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票据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709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铁路系统发票打印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票据打印机,包括:票卷支撑架机构、调节机构、供纸机构和打印机构;所述票卷支撑架机构上设有多个票卷承载机构,所述调节机构、所述供纸机构和所述打印机构依次沿所述票卷承载机构传递纸票的方向设置;所述调节机构设有调节片和导票口,所述调节片可根据所述票卷承载机构承载的纸票宽度调节所述导票口的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票卷支撑架机构设置多个票卷承载机构,并在票卷支撑架机构与供纸机构之间设置调节机构,通过调节片来调节导票口的宽度,一方面降低了车站人员更换票卷的次数,另一方面兼容铁路AFC设备上经常使用的几种不同宽度的发票。

A note pri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票据打印机
本技术涉及铁路系统发票打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票据打印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各公司之间全方位的交流变的越来越频繁,从而导致各公司员工出差频率逐渐增加。自2008年以来高铁迅速崛起,铁路每年的客运量快速增加。为了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和效率,铁路部门推出大量的铁路AFC(AutomaticFareCollectionSystem,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设备。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铁路是人们出行的首选方式,铁路AFC设备每天需要向旅客提供发票的绝对数量十分庞大。普通的单路发票打印机构更换票卷频繁,增加了铁路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与此同时,国内在铁路AFC设备上使用的发票的宽度并不统一,因此普通的发票打印机构不能兼容所有的发票。针对各公司出差人员对报销发票的需求,本申请基于铁路AFC设备,提出了一种与之配套的票据打印机,目前国内尚未有该类机构的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票据打印机,以解决现有发票打印设备不能同时兼容不同票宽及更换票卷频繁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票据打印机,包括:票卷支撑架机构、调节机构、供纸机构和打印机构;所述票卷支撑架机构上设有多个票卷承载机构,所述调节机构、所述供纸机构和所述打印机构依次沿所述票卷承载机构传递纸票的方向设置;所述调节机构设有调节片和导票口,所述调节片可根据所述票卷承载机构承载的纸票宽度调节所述导票口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供纸机构设有对应所述票卷承载机构数量的票道,所述票道将所述调节机构对应的所述导票口和所述打印机构连通。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票卷承载机构包括:第一票卷承载机构和第二票卷承载机构;所述供纸机构设有对应所述第一票卷承载机构的第一票道和对应所述第二票卷承载机构的第二票道;所述调节机构设有对应所述第一票道的第一调节片和第一导票口,所述调节机构设有对应所述第二票道的第二调节片和第二导票口;所述第一票道将所述第一导票口和所述打印机构连通,所述第一调节片活动设置在第一导票口内;所述第二票道将所述第二导票口和所述打印机构连通,所述第二调节片活动设置在第二导票口内。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还设有对应所述第一导票口的第一压票轴和对应所述第二导票口的第二压票轴;所述第一压票轴用于在所述第一导票口对所述第一票卷承载机构承载的纸票进行上下导向,所述第二压票轴用于在所述第二导票口对所述第二票卷承载机构承载的纸票进行上下导向。进一步地,所述票卷支撑架机构包括:基座、第一挂票轴、第二挂票轴和固定在所述基座上的票架左侧板及票架右侧板;所述第一挂票轴和所述第二挂票轴的两端均设有票轴卡簧,所述第一挂票轴和所述第二挂票轴均穿过所述票架左侧板和票架右侧板,通过所述票轴卡簧固定在所述票架左侧板和票架右侧板之间,所述第一票卷承载机构卡接在所述第一挂票轴上,所述第二票卷承载机构卡接在所述第二挂票轴上。进一步地,所述票卷支撑架机构还包括:挂票支柱,所述挂票支柱通过挂票支架转动连接在票架左侧板和/或票架右侧板上,用于对所述第一票卷承载机构承载的纸票和/或第二票卷承载机构承载的纸票进行上下导向。进一步地,所述供纸机构包括:供纸机左侧板、供纸机右侧板和支撑柱;所述供纸机左侧板和所述供纸机右侧板通过支撑柱连接并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票道设置在所述供纸机构的上端,包括:第一上板、第一下板和多个第一导票胶辊;所述第一上板和所述第一下板均设置在所述供纸机左侧板和所述供纸机右侧板之间,各所述第一导票胶辊依次沿传递所述第一票卷承载机构承载的纸票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上板和所述第一下板之间,且各所述第一导票胶辊均通过法兰轴承固定在所述供纸机左侧板和所述供纸机右侧板之间;所述第二票道设置在所述供纸机构的下端,包括:第二上板、第二下板和多个第二导票胶辊;所述第二上板和所述第二下板均设置在所述供纸机左侧板和所述供纸机右侧板之间,各所述第二导票胶辊依次沿传递所述第二票卷承载机构承载的纸票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上板和所述第二下板之间,且各所述第二导票胶辊均通过法兰轴承固定在所述供纸机左侧板和所述供纸机右侧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供纸机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不同的同步带分别驱动所述第一导票胶辊转动和所述第二导票胶辊转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票胶辊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手盘轮,通过转动所述第一手盘轮可调整所述第一导票胶辊的转动;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导票胶辊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手盘轮,通过转动所述第二手盘轮可调整所述第二导票胶辊的转动。进一步地,还包括:票嘴,所述票嘴由两块钣金折弯焊接而成,所述票嘴与所述打印机构连通固定在所述打印机构的出票口处。(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票据打印机,通过在票卷支撑架机构设置多个票卷承载机构,并在票卷支撑架机构与供纸机构之间设置调节机构,通过调节片来调节导票口的宽度,一方面降低了车站人员更换票卷的次数,另一方面兼容铁路AFC设备上经常使用的几种不同宽度的发票。同时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兼容多种票宽、运行平稳无噪音、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提供的票据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提供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提供的票卷支撑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提供的供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票卷支撑架机构;2:调节机构;3:供纸机构;4:打印机构;5:票嘴;11:票卷承载机构;12:基座;13:第一挂票轴;14:第二挂票轴;15:票架左侧板;16:票架右侧板;17:挂票支柱;18:挂票支架;19:指示灯;20:电源开关;21:调节片;22:导票口;31:第一票道;32:第二票道;33:供纸机左侧板;34:供纸机右侧板;35:支撑柱;36:驱动机构;37:第一手盘轮;38:第二手盘轮;111:第一票卷承载机构;112:第二票卷承载机构;211:第一调节片;212:第二调节片;221:第一导票口;222:第二导票口;231:第一压票轴;232:第二压票轴;311:第一上板;312:第一下板;313:第一导票胶辊;321:第二上板;322:第二下板;323:第二导票胶辊;361:驱动带轮;371:第一同步带轮;381:第二同步带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票据打印机,如图1所示,该票据打印机包括:票卷支撑架机构1、调节机构2、供纸机构3和打印机构4。票卷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票据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票卷支撑架机构、调节机构、供纸机构和打印机构;/n所述票卷支撑架机构上设有多个票卷承载机构,所述调节机构、所述供纸机构和所述打印机构依次沿所述票卷承载机构传递纸票的方向设置;所述调节机构设有调节片和导票口,所述调节片可根据所述票卷承载机构承载的纸票宽度调节所述导票口的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票据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票卷支撑架机构、调节机构、供纸机构和打印机构;
所述票卷支撑架机构上设有多个票卷承载机构,所述调节机构、所述供纸机构和所述打印机构依次沿所述票卷承载机构传递纸票的方向设置;所述调节机构设有调节片和导票口,所述调节片可根据所述票卷承载机构承载的纸票宽度调节所述导票口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票据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纸机构设有对应所述票卷承载机构数量的票道,所述票道将所述调节机构对应的所述导票口和所述打印机构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票据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票卷承载机构包括:第一票卷承载机构和第二票卷承载机构;所述供纸机构设有对应所述第一票卷承载机构的第一票道和对应所述第二票卷承载机构的第二票道;
所述调节机构设有对应所述第一票道的第一调节片和第一导票口,所述调节机构设有对应所述第二票道的第二调节片和第二导票口;所述第一票道将所述第一导票口和所述打印机构连通,所述第一调节片活动设置在第一导票口内;所述第二票道将所述第二导票口和所述打印机构连通,所述第二调节片活动设置在第二导票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票据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设有对应所述第一导票口的第一压票轴和对应所述第二导票口的第二压票轴;所述第一压票轴用于在所述第一导票口对所述第一票卷承载机构承载的纸票进行上下导向,所述第二压票轴用于在所述第二导票口对所述第二票卷承载机构承载的纸票进行上下导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票据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票卷支撑架机构包括:基座、第一挂票轴、第二挂票轴和固定在所述基座上的票架左侧板及票架右侧板;
所述第一挂票轴和所述第二挂票轴的两端均设有票轴卡簧,所述第一挂票轴和所述第二挂票轴均穿过所述票架左侧板和票架右侧板,通过所述票轴卡簧固定在所述票架左侧板和票架右侧板之间,所述第一票卷承载机构卡接在所述第一挂票轴上,所述第二票卷承载机构卡接在所述第二挂票轴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胜江戴建强李超高峰张孝宇张煜山冯子豪李阳梁帅张兆龙万国睿贾振兴付志霞王然然刘伟王腾霄张博王伟刘子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