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厂化养鱼自动补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9047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厂化养鱼自动补料系统,包括轨道、能够在轨道上移动的架体、固定在架体上的下料仓、与所述架体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轴线竖直,转轴上固定连接N根沿轴线分布的补料管,所述补料管靠近架体的一端封闭、补料管远离架体的一端敞口,每根补料管均通过软管与下料仓的出料口相连;还包括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动力装置,其中N≥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厂化养鱼自动补料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查看鱼苗的饲料剩余情况费时费力的问题,实现提高鱼苗培育效率、减少人力消耗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厂化养鱼自动补料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厂化养鱼自动补料系统。
技术介绍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现有技术中已经逐渐开始使用专门的箱体在室内对鱼苗进行工厂化培育。现有的鱼苗培训箱,一般配有自动下料的投饵机,工人需要定期巡逻查看各投饵机的饲料剩余情况,便于及时补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厂化养鱼自动补料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查看鱼苗的饲料剩余情况费时费力的问题,实现提高鱼苗培育效率、减少人力消耗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工厂化养鱼自动补料系统,包括轨道、能够在轨道上移动的架体、固定在架体上的下料仓、与所述架体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轴线竖直,转轴上固定连接N根沿轴线分布的补料管,所述补料管靠近架体的一端封闭、补料管远离架体的一端敞口,每根补料管均通过软管与下料仓的出料口相连;还包括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动力装置,其中N≥2。针对现有技术中人工查看鱼苗的饲料剩余情况费时费力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工厂化养鱼自动补料系统,架体在轨道上移动,将轨道设置在饲养鱼类的设备旁即可。架体通过任意现有移动方式进行移动即可,如马达驱动、轮毂电机驱动或伸缩杆推动等均可,在此不作限定。架体上固定下料仓,当哪个位置需要补充饲料时,即可移动架体至该位置,然后通过动力装置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N根补料管进行转动,使得补料管转动至需要补料的水体方向上,之后下料仓内的饲料在重力作用下通过软管进入补料管中,从补料管的敞口端排出,掉入待补料的投饵机内即可。优选的,所述下料仓的底部设置若干出料口,每个出料口对应连通一根软管,每个出料口内都设置有电控阀。软管的设置是为了确保不影响补料管的正常转动,避免刚性传输管道无法随着补料管进行转动的问题。每个出料口对应连通一根软管,每个出料口内都设置有电控阀,从而能够更精确的对每根补料管进行单独打开或关闭,对多层养鱼设备而言能够实现分层投喂,提高本技术的使用灵活度。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为安装在架体顶部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相连,即可驱动转轴进行转动。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在架体侧面低位的备料仓,所述备料仓的高度低于下料仓,备料仓与下料仓之间通过输料管连通,输料管用于将饲料从备料仓输送至下料仓。由于下料仓内的饲料需要依靠重力下落,因此其高度必然高于所有的补料管,这就导致下料仓的高度较高,工作人员不便向内添加饲料。为此本方案在架体侧面低位设置备料仓,备料仓高度较低,工人就能够非常方便的向其内部添加饲料进行备用。当需要下料时,通过输料管将备料仓内储备的饲料传输至下料仓内即可。优选的,所述输料管内设置绞龙,所述绞龙的底端位于备料仓内,绞龙由驱动装置驱动进行转动。绞龙,即螺旋输送机,为一种现有的输送装置,其转动过程中即可将备料仓内高度较低的饲料向上传输至下料仓内。其中驱动装置的设置位置可以在架体上任意位置,也可以安装在下料仓外表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布局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定。进一步的,还包括承载架、第一控制器,所述承载架为N层结构,每层承载架上均放置鱼箱,每个鱼箱的上方均悬挂投饵机,每层鱼箱上悬挂的投饵机沿平行于轨道长度的方向分布,投饵机内的饲料能够落入下方的鱼箱中,还包括与所述投饵机一一匹配的余料监测装置,所述余料监测装置用于监测对应的投饵机内的饲料余量,余料监测装置连接至第一控制器的接收端,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架体在轨道上进行移动。现有技术中人工查看鱼苗的饲料剩余情况费时费力,本方案设置多层结构的承载架,便于在每层上放置鱼箱,提高培育室内的空间利用率。在每个鱼箱上都悬挂一个投饵机,投饵机内的鱼苗饲料直接下落即可进入鱼箱中,现有技术中有大量能够控制饲料下落速率的投饵机,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直接用于本申请中。本申请为每个投饵机配备一个余料监测装置,对补投饵机的饲料余量进行监测,余料监测装置将监测结果向第一控制器发送,第一控制器内设置信号阈值,当余料监测装置监测到的余料小于了该阈值,则表示对应的投饵机内饲料即将用完,此时第一控制器控制架体沿着轨道移动至该投饵机所在位置,再由动力装置驱动转轴转动,使得补料管转动至需要补料的水体方向上,之后下料仓内的饲料在重力作用下通过软管进入补料管中,从补料管的敞口端排出,掉入待补料的投饵机内。此外,在向投饵机添加饲料的过程中,余料监测装置持续监测投饵机内的饲料量,当判断饲料量添加足够时,则停止添加,由动力装置驱动转轴反转复位即可。进一步的,每个投饵机都设置一个相配套的触点,所述补料管上设置与触点相匹配的感应装置,当感应装置感应到触点时,所述补料管的敞口端位于投饵机的正上方。补料管随着转轴进行转动,以触点作为转动的限位点,当感应装置感应到触点时,则停止动力装置工作,确保补料管的敞口端位于投饵机的正上方进行补料。优选的,还包括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感应装置相连,所述第二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第二控制器接收感应装置的信号,来及时停止动力装置的工作,确保补料管的转动精度。优选的,所述承载架由立柱和多层横框组成,所述鱼箱放置在横框上,所述投饵机上设置悬挂绳,所述悬挂绳绑在鱼箱上方的横框上。立柱起到支撑作用,横框除了支撑上方的鱼箱,还能够为下层鱼箱的投饵机提供悬挂位置。优选的,还包括固定在框架上的补水管,所述补水管竖直分布,所述补水管上延伸出若干根支管,所述支管与所述鱼箱一一匹配,每根支管均伸至对应的鱼箱内,所述支管上设置阀门一。补水管竖直分布,因此补水管的顶部为进水端,将清水从补水管顶部通入,使其下流过程中逐渐进入各支管中,从而通过各支管向各鱼箱内补充干净的水分。每根支管上的阀门均独立设置,便于调整不同鱼箱中补水的速率。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工厂化养鱼自动补料系统,当哪个位置需要补充饲料时,移动架体至该位置,然后通过动力装置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N根补料管进行转动,使得补料管转动至需要补料的水体方向上,之后下料仓内的饲料在重力作用下通过软管进入补料管中,从补料管的敞口端排出,掉入待补料的投饵机内即可。2、本技术一种工厂化养鱼自动补料系统,在架体侧面低位设置备料仓,备料仓高度较低,工人就能够非常方便的向其内部添加饲料进行备用。当需要下料时,通过输料管将备料仓内储备的饲料传输至下料仓内即可,从而解决下料仓高度过高工人不便加料的问题。3、本技术一种工厂化养鱼自动补料系统,为每个投饵机配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厂化养鱼自动补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1)、能够在轨道(1)上移动的架体(2)、固定在架体(2)上的下料仓(3)、与所述架体(2)转动连接的转轴(4),所述转轴(4)轴线竖直,转轴(4)上固定连接N根沿轴线分布的补料管(5),所述补料管(5)靠近架体(2)的一端封闭、补料管(5)远离架体(2)的一端敞口,每根补料管(5)均通过软管(6)与下料仓(3)的出料口相连;还包括用于驱动转轴(4)转动的动力装置(7),其中N≥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厂化养鱼自动补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1)、能够在轨道(1)上移动的架体(2)、固定在架体(2)上的下料仓(3)、与所述架体(2)转动连接的转轴(4),所述转轴(4)轴线竖直,转轴(4)上固定连接N根沿轴线分布的补料管(5),所述补料管(5)靠近架体(2)的一端封闭、补料管(5)远离架体(2)的一端敞口,每根补料管(5)均通过软管(6)与下料仓(3)的出料口相连;还包括用于驱动转轴(4)转动的动力装置(7),其中N≥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养鱼自动补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仓(3)的底部设置若干出料口,每个出料口对应连通一根软管(6),每个出料口内都设置有电控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养鱼自动补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7)为安装在架体(2)顶部的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养鱼自动补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架体(2)侧面低位的备料仓(8),所述备料仓(8)的高度低于下料仓(3),备料仓(8)与下料仓(3)之间通过输料管(9)连通,输料管(9)用于将饲料从备料仓(8)输送至下料仓(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养鱼自动补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9)内设置绞龙(10),所述绞龙(10)的底端位于备料仓(8)内,绞龙(10)由驱动装置(11)驱动进行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养鱼自动补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载架、第一控制器,所述承载架为N层结构,每层承载架上均放置鱼箱(12),每个鱼箱(12)的上方均悬挂投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平李明刚苟正魏廷安
申请(专利权)人:眉山伟继水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