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立峰专利>正文

用于直吊两用遮阳伞的伞架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9605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直吊两用遮阳伞的伞架定位装置,一端铰接在横杆(3)内侧壁且另一端朝下而可接触到滑块(6)的拨杆(7)、一端铰接在拨杆(7)中部且另一端朝向转向片(4)设置的拉杆(8)、竖直部分(91)端部固定在拉杆(8)另一端的L型限位块(9),并且,转向片(4)上对应L型限位块(9)横向部分(92)的端部的位置开有嵌槽(41),而横杆(3)内在与L型限位块(9)横向部分(92)的端部相对的位置开有凹槽(32a),一弹簧(10)容纳在该凹槽(32a)内且端部与L型限位块(9)弯折部相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遮阳伞从斜吊式变换到直撑式使用状态时,会伞架相对横杆锁扣起来,保证了伞架不会随风摇晃,非常适于实际应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遮阳伞的
,尤其指一种用于直吊两用遮阳伞的伞架定位 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进行户外休闲活动更加频繁,在广场、草坪和海 滩等休闲场所中,遮阳伞己成为一种常备用具,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片舒适的乘凉空 间。目前,遮阳伞包括直撑式遮阳伞和斜吊式遮阳伞(也称作悬臂式遮阳伞),由于遮阳 伞铺在伞架上的伞布面积较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被风吹动而摇晃;为了防止 伞架晃动,对于直撑式遮阳伞,因伞架的中心伞杆与立柱本身可以是一体的, 一般就 采取加强立柱与地面的牢固结合程度来实现,如专利号为ZL200620101419.7(公开号为 CN2870552Y)的中国技术专利《休闲遮阳伞》就公开了这么一种直撑式遮阳伞; 而对于斜吊式遮阳伞, 一般就依靠斜吊式遮阳伞本身支撑杆的连接结构使伞架中的伞 杆相对立柱固定不动,如专利号为ZL00244830.0(公开号为CN2452349Y)的中国实用新 型专利《一种外侧臂悬吊式双层遮阳伞》、专利号为ZL02204156.7(公开号为 CN2532721Y)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遮阳伞》,就公开了工作原理相近的斜吊式 遮阳伞。而对于直撑式和斜吊式合二为一的新型遮阳伞,因伞架的中心伞杆与立柱不 能连为一体,而需要与设置在立柱之上且能将伞架吊起的横杆发生连接,如何使遮阳 伞处于直撑式状态下的伞架能相对立柱和横杆固定不动,从而防止随风摇晃,而在遮 阳伞变换至斜吊式状态时,伞架又能自由转换角度而调整到斜吊式遮阳伞所需的位 置,就成为一个待于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直吊两用 遮阳伞的伞架定位装置,该伞架定位装置使遮阳伞处于直撑式状态下,其伞架能相对横杆固定不动,而遮阳伞处于斜吊式状态下,伞架又能相对横杆自由调整角度。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釆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直吊两用遮阳伞的伞 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开有滑槽的横杆、嵌设在横杆的滑槽内且可沿横杆滑 动的滑块、转向片和位于横杆顶端的伞架的中心伞杆,其中,所述的转向片一端铰接 在横杆顶端上,另一端则固定在所述伞架的中心伞杆上,所述横杆内还设置有 一端铰接在横杆内侧壁且另一端朝下而可接触到所述滑块的拨杆、 一端铰接在拨杆中部且 另一端朝向转向片设置的拉杆、竖直部分端部固定在拉杆另一端的L型限位块,并且, 所述转向片上对应L型限位块横向部分的端部的位置开有嵌槽,而所述横杆内在与所述 L型限位块横向部分的端部相对的位置开有凹槽, 一弹簧容纳在该凹槽内且端部与所述 L型限位块弯折部相抵。由于横杆通常采用带有滑槽的型材,这样,在一个侧壁较薄的型材内开设供弹簧 容纳的凹槽比较麻烦,因此,可以在所述的横杆内位于拉杆顶部的位置设置有一固定 架,所述的凹槽就开设在该固定架上,这样,就轻易的实现了凹槽的设置。为防止弹簧的一端滑脱出L型限位块的弯折部之外,所述L型限位块在其弯折部外 表面上可以向侧向凸出有限位槽,所述弹簧的端部就抵在该限位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横杆内的一系列联动装置的设 置,当遮阳伞从直撑式变换到斜吊式使用状态时,滑块可以拨动拨杆,而拉动拉杆, 继而使L型限位块克服弹簧的预紧力而向拉杆方向移动,从而解除L型限位块的横向部 分在转向片上的卡扣,使固定在转向片上的伞架部件可以相对横杆自由调整角度,而 当遮阳伞从斜吊式变换到直撑式使用状态时,转向片会与伞架一起慢慢的相对横杆转 动,而调整到转向片上的嵌槽正好对准L型限位块的横向部分,这样,因弹簧的预紧力 而使L型限位块的横向部分重新卡入到转向片的嵌槽之中,从而将伞架相对横杆锁扣起 来,保证了伞架不会随风摇晃,非常适于实际应用;本技术的伞架定位装置结构 简单,锁扣操作简单、方便,部件动作灵敏,非常实用。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直吊两用遮阳伞处于直撑方式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部的剖视放大图(伞架的伞骨省略);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直吊两用遮阳伞从直撑式变换到斜吊式时的结构示意图4为图i中n部的剖视放大图(伞架的伞骨省略);图5为图4中滑块已经拨动拨杆的结构示意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直吊两用遮阳伞处于斜吊方式使用的结构示意图7为图6中m部的剖视放大图(伞架的伞骨省略)。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 图7所示,为一用于直吊两用遮阳伞的伞架定位装置,其中,该设置有所 述伞架定位装置的直吊两用遮阳伞包括立柱l、斜杆2、横杆3、转向片4、伞架5和可将伞架5撑开的摇把机构;其中,所述的伞架5包括固定在中心伞杆51上端的固定伞盘52、活动伞盘53和端部 铰接在固定伞盘52或活动伞盘53上的多根伞骨54;所述斜杆2两端分别铰接在立柱1的中部与横杆3的下部上;所述的转向片4一端铰接在横杆3顶端上,另一端则固定在伞架5的中心伞杆上51 , 也就是,横杆3的顶端通过转向片4而间接的与伞架5的中心伞杆51相铰接,使横杆3与 中心伞杆51两者可相对转动;所述横杆3上开有滑槽31,在该滑槽31内嵌设有一可沿横杆3滑动的滑块6,立柱l 的顶部就铰接在该滑块6上,而使立柱1顶部可相对横杆3沿横杆3的滑槽31滑动,并可 使横杆3相对立柱1以该立柱1的顶部为中心转动,从而通过立柱l、斜杆2、横杆3三者 的调整,来实现直吊两用遮阳伞中直撑式(如图1)和斜吊式(如图6)两种使用方式的切 换;为能更清楚的看到伞面内的部件和结构,附图l、附图3和附图6中的伞面表示成透明;而该用于直吊两用遮阳伞的伞架定位装置,是在横杆3内设置的 一端铰接在横杆 3内侧壁且另一端朝下而可接触到滑块6的拨杆7、 一端铰接在拨杆7中部且另一端朝向 转向片4设置的拉杆8、竖直部分91端部固定在拉杆8另一端的L型限位块9;并且,所述转向片4上对应L型限位块9横向部分92的端部的位置开有嵌槽41;所述的横杆3内位于拉杆8顶部的位置设置有一固定架32,该固定架32上对应L型 限位块9弯折部的位置开有凹槽32a, —弹簧10容纳在该凹槽32a内且端部与L型限位块9 弯折部相抵;为防止弹簧10的一端滑脱出L型限位块9的弯折部之外,所述L型限位块9在其弯折 部外表面上向侧向凸出有限位槽93,所述弹簧10的端部就抵在该限位槽93内。实际使用中,在直吊两用遮阳伞处于直撑式(如图l)使用状态时,如图1和图2所 示,伞架5的中心伞杆51与横杆3保持平行状态,此时,L型限位块9横向部分92的端部 嵌入到转向片4的嵌槽41内,使中心伞杆51锁扣在横杆3—侧而不能相对横杆3活动,从 而稳固整个伞架5而防止其随风摇晃;当直吊两用遮阳伞从直撑式(如图1)切换至斜吊式(如图6)时,如图3、图4和图5所 示,滑块6会沿着横杆3的滑槽31向横杆3的尾部滑动,在这过程当中,滑块6势必会拨 动到拨杆7,图4所示的情形正是滑块6刚好接触到拨杆7,当滑块6继续向横杆3的尾部 滑动,滑块6拨动到拨杆7而拉动拉杆8,使拉杆8向滑块6的同方向移动,继而使L型限 位块9克服弹簧10的预紧力而向拉杆8移动的方向移动,这样,L型限位块9的横向部分 92从转向片4的嵌槽41内脱离出来,L型限位块9即解除了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直吊两用遮阳伞的伞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开有滑槽(31)的横杆(3)、嵌设在横杆(3)的滑槽(31)内且可沿横杆(3)滑动的滑块(6)、转向片(4)和位于横杆(3)顶端的伞架(5)的中心伞杆(51),其中,所述的转向片(4)一端铰接在横杆(3)顶端上,另一端则固定在所述伞架(5)的中心伞杆(51)上,所述横杆(3)内还设置有:一端铰接在横杆(3)内侧壁且另一端朝下而可接触到所述滑块(6)的拨杆(7)、一端铰接在拨杆(7)中部且另一端朝向转向片(4)设置的拉杆(8)、竖直部分(91)端部固定在拉杆(8)另一端的L型限位块(9),并且,所述转向片(4)上对应L型限位块(9)横向部分(92)的端部的位置开有嵌槽(41),而所述横杆(3)内在与所述L型限位块(9)横向部分(92)的端部相对的位置开有凹槽(32a),一弹簧(10)容纳在该凹槽(32a)内且端部与所述L型限位块(9)弯折部相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狄能
申请(专利权)人:赵立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