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抱式一体化电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8707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抱式一体化电源设备,包括柱形壳体,壳体底部设有底座,壳体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壳体顶部的开口和底座之间设有隔水腔。壳体内沿圆周方向分割成三个分隔仓,三个分隔仓对应壳体的外壁上铰接活动门,三个分隔仓内分别设有电源模块、蓄电池以及光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体化电源设备可与路灯杆、监控杆融合为一体,节省空间资源,减少占地面积;电源、电池、光纤分配资源集成在一套设备内,集成度高,简洁美观,降低成本。

A kind of encircling integrated power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抱式一体化电源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环抱式一体化电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基站设备呈现出小型化、集成化的特点,通信网络建设中需要大量借助路灯杆、监控杆等社会杆塔资源,不仅可降低建设成本,同时也能降低占地面积。现有针对杆类基站的电源设备大多采用落地柜式安装,或者挂杆安装方式。不仅难以与周围环境有效融合,而且电源设备与光纤分配箱等设备采用单独的箱体,建设成本较高,也不满足现代通信网络建设的集约化、简美化的趋势。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环抱式一体化智能电源设备可以与现有路灯杆、监控杆完美融合,减小了基站建设中选址协调等难度。而且,设备集成度高,安装占用空间小,投资成本低,可进行快速建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抱式一体化电源设备,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基站电源安装过程需要单独建设柜体,无法与路灯杆等杆类有效融合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抱式一体化电源设备,包括柱形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供柱体穿过的开口,壳体内设有连接所述开口和壳体底部的隔水腔,所述壳体内设有供电单元,壳体的外壁上设有活动门。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分隔仓,所述各分隔仓对应的壳体外壁上铰接有活动门,所述供电单元设于分隔仓内。进一步地,所述分隔仓包括三个,且所述三个分隔仓围绕壳体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电源模块和蓄电池,所述电源模块和蓄电池分别设于两个分隔仓,另一个分隔仓形成光纤安装仓。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圆柱形,所述活动门为可与壳体外壁相适配的弧形。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隔水腔的下端与底座相连接,且底座的中心设有排水口。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圆形的遮雨檐。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门上设有散热窗口和门锁。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和底座沿竖直方向分为三瓣,且三瓣的角度均为120度,三瓣分别对应三个分隔仓;壳体的顶部和底部上均连接有用于固定的紧固钢带。进一步地,所述蓄电池为铁锂电池,且蓄电池包括两个,所述两个蓄电池采用侧立并列安装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化电源设备可与路灯杆、监控杆融合为一体,节省空间资源,减少占地面积;电源、电池、光纤分配资源集成在一套设备内,集成度高,简洁美观,降低成本;可大大降低站址选择、协调及获取的难度,加快通信网络快速部署。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壳体的结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壳体的横截面图;图4是底座的仰视图;图中:1-圆柱形壳体,2-骨架,3-隔水腔,4-活动门,5-门锁,6-散热窗口,7-遮雨檐,8-底座,9-排水槽,10-电源安装仓,11-电池安装仓,12-光纤安装仓,13-安装板,14-柱体,15-排水口,16-钢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环抱式一体化电源设备,包括三个扇形的壳体,且三个扇形的夹角均为120度。三个扇形壳体组合起来后可形成圆柱形的壳体。圆柱形壳体1的中心处沿轴向设有圆柱形空腔,圆柱形空腔形成隔水腔3。由于路灯柱的直径一般为110~160mm,因此隔水腔3的直径大于160mm,以保证该装置可以安装到大多数路灯柱上。圆柱形壳体1的顶部还设有遮雨檐7。扇形壳体的边框由方钢骨架2焊接构成,外部的蒙皮由铝合金制成。三个扇形壳体的底部均连接有对应的分瓣式底座8,当壳体组合成圆柱形时,其底部的底座8也组合成圆柱形。底座8的中心设有圆柱腔形的排水口15,排水口15与隔水腔3相正对,底座8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多个贯通排水口15和底座8外侧的排水槽9。壳体的顶部和底部上均设有用于紧固的圆形钢带16。三个扇形壳体的内部为空腔,空腔内紧邻内侧设有竖直的安装板13,其外侧均铰接有弧形的活动门4,活动门4关闭时可与壳体的外壁密封,活动门4的上部设有门锁5,活动门4的下部设有散热窗口6。三个扇形壳体分别形成电源安装仓10、电池安装仓11以及光纤安装仓12。电源安装仓10内配置3孔维护插座1个、最大通流量80KA交流输入防雷器1个、63A/2P交流输入断路器1个、16A/1P交流输出断路器4个、160A/1P电池输入断路器2个、32A/1P直流输出断路器4个、16A/1P直流输出断路器2个,监控单元1套,48V/30A整流模块4台,保护地排、工作地排各1块,监控单元采用侧向安装方式。电池安装仓11内设有两组蓄电池,两个蓄电池并联且采用侧立并列安装方式,蓄电池选用48V/40Ah铁锂电池。光纤安装仓12提供12芯ODF熔纤单元,提供12芯直熔盘1只,内置光缆加强芯接地排1块。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方式如下:安装该装置时,将三个扇形壳体围绕路灯柱形成一个圆柱形壳体1,然后在圆柱形壳体1的上方和下方缠绕固定钢带16,将三个扇形壳体固定为一体。调节路灯柱的柱体14使其位于隔水腔3的正中间,然后使用地脚螺栓将底座8固定于地面上,该装置即安装完毕。雨天时,路灯柱上的雨水沿着路灯柱流入隔水腔3,最后通过底座8上的排水口15和排水槽9流至地表,可防止雨水进入壳体内,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抱式一体化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形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供柱体(14)穿过的开口,壳体内设有连接所述开口和壳体底部的隔水腔(3),所述壳体内设有供电单元,壳体的外壁上设有活动门(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抱式一体化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形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供柱体(14)穿过的开口,壳体内设有连接所述开口和壳体底部的隔水腔(3),所述壳体内设有供电单元,壳体的外壁上设有活动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抱式一体化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分隔仓,所述各分隔仓对应的壳体外壁上铰接有活动门(4),所述供电单元设于分隔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抱式一体化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仓包括三个,且所述三个分隔仓围绕壳体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电源模块和蓄电池,所述电源模块和蓄电池分别设于两个分隔仓,另一个分隔仓形成光纤安装仓(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抱式一体化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圆柱形,所述活动门(4)为可与壳体外壁相适配的弧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兵李英峰马占军袁小川关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杰赛通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