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伟宏专利>正文

相机脚架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595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相机脚架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包括旋转云台、第一杆体、第二杆体、连结装置及数根脚架;该旋转云台与该第一杆体连结,该第一杆体是容置于该第二杆体内,该第一杆体在该第二杆体内滑移,该第二杆体底端与该连结装置连结,该连结装置上枢接该脚架:借由该连结装置加强该脚架的稳定度,避免相机产生晃动,使相机能拍出高品质的照片,并使用便利。(*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相机脚架固定结构,尤指一种可加强相机与脚架的稳定度,避免相机产生晃动的相机脚架固定结构,进而使相机能拍出高品质的照片,更可达到使用者在使用上的便利性。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公知相机脚架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包括一云台10,该云台10设有一云台座11,该云台座11可锁固一相机(图略),该云台座11可与一第一杆体12螺接,该第一杆体12容置于一第二杆体13内,该第二杆体13为中空状,该第一杆体12并可在该第二杆体13内滑移,该第二杆体13两端设有开口131,该第二杆体13底端开口131可与一连结装置14螺接,该连结装置14上设有一凸缘16,该凸缘16上设有螺纹可与该第二杆体13底端开口131处的螺纹连接,该连结装置14上枢接数根脚架15,该数根脚架15展开后即形成一底座。该连结装置14只由该凸缘16上设有螺纹可与该第二杆体13底端开口131处的螺纹连接,而螺纹中间处均有缝隙产生,容易使该第二杆体13产生晃动,进而造成该云台10上的相机晃动,导致相机拍出的照片模糊不清,影响照片品质。又,该数根脚架15无法收置于该第二杆体13,导致该数根脚架15弯折后收藏极为不易,且该连结装置14因无一固定底座,造成稳定性不良,容易导致相机晃动。由上可知,上述公知的相机脚架固定结构,在实际安装或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点,而有待加以改善。于是,本设计人有感于上述缺点,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实际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点的本技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架固定结构,尤指一种可加强相机与脚架的稳定度,避免相机产生晃动的相机脚架固定结构,进而使相机能拍出高品质的照片,更可达到使用者在使用上的便利性。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相机脚架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包括一旋转云台、一第一杆体、一第二杆体、一连结装置及数根脚架,该旋转云台与该第一杆体连结,该第一杆体容置于该第二杆体内,该第一杆体并可在该第二杆体内滑移,该第二杆体底端与该连结装置连结,该连结装置上并枢接该脚架,借由该连结装置加强该脚架的稳定度,避免相机产生晃动,使相机能拍出高品质的照片。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然而,所附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其中图1为公知脚架固定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4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以及图6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剖视图。请参阅图2、图3、图4、图5及图6所示,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相机脚架固定结构,尤指一种可加强相机与脚架的稳定度,避免相机产生晃动的相机脚架固定结构,其包括一旋转云台20、一第一杆体30(如图5所示)、一第二杆体40、一连结装置50及数根脚架60所组成。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该旋转云台20为-云台座21、一接合装置22、一第一调整装置23、一第二调整装置24、一扣环25及一扣带26等构件所构成。该第一杆体30顶端与该旋转云台20底部连结(如图5所示),该第二杆体40为中空状,该第一杆体30容置于该第二杆体40内(如图4所示),该第二杆体40两端设有开口,方便该第一杆体30穿设于该第二杆体40内,该第一杆体30并可在该第二杆体40内滑移;由于上述的结构皆与公知技术相同,故有关其结构及详细连结关系在此即不再予以赘述。请续参阅图2至图6所示,本技术中,连结装置50包括有一第一支撑夹套51,该第一支撑夹套51上设有一孔槽511,该孔槽511可供一隔离环52穿出,该孔槽511外缘设有数个螺孔512,该螺孔512可供数个螺丝53a,并配合数个弹簧垫圈536螺接于该第二支撑夹套53上,该第一支撑夹套51底部形成数个缺槽513,该缺槽513可卡固该数根脚架60的凹陷部61(如图5所示)。该隔离环52为中空状,该隔离环52两端设有开口521,该开口521可供该第二杆体40穿设,该隔离环52中心处形成一外缘522,该外缘522可卡固该第一支撑夹套51底部,该隔离环52可隔离该第一支撑夹套51在该第二杆体40上滑移时所产生的磨损(如图4及图6所示)。该第二支撑夹套53外缘处设有数个枢接部531,该枢接部531可枢接该脚架60前端形成的枢轴62(如图2所示),该第二支撑夹套53下缘处设有第一螺纹533,该第一螺纹533可与一管塞底座54的第二螺纹542螺接,该第二支撑夹套53顶面设有数个螺孔532,该螺孔532可供该螺丝53a螺接,螺接后该第一支撑夹套51郎可与该第二支撑夹套53连结,并使该第一支撑夹套51与该第二支撑夹套53在该第二杆体40上滑移(如图4及图6所示)。该第二支撑夹套53的枢接部531下方可螺接该管塞底座54,该管塞底座54上设有一柱体541,该柱体541可供该第二杆体40套设,该管塞底座54内缘设有第二螺纹542,该第二螺纹542并可与该第二支撑夹套53下缘处的第一螺纹533螺接,以加强整体的稳定度,该管塞底座54上设有数个U形槽543及一扣合单元545,该U形槽543方便收置该脚架60(如图3所示),该扣合单元545可扣合连结一C型环544,(如图5所示),该C型环544并可增加其稳定度,该脚架60底端可连结数个脚垫63,该脚垫63为软性橡胶所制,该脚垫63可增加该脚架60的稳定性,避免整体晃动。本技术借由连结装置50加强该脚架60的稳定度,,改良公知连结装置的只由凸缘螺合杆体底端开口,容易有缝隙产生,并因缝隙而容易产生整体晃动,进而影响相机拍出的照片模糊不清,影响照片品质,所以,本技术实为不可多得的技术产品。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即拘限本技术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或直接或间接运用于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皆包含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相机脚架固定结构,包括一旋转云台,一第一杆体,其顶端与该旋转云台底部连结,其特征是还包括一第二杆体,其为中空状,两端设有开口,该第一杆体容置于该第二杆体内;一连结装置,其套接在第二杆体上,其由第一支撑夹套、第二支撑夹套及管塞底座组成,该第一支撑夹套与该第二支撑夹套连结,该第二支撑夹套设有数个枢接部,该管塞底座上设有一柱体,该柱体与该第二杆体底端开口插接;及数根脚架,其一端形成枢轴与该第二支撑夹套的枢接部枢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脚架固定结构,其特征是连结装置的第一支撑夹套上设有数个螺孔,供数个螺丝并配合数个弹簧垫圈通过该螺孔螺接于第二支撑夹套,并在第二杆体上滑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脚架固定结构,其特征是连结装置的第一支撑夹套内缘设有一孔槽,一隔离环插接在第一支撑套的孔槽内,该隔离环为中空状,两端设有开口其套接在该第二杆体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脚架固定结构,其特征是连结装置的管塞底座上设有数个U形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脚架固定结构,其特征是连结装置的第二支撑夹套下缘处设有第一螺纹,与一管塞底座的第二螺纹螺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脚架固定结构,其特征是管塞底座上设有扣合单元,并与一C型环扣合。7.如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相机脚架固定结构,包括:一旋转云台,一第一杆体,其顶端与该旋转云台底部连结,其特征是还包括:一第二杆体,其为中空状,两端设有开口,该第一杆体容置于该第二杆体内;一连结装置,其套接在第二杆体上,其由第一支撑夹套、第二支撑夹套及管塞底座组成,该第一支撑夹套与该第二支撑夹套连结,该第二支撑夹套设有数个枢接部,该管塞底座上设有一柱体,该柱体与该第二杆体底端开口插接;及数根脚架,其一端形成枢轴与该第二支撑夹套的枢接部枢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伟宏
申请(专利权)人:沈伟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