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57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1:1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磨刀器,属于刀具打磨设备领域,包括支架和刀座,刀座与支架连接,刀座上分别转动地设有第一磨轮和第二磨轮,与第一磨轮同轴设置有第一磨片,与第二磨轮同轴设有第二磨片,第一磨轮与第二磨轮在其轴线方向部分重叠,第一磨片与第二磨片在其轴线方向部分重叠;刀座上设有开口槽,第一磨轮与第二磨轮的重叠处和第一磨片与第二磨片的重叠处分别位于开口槽内,开口槽的槽底呈波浪形结构。本方案中,将刀具的刀刃放在重叠处来回抽动,进而进行打磨,可以在第一磨片与第二磨片的重叠处的圆周面进行粗磨削,通过第一磨轮与第二磨轮重叠处的圆周面进行精磨削,打磨抛光,一次性打磨完毕,使其操作简单便捷。

A knife sharpe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刀器
本技术涉及厨房刀具打磨设备
,特别涉及磨刀器。
技术介绍
目前,刀具是厨房活动中使用很频繁的工具,频繁的使用容易造成刀具变钝,切割费力,需要对刀具进行磨砺,使其锋利。相关技术中使用的油石、磨刀棒、电动磨刀器及其他多种样式的磨刀器,但一般都需要先将刀具在粗磨石上粗磨削,然后再进行精磨抛光,操作繁琐,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磨刀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供了一种磨刀器;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磨刀器包括;支架;和刀座,所述刀座与所述支架连接,且所述刀座上分别转动地设置有第一磨轮和第二磨轮,与所述第一磨轮同轴设置有第一磨片,与所述第二磨轮同轴设置有第二磨片,所述第一磨轮与所述第二磨轮在其轴线方向部分重叠,所述第一磨片与所述第二磨片在其轴线方向部分重叠;所述刀座上设置有开口槽,所述第一磨轮与第二磨轮的重叠处和所述第一磨片与所述第二磨片的重叠处分别位于所述开口槽内,且所述开口槽的槽底呈波浪形结构。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孔相对应的插接柱,以使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接。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一端设置有扶手柱。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呈圆柱体状,且圆柱体状的所述支架沿着水平方向设置。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用于将所述磨刀器挂在墙体上。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挂钩呈U型。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开口槽为V型槽。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刀座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磨轮与第二磨轮之间的轴距小于所述第一磨轮或第二磨轮的直径,且所述第一磨轮与第二磨轮的直径相等。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刀座上分别转动地设置有第一磨轮和第二磨轮,与所述第一磨轮同轴设置有第一磨片,与所述第二磨轮同轴设置有第二磨片,所述第一磨轮与所述第二磨轮在其轴线方向部分重叠,所述第一磨片与所述第二磨片在其轴线方向部分重叠,进行磨刀时,将刀具的刀刃在重叠处来回抽动,进而进行打磨,可以在第一磨片与第二磨片的重叠处的圆周面进行粗磨削,通过第一磨轮与第二磨轮重叠处的圆周面进行精磨削,打磨抛光,一次性快速将刀刃打磨锋利,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将刀刃拿到粗磨石进行粗磨,然后再用细磨砂进行精磨,使其操作简单便捷,另外,波浪形结构避免了刀刃触碰至开口槽的槽底导致对刀刃的损伤,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磨刀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磨刀器的局部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磨刀器的局部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支架;11-第一壳体;12-定位柱;13-连接孔;14-扶手柱;15-挂钩;20-刀座;21-开口槽;22-波浪形结构;23-第一磨轮;24-第二磨轮;25-第一磨片;26-第二磨片;27-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技术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各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技术”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技术,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技术或技术构思。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磨刀器;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磨刀器包括;支架10;和刀座20,所述刀座20与所述支架10连接,且所述刀座20上分别转动地设置有第一磨轮23和第二磨轮24,与所述第一磨轮23同轴设置有第一磨片25,与所述第二磨轮24同轴设置有第二磨片26,所述第一磨轮23与所述第二磨轮24在其轴线方向部分重叠,所述第一磨片25与所述第二磨片26在其轴线方向部分重叠;所述刀座20上设置有开口槽21,所述第一磨轮23与第二磨轮24的重叠处和所述第一磨片25与所述第二磨片26的重叠处分别位于所述开口槽21内,且所述开口槽21的槽底呈波浪形结构22。使用时,将刀具的刀刃在重叠处来回抽动,进而进行打磨,可以在第一磨片25与第二磨片26的重叠处的圆周面进行粗磨削,磨片可以采用粗磨石制成,或者其它材料制成,能够对刀具进行粗磨削,通过第一磨轮23与第二磨轮24重叠处的圆周面进行精磨削,打磨抛光,磨轮可以采用细磨石制成,或者其它材料制成,能够对刀具进行精磨削,一次性快速将刀刃打磨锋利,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将刀刃拿到粗磨石进行粗磨,然后再用细磨砂进行精磨,使其操作简单便捷,另外,波浪形结构22避免了刀刃触碰至开口槽21的槽底导致对刀刃的损伤,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支架10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11上设置有定位柱12,所述定位柱12上设置有连接孔13,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孔13相对应的插接柱,以使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磨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架;和刀座,所述刀座与所述支架连接,且所述刀座上分别转动地设置有第一磨轮和第二磨轮,与所述第一磨轮同轴设置有第一磨片,与所述第二磨轮同轴设置有第二磨片,所述第一磨轮与所述第二磨轮在其轴线方向部分重叠,所述第一磨片与所述第二磨片在其轴线方向部分重叠;所述刀座上设置有开口槽,所述第一磨轮与第二磨轮的重叠处和所述第一磨片与所述第二磨片的重叠处分别位于所述开口槽内,且所述开口槽的槽底呈波浪形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和刀座,所述刀座与所述支架连接,且所述刀座上分别转动地设置有第一磨轮和第二磨轮,与所述第一磨轮同轴设置有第一磨片,与所述第二磨轮同轴设置有第二磨片,所述第一磨轮与所述第二磨轮在其轴线方向部分重叠,所述第一磨片与所述第二磨片在其轴线方向部分重叠;所述刀座上设置有开口槽,所述第一磨轮与第二磨轮的重叠处和所述第一磨片与所述第二磨片的重叠处分别位于所述开口槽内,且所述开口槽的槽底呈波浪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孔相对应的插接柱,以使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的一端设置有扶手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林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阳宝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