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产后锻炼盆底肌的康复塑形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产后锻炼盆底肌的康复塑形带。
技术介绍
盆底肌围绕在尿道、阴道和直肠开口的周围,支撑着盆腔和腹腔器官,还会协同作用于膀胱、肠和性功能;因此,盆底肌肉和性功能、排尿功能等都有密切联系。孕妇在产后,其盆底肌会有明显的松弛,需要后期加以锻炼才可促进其收紧,然后目前缺少较好的对于盆底肌锻炼的辅助设备,大多还是依赖人们自由活动锻炼,锻炼效果有限。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用于产后锻炼盆底肌的康复塑形带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穿戴方便、锻炼效果好的用于产后锻炼盆底肌的康复塑形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用于产后锻炼盆底肌的康复塑形带,包括:底束软板,所述底束软板的表面间隔开有若干个收纳槽,且所述底束软板的内部开有活动槽;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连接板、连接带、滑杆以及第一弹簧,且所述连接带嵌入于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所述连接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且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连接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产后锻炼盆底肌的康复塑形带,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束软板(1),所述底束软板(1)的表面间隔开有若干个收纳槽(11),且所述底束软板(1)的内部开有活动槽(12);/n牵引机构(2),所述牵引机构(2)包括连接板(21)、连接带(22)、滑杆(23)以及第一弹簧(24),且所述连接带(22)嵌入于所述活动槽(12)的内部;所述连接带(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23),且所述连接带(2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板(21);所述滑杆(23)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4),且所述第一弹簧(24)与所述活动槽(12)的内壁固定连接;/n施压机构(5),所述施压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产后锻炼盆底肌的康复塑形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束软板(1),所述底束软板(1)的表面间隔开有若干个收纳槽(11),且所述底束软板(1)的内部开有活动槽(12);
牵引机构(2),所述牵引机构(2)包括连接板(21)、连接带(22)、滑杆(23)以及第一弹簧(24),且所述连接带(22)嵌入于所述活动槽(12)的内部;所述连接带(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23),且所述连接带(2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板(21);所述滑杆(23)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4),且所述第一弹簧(24)与所述活动槽(12)的内壁固定连接;
施压机构(5),所述施压机构(5)包括顶杆(51)、限位机构(52)、外环体(53)以及活动板(54),且所述顶杆(51)平行置于所述收纳槽(11)的内部;所述顶杆(51)的底部与所述滑杆(23)的顶部之间部分重叠;所述顶杆(51)的中部设有所述外环体(53),且所述外环体(53)的侧壁对称设有所述活动板(54);所述顶杆(51)的两侧设有所述限位机构(52),且所述限位机构(52)包括限位板(521)、盒体(522)以及第二弹簧(523);所述活动板(54)与所述盒体(522)之间滑动连接,且所述活动板(54)伸入于所述盒体(522)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523)设于所述活动板(54)的顶部;所述盒体(522)的固定于所述限位板(521)的外壁,且所述盒体(522)与所述底束软板(1)固定连接;
手持机构(6),所述手持机构(6)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板(21);
第一固定机构(3),所述第一固定机构(3)对称设于所述底束软板(1)的一端侧壁;
第二固定机构(4),所述第二固定机构(4)对称设于所述底束软板(1)的另一端侧壁,且所述第一固定机构(3)与所述第二固定机构(4)相互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产后锻炼盆底肌的康复塑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51)为中部长方体、底部半圆柱体以及顶部半...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