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藏缝洞特征参数试井解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田开发
,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油藏缝洞特征参数试井解释方法。
技术介绍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储集空间以溶洞为主,目前常用的缝洞特征参数解释方法有地震缝洞雕刻法、物质平衡法及试井法。地震缝洞雕刻法是在地震资料精细处理的基础上,首先提取地震能量体属性并进行空间雕刻,然后对能量体进行体积计算,最后通过大量正演模拟结果统计获得地震异常体与地质异常体之间的校正系数,从而得到缝洞体的真实特征参数。物质平衡法计算溶洞体积首先建立不同类型油井的物质平衡方程,然后基于实钻井的生产动态数据(综合压缩系数、地层压力、水侵量等)反算出油井钻遇缝洞体的特征参数。常规试井法是先通过选取适当的试井解释模型,通过拟合油井试井压力数据反算出油井的孔隙度、油层厚度等地层参数,通过探边测试获得油藏的泄油面积等,然后通过容积法求得油井控制的储集空间特征参数。目前针对缝洞型油藏主要有两大类试井解释方法:第一类是连续介质试井解释方法,主要包括双重孔隙介质,三重孔隙介质以及多重孔隙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藏缝洞特征参数试井解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基于实际地质资料,根据裂缝、溶洞与井筒的组合关系以及油藏参数建立试井模型,其中,裂缝、溶洞与井筒的组合关系包括:溶洞为两个以上,每个溶洞至少与一条裂缝相连,各裂缝的一端与对应的溶洞连接,另一端均与井筒的底端连接且各裂缝的所述另一端互通,试井模型建立假设条件至少包括:开井前溶洞与裂缝中的压力分布均匀,流体为单相,储存储集空间为溶洞及裂缝,溶洞、裂缝及流体为微可压缩且压缩系数为常数,溶洞未填满且溶洞为等势体;/n根据所述试井模型获得拉普拉斯空间井底压力解函数,并基于所述井底压力解函数计算理论井底压力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藏缝洞特征参数试井解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实际地质资料,根据裂缝、溶洞与井筒的组合关系以及油藏参数建立试井模型,其中,裂缝、溶洞与井筒的组合关系包括:溶洞为两个以上,每个溶洞至少与一条裂缝相连,各裂缝的一端与对应的溶洞连接,另一端均与井筒的底端连接且各裂缝的所述另一端互通,试井模型建立假设条件至少包括:开井前溶洞与裂缝中的压力分布均匀,流体为单相,储存储集空间为溶洞及裂缝,溶洞、裂缝及流体为微可压缩且压缩系数为常数,溶洞未填满且溶洞为等势体;
根据所述试井模型获得拉普拉斯空间井底压力解函数,并基于所述井底压力解函数计算理论井底压力数据;
将所述理论井底压力数据与实测的井底压力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流体在裂缝与溶洞中的通过性能力参数、井筒储集系数、溶洞向裂缝供液时的窜流系数、缝洞储容比、裂缝长度与横截面积以及溶洞体积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藏缝洞特征参数试井解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缝、溶洞与井筒的组合关系包括:具有第一溶洞、第二溶洞、第一裂缝、第二裂缝以及井筒,所述第一裂缝的一端与第一溶洞连接,第一裂缝的另一端与井筒底端连接,所述第二裂缝的一端与第二溶洞连接,第二裂缝另一端与井筒底端连接,第一裂缝的所述另一端与第二裂缝的所述另一端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藏缝洞特征参数试井解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井模型为:
其中,pi原始地层压力;pf1第一裂缝压力;pf2第二裂缝压力;p1第一溶洞压力;p2第二溶洞压力;pw井底压力;kf1第一裂缝渗透率;kf2第二裂缝渗透率;μ流体粘度;φf1第一裂缝孔隙度;φf2第二裂缝孔隙度;φ1第一溶洞孔隙度;φ2第二溶洞孔隙度;Cf1第一裂缝压缩系数;Cf2第二裂缝压缩系数;C1第一溶洞压缩系数;C2第二溶洞压缩系数;β1f1第一溶洞向第一裂缝窜流时的形状因子;β2f2第二溶洞向第二裂缝窜流时的形状因子;q1f1大尺度第一溶洞流向第一裂缝的窜流量;q2f2大尺度第二溶洞流向第二裂缝的窜流量;q地面产量;Bo体积系数;t时间;Af1第一裂缝横截面积;Af2第二裂缝横截面积;x长度;q1大尺度第一溶洞流向第一裂缝的流量;q2大尺度第二溶洞流向第二裂缝的流量;x1第一裂缝长度;x2第二裂缝长度;V1第一溶洞体积;V2第二溶洞体积;C井筒储集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藏缝洞特征参数试井解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拉普拉斯空间井底压力解函数的步骤包括对所述试井模型无因次化后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得到,所述拉普拉斯空间井底压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海峰,代小川,江涛,顾从越,江松莲,殷志润,程地碧,杨永春,王玉根,王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