程中会依次经过一级降尘层以及二级降尘层,通过两个降尘层进行两次降尘后,气流中的粉尘已经基本被过滤掉,而干净的气体会继续上升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露天矿一级破碎站受料斗微动力诱导抑尘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1)、一级降尘层(2)、二级降尘层(3)以及振动装置(4);/n所述罩体(1)包括:下罩体(11)以及穹顶(12);/n所述下罩体(11)为四方体,在所述下罩体(11)的左、右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卸料门洞(111),在所述卸料门洞(111)处设置有挡帘(112);/n所述穹顶(12)由中部的高穹顶(121)以及两侧的低穹顶(122)拼接构成,所述穹顶(12)位于所述下罩体(11)的上方,其中,两侧的低穹顶(122)均与所述下罩体(11)的上缘固定连接,中部的高穹顶(121)两端分别相对所述下罩体(11)的左、右两相对侧壁向外伸出,在所述高穹顶(121)向外伸出的两端端部均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挡风板(123),在所述挡风板(123)与所述下罩体(11)的侧壁之间设置有L型逆止阀(124),所述L型逆止阀(124)与所述下罩体(11)的侧壁、挡风板(123)以及高穹顶(121)之间形成诱导回风空间(125);/n所述一级降尘层(2)和二级降尘层(3)均设置于所述罩体(1)内,且所述一级降尘层(2)位于所述二级降尘层(3)的下方;/n所述振动装置(4)分别与所述一级降尘层(2)以及二级降尘层(3)连接,在所述振动装置(4)的驱动下,所述一级降尘层(2)和二级降尘层(3)可发生抖动,进行自清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露天矿一级破碎站受料斗微动力诱导抑尘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1)、一级降尘层(2)、二级降尘层(3)以及振动装置(4);
所述罩体(1)包括:下罩体(11)以及穹顶(12);
所述下罩体(11)为四方体,在所述下罩体(11)的左、右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卸料门洞(111),在所述卸料门洞(111)处设置有挡帘(112);
所述穹顶(12)由中部的高穹顶(121)以及两侧的低穹顶(122)拼接构成,所述穹顶(12)位于所述下罩体(11)的上方,其中,两侧的低穹顶(122)均与所述下罩体(11)的上缘固定连接,中部的高穹顶(121)两端分别相对所述下罩体(11)的左、右两相对侧壁向外伸出,在所述高穹顶(121)向外伸出的两端端部均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挡风板(123),在所述挡风板(123)与所述下罩体(11)的侧壁之间设置有L型逆止阀(124),所述L型逆止阀(124)与所述下罩体(11)的侧壁、挡风板(123)以及高穹顶(121)之间形成诱导回风空间(125);
所述一级降尘层(2)和二级降尘层(3)均设置于所述罩体(1)内,且所述一级降尘层(2)位于所述二级降尘层(3)的下方;
所述振动装置(4)分别与所述一级降尘层(2)以及二级降尘层(3)连接,在所述振动装置(4)的驱动下,所述一级降尘层(2)和二级降尘层(3)可发生抖动,进行自清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露天矿一级破碎站受料斗微动力诱导抑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降尘层(2)包括:第一结构网(21)、多个第一弹簧(22)以及多个柳状抑尘单元(23);
多个所述第一弹簧(22)分别沿着所述第一结构网(21)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一弹簧(22)均一端与所述第一结构网(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罩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
多个所述柳状抑尘单元(23)分别悬挂于所述第一结构网(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露天矿一级破碎站受料斗微动力诱导抑尘罩,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柳状抑尘单元(23)均包括:第一支杆(231)、第一挂钩(232)以及多个柳丝状支叶(233);
所述第一支杆(231)竖向设置;
所述第一挂钩(232)位于所述第一支杆(231)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挂钩(23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杆(231)的上端固定连接;
多个所述柳丝状支叶(233)分别沿着所述第一支杆(23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露天矿一级破碎站受料斗微动力诱导抑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降尘层(3)包括:第二结构网(31)、多个第二弹簧(32)以及多个针状抑尘单元(33);
多个所述第二弹簧(32)分别沿着所述第二结构网(31)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二弹簧(32)均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爱杨静龙东生杨卓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