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应乔渝专利>正文

具有加热功能的无叶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8026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无叶风扇,包括机体和喷嘴,所述机体上设有空气入口,所述机体内设有用以自所述空气入口吸入外部空气而形成气流的风扇单元,所述机体上还设有气流出口,所述喷嘴的进气端与所述机体的气流出口端相连,所述喷嘴设有用于接收气流的内部通道和用于将气流向外排出的排气口,所述喷嘴的内部通道中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内部通道中接收的气流至少有一部分经过所述加热装置并自所述排气口向外排出,并且所述排气口的纵向中心面与所述加热装置的纵向中心面相互平行或处于同一平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便、热效率高、气流集中稳定、气流传输顺畅风阻小、风量大、隔热效果好等优点。

Leafless fan with heat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加热功能的无叶风扇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无叶风扇。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最初设计的无叶风扇只能吹冷风(即自然风),而不能吹热风。为了填补这一空白,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可制热的无叶风扇,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110225514.3、CN201110225536.X、CN201110225513.9、CN201120285286.4、CN201310138010.7以及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120285291.5、CN201120285534.5、CN201320201282.2公开的一种风扇组件,其是在喷嘴的内部通道中设有三个排气通道,即包括主排气通道和位于主排气通道内侧的第一副排气通道和位于主排气通道外侧的第二副排气通道,主排气通道内设有加热装置,工作时,喷嘴内部通道中接收的气流分成三路,其中第一路进入主排气通道经加热装置加热后从主排气通道前端的第一排气口排出,第二路进入第一副排气通道并从第一副排气通道前端的第二排气口排出,第三路进入第二副排气通道并从第二副排气通道前端汇入主排气通道前端从第一排气口排出。该风扇组件虽然能通过主排气通道中的加热装置来对流经主排气通道的气流实现制热功能,且也能通过流经第一副排气通道和第二副排气通道的冷气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隔热功能,但也存在着如下明显不足:1、其主排气通道的排气口设计不合理,导致经加热装置加热后的热气流需要经过多个弯道和变向后方能从排气口排出,这就使得热风在到达排气口之前势必会存在一定的热量损失,从而造成风扇的热效率不高。2、其主排气通道的前部具有向排气口逐渐变化的缩口设计,但该缩口设计是由两段不规则且不对称的弧形曲面形成的,容易产生风阻,从而造成气流传输不顺畅,进而影响排气效率。3、其加热装置与主排气通道的壳体直接接触,制热时,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将大量传导到主排气通道的壳体上进而传导至喷嘴上,尽管流经第一副排气通道和第二副排气通道的冷气流能将主排气通道壳体外部的一部分热量带出,但更多的热量仍停留在主排气通道的壳体上,从而使得用户在触摸喷嘴时仍有被烫伤的危险,因此隔热效果不佳;同时,其喷嘴内部通道中的气流经三个排气通道及两个排气口分别排出,不利于气流的集中喷射,导致从喷嘴排出的气流分散不集中,从而影响气流排出效率,进而影响风量;再者,其结构复杂,制作不便,特别是主排气通道由于设置在第一副排气通道和第二副排气通道之间,因此在对其支撑结构的设计上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加热功能且结构简便、热效率高、气流集中稳定、气流传输顺畅风阻小、风量大、隔热效果好的无叶风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无叶风扇,包括机体和喷嘴,所述机体上设有空气入口,所述机体内设有用以自所述空气入口吸入外部空气而形成气流的风扇单元,所述机体上还设有气流出口,所述喷嘴的进气端与所述机体的气流出口端相连,所述喷嘴设有用于接收气流的内部通道和用于将气流向外排出的排气口,所述喷嘴的内部通道中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内部通道中接收的气流至少有一部分经过所述加热装置并自所述排气口向外排出,并且所述排气口的纵向中心面与所述加热装置的纵向中心面相互平行或处于同一平面上。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口的纵向中心面与所述加热装置的纵向中心面处于同一平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喷嘴的内部通道中设有集风腔,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集风腔内,所述集风腔的入风口与所述内部通道连通,所述集风腔的出风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进一步的,所述集风腔的入风口和出风口及所述排气口均基于同一中心平面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集风腔的出风口端设置为缩口结构,该缩口结构包括两个自所述集风腔向所述排气口方向逐步收缩且基于所述排气口的中心对称设置的气流引导面。进一步的,所述集风腔的入风口宽度为所述排气口宽度的两倍以上且小于所述喷嘴的内部通道的最大宽度。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口的纵向中心面及所述加热装置的纵向中心面均与所述喷嘴的内部通道的中心处于同一平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喷嘴的内部通道为一竖向通道,所述集风腔的上下两端分别纵向延伸至所述内部通道的上下两端,所述加热装置的上下两端分别纵向延伸至所述集风腔的上下两端。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集风腔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隔热通道,所述内部通道中接收的气流自所述入风口进入所述集风腔后,一部分气流经过所述加热装置,另一部分气流经过所述隔热通道。进一步的,所述经过加热装置的气流和所述经过隔热通道的气流均自所述集风腔的出风口向所述排气口输送。进一步的,所述隔热通道内设有多个支撑筋,所述支撑筋一端与所述集风腔的内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加热装置的外壁相抵接。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框式外壳、发热片组、第一导热片和第二导热片,所述发热片组由多个纵向排布在所述框式外壳内中心位置且两两邻接在一起的发热片单元组成,所述第一导热片和第二导热片均为沿纵向呈连续波浪形折弯设计的整体构件,所述第一导热片设置在所述发热片组与所述框式外壳的左侧壁之间且与二者相抵接,所述第二导热片设置在所述发热片组与所述框式外壳的右侧壁之间且与二者相抵接。进一步的,所述集风腔的两个侧壁上设有数个用以卡持在所述加热装置外端部的卡块。进一步的,所述集风腔的两个侧壁外侧分别设有数个第一螺丝孔柱和数个第二螺丝孔柱,所述第一螺丝孔柱与所述第二螺丝孔柱一一对应,还包括数个固定条,各所述固定条压持在所述加热装置的外端部且一端通过螺丝固定在对应的第一螺丝孔柱上、另一端通过螺丝固定在对应的第二螺丝孔柱上。进一步的,所述集风腔和所述排气口均设置在一可拆式嵌套于所述喷嘴的附件上。进一步的,所述附件包括位于前端的嘴部和与所述嘴部后端相连的集风腔壳体,所述排气口具有多个且纵向成列分布在所述嘴部上,所述集风腔壳体内部形成所述集风腔,所述喷嘴的壁体上设有一用于嵌套所述嘴部的纵向贯通开口,所述喷嘴的内壁上设有两个位于所述纵向贯通开口内端两侧的纵向定位槽,所述集风腔壳体上靠近所述嘴部的那一端外壁上设有与所述两个纵向定位槽对应配合的定位凸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首先,本专利技术中气流经加热装置加热后以平直方向通过排气口排出,中间无转弯和变向,从而能有效避免热气流的热量损失,进而提高风扇的热效率。其次,本专利技术于集风腔内出风口端设置的两个基于排气口中心对称设置的气流引导面,能让气流导入排气口时更加的平稳顺畅,降低风阻,藉此使得气流集中稳定、流速快、效率高。再者,本专利技术喷嘴的内部通道中设有一集风腔,工作时,内部通道接收的气流被该集风腔收集后集中送往排气口并从排气口排出,因此无论是吹冷风还是吹热风时,其都更有利于使气流集中排出,避免分散,从而提高气流流速,增加风扇风量。最后,本专利技术加热装置与集风腔的内壁之间设有隔热通道,因此可以减少加热装置与集风腔壁体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工作时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大幅度传导至集风腔的壁体上,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无叶风扇,包括机体和喷嘴,所述机体上设有空气入口,所述机体内设有用以自所述空气入口吸入外部空气而形成气流的风扇单元,所述机体上还设有气流出口,所述喷嘴的进气端与所述机体的气流出口端相连,所述喷嘴设有用于接收气流的内部通道和用于将气流向外排出的排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的内部通道中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内部通道中接收的气流至少有一部分经过所述加热装置并自所述排气口向外排出,并且所述排气口的纵向中心面与所述加热装置的纵向中心面相互平行或处于同一平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26 CN 20192097709841.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无叶风扇,包括机体和喷嘴,所述机体上设有空气入口,所述机体内设有用以自所述空气入口吸入外部空气而形成气流的风扇单元,所述机体上还设有气流出口,所述喷嘴的进气端与所述机体的气流出口端相连,所述喷嘴设有用于接收气流的内部通道和用于将气流向外排出的排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的内部通道中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内部通道中接收的气流至少有一部分经过所述加热装置并自所述排气口向外排出,并且所述排气口的纵向中心面与所述加热装置的纵向中心面相互平行或处于同一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的纵向中心面与所述加热装置的纵向中心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的内部通道中设有集风腔,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集风腔内,所述集风腔的入风口与所述内部通道连通,所述集风腔的出风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腔的入风口和出风口及所述排气口均基于同一中心平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腔的出风口端设置为缩口结构,该缩口结构包括两个自所述集风腔向所述排气口方向逐步收缩且基于所述排气口的中心对称设置的气流引导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腔的入风口宽度为所述排气口宽度的两倍以上且小于所述喷嘴的内部通道的最大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的纵向中心面及所述加热装置的纵向中心面均与所述喷嘴的内部通道的中心处于同一平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的内部通道为一竖向通道,所述集风腔的上下两端分别纵向延伸至所述内部通道的上下两端,所述加热装置的上下两端分别纵向延伸至所述集风腔的上下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集风腔的内壁之间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乔渝
申请(专利权)人:应乔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