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平山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9213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装置,包括一个粗隆间主钉及若干拉力螺钉,所述粗隆间主钉的钉体上设置有3—4个主钉孔,粗隆间主钉的钉尾端设有尾帽,所述拉力螺钉为3—4枚,所述粗隆间主钉由股骨大粗隆外侧斜向内下打入至小粗隆上方,至少3枚拉力螺钉由股骨近端经股骨颈打入股骨头,并穿过所述粗隆间主钉上的主钉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固定性能,能够减低内固定的力臂、分散内固定的受力,增强内固定的抗压及抗旋转性,显著降低内固定在股骨头内的切出率,能够协助患者早期下地,增加股骨颈骨折的愈合率及减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量产,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手术操作简单,患者花费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
,涉及一种新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领域的常见病、多发病,多以手术治疗为主,治疗不当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内固定治疗以多螺钉固定系统或钉板固定系统为主,两种固定方式各有优缺点,其适应症不同,治疗选择不同,但上述两种方式,内固定失效甚至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均较高,一直是骨科医师的治疗难题。现有股骨颈骨折的固定器械都是给予张力性及静力性加压,因为存在内固定的杠杆效应,内固定在股骨内的切出率较高,抗压及抗旋转能力差,由于病人以后会经常行走活动,且股骨颈部位要承受身体的大部分载荷,固定器械会经受各种受力载荷的交替作用,现有器械不能满足固定的稳定性和强度要求,易导致内固定松动、退钉、股骨颈短缩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有待骨科医师设计一种新型内固定装置,克服以上内固定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述,现有技术股骨颈骨折治疗中所存在的内固定易失效、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较高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具有较好的固定性能,能够减低内固定的力臂、分散内固定的受力,增强内固定的抗压及抗旋转力,显著降低内固定在股骨内的切出率,能够协助患者早期下地,减少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率及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提供一种新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装置,包括一个粗隆间主钉及若干拉力螺钉,所述粗隆间主钉的钉体上设置有3—4个主钉孔,粗隆间主钉的钉尾端设有尾帽,所述拉力螺钉为3—4枚,所述粗隆间主钉由股骨大粗隆外侧斜向内下打入至小粗隆上方,至少3枚拉力螺钉由股骨近端经股骨颈打入股骨头,并穿过所述粗隆间主钉上的主钉孔。进一步地,所述粗隆间主钉上各主钉孔的方向相同/不同。进一步地,所述粗隆间主钉孔等距离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各拉力螺钉的尾部均套有垫圈。进一步地,所述粗隆间主钉及各拉力螺钉均为空心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粗隆间主钉及各拉力螺钉头部均设置有防退螺纹。作为优化,所述粗隆间主钉的钉体上设置有3个同向的主钉孔;所述拉力螺钉为3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内固定装置,是将若干个拉力螺钉从粗隆间主钉的主钉孔穿过,这样拉力螺钉与粗隆间主钉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当承受载荷时,拉力螺钉的力臂缩短,杠杆效应降低,对股骨的损伤减少,而拉力螺钉与粗隆间主钉组成的整体结构承重能力大大提高,同时由于粗隆间主钉的卡阻作用,使拉力螺钉在运动中不易旋转,这样就不会使拉力螺钉松动和旋出,从而提高了拉力螺钉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较好的固定性能,减低内固定的杠杆效应,减低内固定在股骨颈内的切出率,增强抗压及抗旋转性,能够协助患者早期下地,增加股骨颈骨折愈合率及减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本技术可量产,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手术操作简单,患者花费少。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结构的原理图;图中:1、股骨,2、粗隆间主钉,3、拉力螺钉,4、股骨颈,5、骨折线,6、主钉孔,7、尾帽,8、大粗隆,9、小粗隆,10、股骨近端,11、股骨头,12、垫圈,13、防退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查询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装置,包括一个粗隆间主钉2及若干拉力螺钉3,所述粗隆间主钉2的钉体上设置有3个主钉孔,所述粗隆间主钉2的钉尾端设有尾帽7,所述拉力螺钉为3枚,所述粗隆间主钉2由股骨大粗隆8外侧斜向内下打入至小粗隆9上方,3枚拉力螺钉3由股骨近端10经股骨颈4打入股骨头11,并穿过所述粗隆间主钉2上的主钉孔6。本实施例中,所述粗隆间主钉2上各主钉孔6的方向相同。这种主钉孔布设方式结构简单实用,适用大多数患者的治疗,加工成本低。本实施例中,所述各拉力螺钉3平行等距离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各拉力螺钉3的尾部均套有垫圈12。垫圈的作用是防止拉力螺钉尾端陷入骨质,方便患者骨折痊愈后取出拉力螺栓。本实施例中,所述粗隆间主钉2及各拉力螺钉3均为空心结构。该结构使螺钉结构轻便,强度高,可安置克氏针,螺钉打入时骨屑便于进入空心结构,有利于螺钉的打入。本实施例中,所述粗隆间主钉2及各拉力螺钉3头部均设置有防退螺纹14。该结构有利于螺钉的防退出和螺钉的钻入。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固定结构,是将3个拉力螺钉3从粗隆间主钉2的主钉孔6穿过,这样拉力螺钉3与粗隆间主钉2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当承受载荷时,拉力螺钉3的力臂缩短,杠杆效应降低,对股骨1的损伤减少,而拉力螺钉3与粗隆间主钉2组成的整体结构承重能力大大提高,同时由于主钉2的卡阻作用,使拉力螺钉3在运动中不易旋转,这样就不会使拉力螺钉3松动和旋出,从而提高了拉力螺钉3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较好的固定性能,减低内固定的杠杆效应,减低内固定在股骨颈内的切出率,增强抗压及抗旋转性,能够协助患者早期下地,减少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率及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本技术可量产,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手术操作简单,患者花费少。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未具体描述之处为本领域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粗隆间主钉及若干拉力螺钉,所述粗隆间主钉的钉体上设置有3—4个主钉孔,粗隆间主钉的钉尾端设有尾帽,所述拉力螺钉为3—4枚,所述粗隆间主钉由股骨大粗隆外侧斜向内下打入至小粗隆上方,至少3枚拉力螺钉由股骨近端经股骨颈打入股骨头,并穿过所述粗隆间主钉上的主钉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粗隆间主钉及若干拉力螺钉,所述粗隆间主钉的钉体上设置有3—4个主钉孔,粗隆间主钉的钉尾端设有尾帽,所述拉力螺钉为3—4枚,所述粗隆间主钉由股骨大粗隆外侧斜向内下打入至小粗隆上方,至少3枚拉力螺钉由股骨近端经股骨颈打入股骨头,并穿过所述粗隆间主钉上的主钉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隆间主钉上各主钉孔的方向相同/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隆间主钉孔等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山毛兆虎
申请(专利权)人:王平山毛兆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