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垫靠垫一体矫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9135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矫形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坐垫靠垫一体矫形装置,包括承托、靠垫、束腰垫,所述承托包括底座和靠背座,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凹槽,底部设置有凸起部,所述靠垫通过弹性部件与靠背座连接,所述束腰垫由靠垫的外侧壁向前延伸形成,靠垫以弹性部件为支撑点始终托住使用者的腰部,靠垫和束腰垫一起对使用者的腰部进行夹紧,能对使用者的坐姿进行保持,由于底座和椅面的接触部分为凸起部,装置能随着人体的摆动而摆动,同时装置以凸起部的凸面为中心面,类似不倒翁,装置倾斜后又产生一个返回中心点的力,使装置具有矫正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具有矫正姿势、减轻腰部和脊柱的压力的作用,从而达到久坐不累的效果。

An integrated orthotic device for cushion and cush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坐垫靠垫一体矫形装置
本技术涉及矫形装置
,具体为一种坐垫靠垫一体矫形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人们所承受的社会压力不断增加,常年坐在办公室办公的人腰部会感觉很酸痛,尤其是错误的坐姿会对腰部产生极大的损害,因此,开发一种能够矫正坐姿、减轻脊柱压力的背靠垫是有必要的。目前市面上也有出现能够矫正坐姿、支撑腰背部的产品,但是他们一般存在的问题有:(1)只是纯粹的腰部支撑,但一旦人体向前离开靠垫,便不能再提供支撑及矫正坐姿;(2)有一定跟随性的产品,但是承托面积小且腰部背部的承托硬,支撑面不能改变角度,舒适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坐垫靠垫一体矫形装置,本装置能够跟随身体摆动,具有矫正坐姿、减轻腰部和脊柱的压力、达到久坐不累的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该目的:一种坐垫靠垫一体矫形装置,包括:承托,所述承托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后部的靠背座,所述底座和靠背座形成L型结构,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凹槽,与凹槽相对应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椅面接触的凸起部;靠垫,所述靠垫包括第一靠垫和第二靠垫,所述第一靠垫和第二靠垫分别通过弹性部件与所述靠背座连接;束腰垫,所述束腰垫包括第一束腰垫和第二束腰垫,所述第一束腰垫和第二束腰垫分别由第一靠垫和第二靠垫的外侧壁向前延伸形成。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靠垫和第一束腰垫一次性注塑而成,所述第一靠垫和第一束腰垫的内侧端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150°,所述第二靠垫和第二束腰垫一次性注塑而成,所述第二靠垫和第二束腰垫的内侧端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150°。最为优选的,所述第一靠垫和第一束腰垫的内侧端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20°,所述第二靠垫和第二束腰垫的内侧端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20°。进一步的,所述靠背座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靠垫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安装弹性部件的孔。进一步的,所述靠垫和束腰垫均由塑性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和背靠座为一体成型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一种坐垫靠垫一体矫形装置,在靠背座上通过弹性部件连接了第一靠垫和第二靠垫,结合第一靠垫和第二靠垫的外侧壁向外延伸的第一束腰垫和第二束腰垫,当使用者背部靠在靠垫上时,第一靠垫和第二靠垫受到挤压相互靠拢,同时均向背靠座靠拢,靠垫和束腰垫一起对使用者的腰部进行夹紧,能对使用者的坐姿进行保持,靠垫以弹性部件为支撑点始终托住使用者的腰部,使得该装置能跟随身体的摆动而摆动,对于不同使用者均能提供较好的支撑,当身体左右倾斜,偏离中心位置时,由于弹性部件的作用,靠垫一方面抱住腰部,跟随躯干,同时又产生一个回弹力,对使用者的坐姿进行矫正。此外在底座顶部设置有凹槽,能够增加使用者臀部与凹槽的接触面积,使用者臀部受到的反作用力更加分散,使用起来更加舒适,同时本技术的底座与椅面的接触部分为凸起部的凸面,由于承托为一体结构,类似不倒翁,根据不倒翁的原理,装置始终以凸起部的凸面为中心面,当发生倾斜后会产生一个返回中心点的力,使装置具有矫正作用,本技术装置能跟随身体的摆动而摆动,使用者在使用时无论身体发生左右、前倾、后倾,该装置依然可以很好的支撑腰背部,并同时抱住支撑躯干,具有矫正姿势、减轻腰部和脊柱的压力的作用,从而达到久坐不累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坐垫靠垫一体矫形装置,包括承托1、靠垫、束腰垫,所述承托1包括底座11和设置于底座11后部的靠背座12,所述底座11和靠背座12形成L型结构,所述底座11顶部设置有凹槽,与凹槽相对应的所述底座1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椅面接触的凸起部;所述靠垫包括第一靠垫21和第二靠垫22,所述第一靠垫21和第二靠垫22分别通过弹性部件与所述靠背座12连接,此实施例中的弹性部件为弹簧24;所述束腰垫包括第一束腰垫31和第二束腰垫32,所述第一束腰垫31和第二束腰垫32分别由第一靠垫21和第二靠垫22的外侧壁向前延伸形成。本技术的一种坐垫靠垫一体矫形装置,在靠背座12上通过弹性部件连接了第一靠垫21和第二靠垫22,结合第一束腰垫31和第二束腰垫32,当使用者背部靠在靠垫上时,第一靠垫21和第二靠垫22受到挤压相互靠拢,同时均向背靠座12靠拢,靠垫和束腰垫一起对使用者的腰部进行夹紧,能对使用者的坐姿进行保持,靠垫以弹性部件为支撑点始终托住使用者的腰部,使得该装置第一靠垫21和第二靠垫22,第一束腰垫31和第二束腰垫32,能跟随身体的摆动而摆动,对于不同使用者均能提供较好的支撑,当身体左右倾斜,偏离中心位置时,由于弹性部件的作用,靠垫一方面抱住腰部,跟随躯干,同时又产生一个回弹力,对使用者的坐姿进行矫正。此外在底座11顶部设置有凹槽,能够增加使用者臀部与凹槽的接触面积,使用者臀部受到的反作用力更加分散,使用起来更加舒适,同时本技术的底座11与椅面的接触部分为凸起部的凸面,由于承托为一体结构,整个装置始终以凸起部的凸面为中心面,类似不倒翁,根据不倒翁的原理,当装置倾斜后会产生一个返回中心点的力,使装置具有矫正作用,本技术的装置能跟随身体的摆动而摆动,使用者在使用时无论身体发生左右、前倾、后倾,该装置依然可以很好的支撑腰背部,并同时抱住支撑躯干,具有矫正姿势、减轻腰部和脊柱的压力的作用,从而达到久坐不累的效果。其中,所述第一靠垫和第一束腰垫一次性注塑而成,所述第一靠垫和第一束腰垫的内侧端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150°,所述第二靠垫和第二束腰垫一次性注塑而成,所述第二靠垫和第二束腰垫的内侧端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150°,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靠垫和第一束腰垫的内侧端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20°,所述第二靠垫和第二束腰垫的内侧端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20°,可根据不同体型的人进行不同角度设计。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板23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安装弹性部件的孔231,可以将弹性部件安装在不同的位置,以便适合不同体型的人使用。其中,所述靠垫和束腰垫均由塑性材料制成,同时结合靠垫和背靠座之间的弹性部件连接,以及底座11顶部凹槽和底部凸起部的设计,更便于实现该装置的跟随功能,即可随着人体的前倾、后倾、左右摆动而发生变化,会一直保持对腰部抱紧固定,同时使用者的臀部紧贴底座的凹槽,身体重心在臀部,装置和椅面的接触部分为凸起部的凸面,类似不倒翁,根据不倒翁的原理,倾斜后同时产生一个返回中心点的力,使装置具有矫正作用。进一步的,所述靠垫、束腰垫和底座11上均设置有软性材料,使得该装置有弹性,使用起来比较舒适,更贴合人体。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1和背靠座12为一体成型结构,一方面便于生产,另一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坐垫靠垫一体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承托,所述承托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后部的靠背座,所述底座和靠背座形成L型结构,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凹槽,与凹槽相对应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椅面接触的凸起部;/n靠垫,所述靠垫包括第一靠垫和第二靠垫,所述第一靠垫和第二靠垫分别通过弹性部件与所述靠背座连接;/n束腰垫,所述束腰垫包括第一束腰垫和第二束腰垫,所述第一束腰垫和第二束腰垫分别由第一靠垫和第二靠垫的外侧壁向前延伸形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坐垫靠垫一体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托,所述承托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后部的靠背座,所述底座和靠背座形成L型结构,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凹槽,与凹槽相对应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椅面接触的凸起部;
靠垫,所述靠垫包括第一靠垫和第二靠垫,所述第一靠垫和第二靠垫分别通过弹性部件与所述靠背座连接;
束腰垫,所述束腰垫包括第一束腰垫和第二束腰垫,所述第一束腰垫和第二束腰垫分别由第一靠垫和第二靠垫的外侧壁向前延伸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垫靠垫一体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靠垫和第一束腰垫一次性注塑而成,所述第一靠垫和第一束腰垫的内侧端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150°,所述第二靠垫和第二束腰垫一次性注塑而成,所述第二靠垫和第二束腰垫的内侧端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荣华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市聚雅工艺品有限公司上海镐然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