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仁辉专利>正文

一种感染科用消毒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27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感染科用消毒箱,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消毒箱体、废液回收箱和箱盖,消毒箱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废液回收箱,消毒箱体的上端活动设置有箱盖;设有废液回收箱、连接管、第一阀门、烘干机、烘干管和烘干孔,使得不需要转移器械即可完成先煮沸消毒然后再烘干的过程,从而避免的使手或者其他工具触碰到医疗器械,从而使本来消毒完成的医疗器械再一次被污染,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感染病交叉感染的概率;且在转移过程中,工作人员很容易被烫伤或者被医疗器械划破皮肤,从而增加了工作人员感染疾病的概率;设有固定方管、连接板、提手和放置盒,使得不需要与其他物体接触,便于将烘干完成的医疗器械取出,避免医疗器械被污染。

A disinfection box for infection depar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染科用消毒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感染科用消毒箱,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使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消毒供应室清洁问题受到更多的关注。以往因重复使用医疗器械而产生的医院感染,为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与伤害,若未及时发现并及时治疗,甚至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为了杜绝发生医院感染,使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室中进行清洁消毒,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是确保患者治疗效果与医疗器械完全使用的关键。尤其在感染科内,医疗器械需要经过严格的消毒,才能使用,在现有的消毒箱对器械进行消毒时,一般进行先煮沸消毒,然后进行烘干处理,在消毒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将器械从煮沸流程转移到烘干流程中,从而不可避免的使手或者其他工具触碰到医疗器械,从而使本来消毒完成的医疗器械再一次被污染,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感染病交叉感染的概率;且在转移过程中,工作人员很容易被烫伤或者被医疗器械划破皮肤,从而增加了医疗患者感染疾病的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感染科用消毒箱,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消毒箱对器械进行消毒时,手或者其他工具触碰到医疗器械,使本来消毒完成的医疗器械再一次被污染,提高了感染病交叉感染的概率;且在转移过程中,工作人员很容易被烫伤或者被医疗器械划破皮肤,从而增加了医疗患者感染疾病的概率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感染科用消毒箱,包括消毒箱体、废液回收箱和箱盖,所述消毒箱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废液回收箱,所述消毒箱体的上端活动设置有所述箱盖;所述消毒箱体底部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方管,所述固定方管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端部向外延伸与所述消毒箱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固定方管内活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提手,所述连接板的四个棱角处均固定焊接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的底部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消毒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上表面的所述消毒箱体的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电加热片,所述第一空腔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均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消毒箱体和所述废液回收箱相连通;所述废液回收箱的一侧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箱盖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一侧设置有烘干机,所述烘干机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烘干管,所述箱盖的内部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烘干管贯穿所述箱盖与所述第三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三空腔的下表面设置有烘干孔。进一步而言,所述隔离板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方管对应的侧面的中央位置。进一步而言,所述放置盒的边缘为弧形结构,且所述放置盒设置在对应的两个所述隔离板形成的槽体内。进一步而言,所述消毒箱体上端的外壁和所述箱盖下端的内壁均设置有螺纹,且所述消毒箱体通过所述螺纹与所述箱盖活动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提手的外表面包敷有隔热棉。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阀门为电磁阀。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有隔离板、放置盒,使得可以同时分类进行不同种类的医疗器械隔离消毒,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且提高了消毒效率;设有废液回收箱、连接管、第一阀门、烘干机、烘干管和烘干孔,使得不需要转移器械即可完成先煮沸消毒然后再烘干的过程,从而避免的使手或者其他工具触碰到医疗器械,从而使本来消毒完成的医疗器械再一次被污染,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感染病交叉感染的概率;且在转移过程中,工作人员很容易被烫伤或者被医疗器械划破皮肤,从而增加了工作人员感染疾病的概率;设有固定方管、连接板、提手和放置盒,使得不需要与其他物体接触,便于将烘干完成的医疗器械取出,避免医疗器械被污染。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消毒箱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放置盒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放置盒俯视图。图中标号:1、消毒箱体;101、第一空腔;102、第二空腔;2、废液回收箱;3、箱盖;301、第三空腔;4、固定方管;5、隔离板;6、连接板;7、提手;8、放置盒;9、圆形通孔;10、电加热片;11、连接管;12、第一阀门;13、出液管;14、第二阀门;15、把手;16、烘干机;17、烘干管;18、烘干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感染科用消毒箱,包括消毒箱体1、废液回收箱2和箱盖3,消毒箱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废液回收箱2,消毒箱体1的上端活动设置有箱盖3;消毒箱体1底部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方管4,固定方管4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隔离板5,隔离板5的端部向外延伸与消毒箱体1的内壁相连接,固定方管4内活动设置有连接板6,连接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提手7,连接板6的四个棱角处均固定焊接有放置盒8,放置盒8的底部设置有圆形通孔9;消毒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空腔101,第一空腔101上表面的消毒箱体1的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电加热片10,第一空腔10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空腔102,第二空腔102内均设置有连接管11,连接管11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第一阀门12,连接管11的两端分别与消毒箱体1和废液回收箱2相连通;废液回收箱2的一侧设置有出液管13,出液管13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阀门14;箱盖3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15,,把手15的一侧设置有烘干机16,烘干机1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烘干管17,箱盖3的内部设置有第三空腔301,烘干管17贯穿箱盖3与第三空腔301相连通,第三空腔301的下表面设置有烘干孔18。隔离板5分别位于固定方管4对应的侧面的中央位置,放置盒8的边缘为弧形结构,且放置盒8设置在对应的两个隔离板5形成的槽体内,消毒箱体1上端的外壁和箱盖3下端的内壁均设置有螺纹,且消毒箱体1通过螺纹与箱盖3活动连接,提手7的外表面包敷有隔热棉,防止取出时被高温烫伤,第一阀门12为电磁阀。本技术工作原理:具体使用时,将待消毒的医疗器械分类放置在连接板6四个棱角处设置的放置盒8内,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且提高了消毒效率,然后将连接板6插入方管内,使放置盒8刚好落入对应两个隔离板5形成的槽体内,然后向消毒箱体1内倒入适量的水,盖上箱盖3并旋紧,接通电源,电加热片10加热,从而将消毒箱体1内的水煮沸,从而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消毒完成后,控制第一阀门12打开,从而使消毒箱体1内的水进入到废液回收箱2内,需要清空废液回收箱2内的废水时,只需要打开第二阀门14将废水排出到指定容器内即可,然后启动烘干机16,烘干机16产生的热风通过烘干管17进入到第三空腔301内,最终由烘干孔18排出,从而对医疗器械进行烘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染科用消毒箱,包括消毒箱体(1)、废液回收箱(2)和箱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箱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废液回收箱(2),所述消毒箱体(1)的上端活动设置有所述箱盖(3);/n所述消毒箱体(1)底部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方管(4),所述固定方管(4)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隔离板(5),所述隔离板(5)的端部向外延伸与所述消毒箱体(1)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固定方管(4)内活动设置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提手(7),所述连接板(6)的四个棱角处均固定焊接有放置盒(8),所述放置盒(8)的底部设置有圆形通孔(9);/n所述消毒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空腔(101),所述第一空腔(101)上表面的所述消毒箱体(1)的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电加热片(10),所述第一空腔(10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空腔(102),所述第二空腔(102)内均设置有连接管(11),所述连接管(11)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第一阀门(12),所述连接管(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消毒箱体(1)和所述废液回收箱(2)相连通;/n所述废液回收箱(2)的一侧设置有出液管(13),所述出液管(13)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阀门(14);/n所述箱盖(3)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15),所述把手(15)的一侧设置有烘干机(16),所述烘干机(1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烘干管(17),所述箱盖(3)的内部设置有第三空腔(301),所述烘干管(17)贯穿所述箱盖(3)与所述第三空腔(301)相连通,所述第三空腔(301)的下表面设置有烘干孔(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染科用消毒箱,包括消毒箱体(1)、废液回收箱(2)和箱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箱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废液回收箱(2),所述消毒箱体(1)的上端活动设置有所述箱盖(3);
所述消毒箱体(1)底部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方管(4),所述固定方管(4)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隔离板(5),所述隔离板(5)的端部向外延伸与所述消毒箱体(1)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固定方管(4)内活动设置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提手(7),所述连接板(6)的四个棱角处均固定焊接有放置盒(8),所述放置盒(8)的底部设置有圆形通孔(9);
所述消毒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空腔(101),所述第一空腔(101)上表面的所述消毒箱体(1)的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电加热片(10),所述第一空腔(10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空腔(102),所述第二空腔(102)内均设置有连接管(11),所述连接管(11)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第一阀门(12),所述连接管(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消毒箱体(1)和所述废液回收箱(2)相连通;
所述废液回收箱(2)的一侧设置有出液管(13),所述出液管(13)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阀门(14);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仁辉冯元凤田锦友
申请(专利权)人:杨仁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