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廓减压式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288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廓减压式面罩,包括医用吸氧面罩,所述医用吸氧面罩的一侧设置有右侧面罩边,所述右侧面罩边的中间设置有右侧松紧带,所述右侧松紧带的一侧设置有棉线网套,所述棉线网套的另一侧设置有左侧松紧带,所述左侧松紧带的另一侧设置有左侧面罩边,所述左侧松紧带和右侧松紧带的两端均设置有皮筋,所述医用吸氧面罩的外表面安装有单向呼气活瓣,所述单向呼气活瓣的内部设置有透气孔,所述医用吸氧面罩一侧的下端设置有接头,所述万向输氧接头的下端设置有输氧管,所述棉线网套一侧的中间设置有耳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医用面罩固定松紧带造成长时间压迫的问题。

A kind of auricle decompression mas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廓减压式面罩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耳廓减压式面罩。
技术介绍
吸氧面罩是临床常见医用耗材,是一种佩戴在患者口鼻部用于连接氧源对患者进行输氧的装置。临床上用到医用吸氧面罩除了危重病人外,还包括了一些病情较轻的病人,如需要做雾化的患者,以及一些需要补氧的孕妇等。但是,现有吸氧面罩大多采用的是由扣合在人体鼻嘴上的面罩、连接在面罩上的输氧接头及固定在面罩上的头带组成。采用扣合在人体鼻嘴上的面罩的吸氧面罩能够为吸氧病人提供更充足的氧气吸入量,被广泛应用。面罩吸氧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氧疗方式,面罩吸氧的供氧量相对来说比较大,对呼吸困难严重的患者适用面罩的佩戴方式为固定松紧带沿两侧耳廓上方根部向后绕于头部,这样一来固定松紧带对耳廓上方根部的皮肤会造成长时间压迫,因此,长时间面罩吸氧的患者,耳廓上方根部很容易出现勒痕甚至皮肤破损,不少患者由于感觉疼痛,而降低使用的依从性,进而影响面罩吸氧的效果,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耳廓减压式面罩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廓减压式面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廓减压式面罩,包括医用吸氧面罩,所述医用吸氧面罩的一侧设置有右侧面罩边,所述右侧面罩边的中间设置有右侧松紧带,所述右侧松紧带的一侧设置有棉线网套,所述棉线网套的另一侧设置有左侧松紧带,所述左侧松紧带的另一侧设置有左侧面罩边,所述左侧松紧带和右侧松紧带的两端均设置有皮筋,所述医用吸氧面罩的外表面安装有单向呼气活瓣,所述单向呼气活瓣的内部设置有透气孔,所述医用吸氧面罩一侧的下端设置有接头,所述接头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输氧接头,所述万向输氧接头的下端设置有输氧管,所述棉线网套一侧的中间设置有耳廓。优选的,所述医用吸氧面罩、右侧面罩边和左侧面罩边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接头与医用吸氧面罩设置为一体结构。优选的,所述右侧面罩边和左侧面罩边的中间均设置有洞眼,且洞眼设置有两个,且洞眼的两侧均设置有皮筋,所述右侧松紧带和左侧松紧带通过洞眼与皮筋连接,所述皮筋穿过医用吸氧面罩与棉线网套连接,所述皮筋的两侧均设置有十厘米。优选的,所述接头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万向输氧接头与接头螺纹连接,所述接头设置为中空结构。优选的,所述单向呼气活瓣与医用吸氧面罩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透气孔设置有七个。优选的,所述棉线网套的一侧与耳廓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技术通过棉线网套的设置,该改良面罩取材方便,制作简单,经济便携,可操作性强。2.该技术通过单向呼气活瓣的设置,容许呼气,但是吸气时空气不容易进入,故可以提高吸氧率。3.该技术通过皮筋的设置,改良式面罩固定带能有效避免面罩脱落,使用期间可将面罩向上置于额头处便于口鼻腔吸痰;能有效防止患者耳根部皮肤受损,提高患者佩戴的舒适度,保证面罩吸氧的效果,有效预防了皮肤受压,增加了患者舒适度,提升了患者使用依从性,保证了面罩吸氧的疗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耳廓减压式面罩的整体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医用吸氧面罩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棉线网套的整体示意图。图中:1、医用吸氧面罩;2、右侧松紧带;3、棉线网套;4、右侧面罩边;5、接头;6、万向输氧接头;7、输氧管;8、透气孔;9、单向呼气活瓣;10、左侧面罩边;11、耳廓;12、左侧松紧带;13、皮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耳廓减压式面罩,包括医用吸氧面罩1,医用吸氧面罩1的一侧设置有右侧面罩边4,右侧面罩边4的中间设置有右侧松紧带2,右侧松紧带2的一侧设置有棉线网套3,棉线网套3的另一侧设置有左侧松紧带12,左侧松紧带12的另一侧设置有左侧面罩边10,左侧松紧带12和右侧松紧带2的两端均设置有皮筋13,医用吸氧面罩1的外表面安装有单向呼气活瓣9,单向呼气活瓣9的内部设置有透气孔8,医用吸氧面罩1一侧的下端设置有接头5,接头5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输氧接头6,万向输氧接头6的下端设置有输氧管7,棉线网套3一侧的中间设置有耳廓11。进一步,医用吸氧面罩1、右侧面罩边4和左侧面罩边10设置为一体结构,接头5与医用吸氧面罩1设置为一体结构,在输氧管7与医用吸氧面罩1输送氧气的时候保证输送过程的稳定性。进一步,右侧面罩边4和左侧面罩边10的中间均设置有洞眼,且洞眼设置有两个,能有效避免面罩脱落,且洞眼的两侧均设置有皮筋13,右侧松紧带2和左侧松紧带12通过洞眼与皮筋13连接,皮筋13穿过医用吸氧面罩1与棉线网套3连接,皮筋13的两侧均设置有十厘米。进一步,接头5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万向输氧接头6与接头5螺纹连接,接头5设置为中空结构。进一步,单向呼气活瓣9与医用吸氧面罩1设置为一体结构,透气孔8设置有七个,容许呼气,使得吸气时空气不容易进入,故可以提高吸氧率。进一步,棉线网套3的一侧与耳廓11贴合,环绕头顶,侧颜,及下颌,并妥善固定,提高患者佩戴的舒适度,保证面罩吸氧的效果,有效预防了皮肤受压,增加了患者舒适度,提升了患者使用依从性。工作原理:使用时,护士将医用吸氧面罩1拿出,减去医用吸氧面罩1固定左侧松紧带12和右侧松紧带2中间部分,一头穿过医用吸氧面罩1两侧的右侧面罩边4和左侧面罩边10上的小孔固定,另一头分别固定于棉线网套3一端的两侧,将输氧管7通过万向输氧接头6和接头5连入医用吸氧面罩1上,将医用吸氧面罩1带上患者脸部,在通过棉线网套3套入患者头部,将棉线网套3从患者面部向后至耳廓11处,环绕头顶,侧颜,及下颌,并妥善固定,继而开始对患者输送氧气,提高患者佩戴的舒适度,有效预防了皮肤受压,结束输氧后,把棉线网套3从患者头部摘下,拔下输氧管7,再把医用吸氧面罩1清洁干净后之后存放起来,以便下次使用,从而提升了患者使用依从性,保证了面罩吸氧的疗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廓减压式面罩,包括医用吸氧面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吸氧面罩(1)的一侧设置有右侧面罩边(4),所述右侧面罩边(4)的中间设置有右侧松紧带(2),所述右侧松紧带(2)的一侧设置有棉线网套(3),所述棉线网套(3)的另一侧设置有左侧松紧带(12),所述左侧松紧带(12)的另一侧设置有左侧面罩边(10),所述左侧松紧带(12)和右侧松紧带(2)的两端均设置有皮筋(13),所述医用吸氧面罩(1)的外表面安装有单向呼气活瓣(9),所述单向呼气活瓣(9)的内部设置有透气孔(8),所述医用吸氧面罩(1)一侧的下端设置有接头(5),所述接头(5)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输氧接头(6),所述万向输氧接头(6)的下端设置有输氧管(7),所述棉线网套(3)一侧的中间设置有耳廓(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廓减压式面罩,包括医用吸氧面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吸氧面罩(1)的一侧设置有右侧面罩边(4),所述右侧面罩边(4)的中间设置有右侧松紧带(2),所述右侧松紧带(2)的一侧设置有棉线网套(3),所述棉线网套(3)的另一侧设置有左侧松紧带(12),所述左侧松紧带(12)的另一侧设置有左侧面罩边(10),所述左侧松紧带(12)和右侧松紧带(2)的两端均设置有皮筋(13),所述医用吸氧面罩(1)的外表面安装有单向呼气活瓣(9),所述单向呼气活瓣(9)的内部设置有透气孔(8),所述医用吸氧面罩(1)一侧的下端设置有接头(5),所述接头(5)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输氧接头(6),所述万向输氧接头(6)的下端设置有输氧管(7),所述棉线网套(3)一侧的中间设置有耳廓(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廓减压式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吸氧面罩(1)、右侧面罩边(4)和左侧面罩边(10)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接头(5)与医用吸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燕钟浩唐兰芳
申请(专利权)人:宜都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