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臭氧联合生物滤池处理有机废气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气处理的
,具体涉及臭氧联合生物滤池处理有机废气的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环境空气污染状况日益突出,大范围出现雾霾等重污染现象的频次日益增多。臭氧和PM2.5已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元凶”、“主犯”,而VOCs(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则是臭氧和PM2.5等细粒子生成的共同前体物。VOCs具有低浓度、高毒性的特征,被称为“影子杀手”。因此,含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有机废气治理研究,也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大的关注。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治理技术包括燃烧法、掩蔽剂法、吸收法、吸附法、光分解法和生物法等,燃烧法在燃烧时添加催化物质进行燃烧,生成简单无机物,运行管理复杂,适用气体种类有限;掩蔽剂法是通过在臭气源构筑物或设施周围喷洒某些药剂来掩蔽恶臭的感官气味,恶臭本身并未去除;光分解法和生物法去除效率都较低,不能够彻底解决恶臭,难以达标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臭氧联合生物滤池处理有机废气的 ...
【技术保护点】
1.臭氧联合生物滤池处理有机废气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滤池(1),所述的滤池(1)上设置有处理罐(2),所述的滤池(1)内填充有水,处理罐(2)上端和下端开口,处理罐(2)下端开口插入滤池(1)内的水平面以下,使得处理罐(2)下端与外部空气隔绝,所述的处理罐(2)下部插入有机废气充入管(3),所述的有机废气充入管(3)位于滤池(1)的水面以上,有机废气充入管(3)位于处理罐(2)内的部分开设有若干个开口向上的有机废气喷口(31),所述的有机废气充入管(3)位于处理罐(2)外的部分接入一臭氧输入管(32),所述的臭氧输入管(32)能向有机废气充入管(3)内输入臭氧,所述的处理 ...
【技术特征摘要】
1.臭氧联合生物滤池处理有机废气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滤池(1),所述的滤池(1)上设置有处理罐(2),所述的滤池(1)内填充有水,处理罐(2)上端和下端开口,处理罐(2)下端开口插入滤池(1)内的水平面以下,使得处理罐(2)下端与外部空气隔绝,所述的处理罐(2)下部插入有机废气充入管(3),所述的有机废气充入管(3)位于滤池(1)的水面以上,有机废气充入管(3)位于处理罐(2)内的部分开设有若干个开口向上的有机废气喷口(31),所述的有机废气充入管(3)位于处理罐(2)外的部分接入一臭氧输入管(32),所述的臭氧输入管(32)能向有机废气充入管(3)内输入臭氧,所述的处理罐(2)内在有机废气喷口(31)的上部设置有下废气处理部(4)和上废气处理部(5),所述的下废气处理部(4)包括下多孔底板(41)和微粒层(42),所述的下多孔底板(41)水平固定在处理罐(2)中部,位于有机废气充入管(3)上部,所述的微粒层(42)堆放于下多孔底板(41)上,有机废气能从下多孔底板(41)透入微粒层(42)中,并在微粒层(42)的间隙中摩擦、旋转,从而使有机废气中的臭氧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充分接触,所述的上废气处理部(5)包括上多孔底板(51),所述的上多孔底板(51)水平固定在处理罐(2)上部,处理罐(2)上表面通过一竖直隔板(57)分隔为有氧废气生物处理部(52)和无氧废气生物处理部(53),所述的竖直隔板(57)底部开设隔板通槽(58),有氧废气生物处理部(52)和无氧废气生物处理部(53)通过隔板通槽(58)连通,隔板通槽(58)内堵塞有透水棉,所述的上多孔底板(51)下表面设置有一遮挡板(54),所述的遮挡板(54)与一挡板转轴(55)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挡板转轴(55)另一端与一伸出至处理罐(2)外的调节旋钮(56)连接,所述的调节旋钮(56)能旋动挡板转轴(55),挡板转轴(55)能带动遮挡板(54)旋转,使遮挡板(54)在密封遮挡有氧废气生物处理部(52)下方的上多孔底板(51)和密封遮挡无氧废气生物处理部(53)下方的上多孔底板(51)间切换,所述的有氧废气生物处理部(52)内放置有培养了好氧微生物的填料,所述的无氧废气生物处理部(53)内由下至上依次叠放厌氧微生物层(53a)、兼氧微生物层(53b)和好氧微生物层(53c),当有机废气为无氧废气时,遮挡板(54)密封遮挡有氧废气生物处理部(52)下方的上多孔底板(51),当有机废气为有氧废气时,遮挡板(54)密封遮挡无氧废气生物处理部(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吴京,刘勇华,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