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钻式水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798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钻式水眼,包括上部套体、陶瓷水眼、下部套体,所述上部套体、下部套体的外侧壁上均设有密封圈沟槽,所述陶瓷水眼为中空环形结构,且其纵切面为“凸”字型结构,所述上部套体、下部套体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陶瓷水眼结构相匹配的第一台阶、第二台阶,所述上部套体一端与下部套体一端紧密接触,且所述陶瓷水眼套设在所述上部套体与下部套体形成的腔体内,并通过第一台阶、第二台阶与所述陶瓷水眼的侧壁、底端进行限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钻式水眼既易钻除,又能耐磨。

A kind of drillable water 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钻式水眼
本专利技术属于钻井装备与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可钻式水眼。
技术介绍
套管钻井是用套管下部连接钻头,用套管传递扭矩带动钻头旋转钻进。钻达设计深度时,套管留在井内固井用。现有套管可取出式钻头和可钻式钻头两种。用可取出式钻头钻井要在固井前先把可取出式钻头取出后才能固井,作业较繁琐,固井前浪费时间也容易对固井质量产生影响。用可钻式钻头钻井达设计井深后不取钻头直接固井,等固井完成直接用下一开钻头钻穿可钻式钻头和水泥塞,进行下一步钻井作业,操作方便可靠。可钻式钻头芯部一般采用易钻除合金,但是现在一般钻头水眼多为硬质合金,难以钻除。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一种既易钻除,又能耐磨的可钻式钻头水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易钻除,又能耐磨的可钻式钻头水眼。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钻式水眼,包括上部套体、陶瓷水眼、下部套体,所述上部套体、下部套体的外侧壁上均设有密封圈沟槽,所述陶瓷水眼为中空环形结构,且其纵切面为“凸”字型结构,所述上部套体、下部套体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陶瓷水眼结构相匹配的第一台阶、第二台阶,所述上部套体一端与下部套体一端紧密接触,且所述陶瓷水眼套设在所述上部套体与下部套体形成的腔体内,并通过第一台阶、第二台阶与所述陶瓷水眼的侧壁、底端进行限位。进一步的,所述下部套体与上部套体接触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可放置垫圈。进一步的,所述上部套体在与下部套体非接触端设有一个安装用直槽。进一步的,所述下部套体与上部套体非接触端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上部套体内侧壁上也设有密封圈沟槽。进一步的,所述下部套体与上部套体的外侧壁上均设有安装螺纹。进一步的,所述上部套体、下部套体材质采用易切削铜合金。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可钻式水眼容易钻除,并且耐磨;外部用易切削铜合金制造上部套体和下部套体,易切削铜合金极易被钻除;内部固定有陶瓷水眼,陶瓷水眼具有熔点高、硬度高、强度高、耐磨且具有良好的抗化学腐蚀能力,但脆性大、抗冲击性能差,在钻头钻除时极易破碎,从而连同其它碎屑被钻井液携带返回地面;2、本专利技术可钻式水眼,安装在可钻式套管钻井专用钻头上,当钻头钻达设计井深后直接固井,然后采用常规钻井钻头钻穿可钻式套管钻头芯部及可钻式水眼,便可进行下一开钻井施工。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钻式水眼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钻式水眼的上部套体的结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钻式水眼的下部套体的结构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钻式水眼的陶瓷水眼的结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专利技术的更多其他实施例。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技术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进行标示。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就结合图1至图4来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钻式水眼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钻式水眼的上部套体的结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钻式水眼的下部套体的结构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钻式水眼的陶瓷水眼的结构剖面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钻式水眼,包括上部套体1、陶瓷水眼3、下部套体5,所述上部套体1、下部套体5的外侧壁上均设有密封圈沟槽4,密封圈沟槽4内可填充O型圈,所述陶瓷水眼3为中空环形结构,且其纵切面为“凸”字型结构,所述上部套体1、下部套体5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陶瓷水眼3结构相匹配的第一台阶101、第二台阶501,第一台阶101与陶瓷水眼3的侧壁相配合,第二台阶501与陶瓷水眼3的底端相配合,所述上部套体1一端与下部套体5一端紧密接触,具体的,可以考虑:所述下部套体5与上部套体1接触的一端设有凹槽6,所述凹槽6可放置橡胶垫圈,从而使得下部套体5与上部套体1接触紧密;且所述陶瓷水眼3套设在所述上部套体1与下部套体5形成的腔体内,并通过第一台阶101、第二台阶501与所述陶瓷水眼3的侧壁、底端进行限位。更进一步来讲,还可以在本专利技术中考虑,所述上部套体1在与下部套体5非接触端设有一个安装用直槽102,该安装直槽102的作用是方便利用工具将上部套体1安装到钻井钻头内部。更进一步来讲,还可以在本专利技术中考虑,所述下部套体5与上部套体1非接触端的端面上圆周上均匀设有4个安装孔502,该安装孔502的作用是将专用安装工具插入安装孔502将下部套体5从可钻式钻头外部水眼螺纹孔拧入。需要指出的是,所述上部套体1内侧壁上也设有密封圈沟槽2,密封圈沟槽2内可填充O型圈。需要指出的是,所述下部套体5与上部套体1的外侧壁上均设有安装螺纹,利用该安装螺纹可将下部套体5与上部套体1旋在钻井钻头内部。需要指出的是,所述上部套体1、下部套体5材质采用易切削铜合金。作为举例,在本实施例中,在安装可钻式水眼时:将上部套体1内外壁上的密封圈沟槽2、密封圈沟槽4安装上O型圈,用工具从可钻式套管钻井钻头内部把上部套体1通过螺纹拧在加工好的安装水眼处,将陶瓷水眼3从套管钻井钻头外部插入上部套体1内,将下部套体5的密封圈沟槽4、凹槽6安装上O型圈、橡胶垫圈,将下部套体5从套管钻井钻头外部安装水眼处通过螺纹拧入,陶瓷水眼3置于下部套体5内,下部套体5拧紧使上部套体1和下部套体5压紧弹性橡胶垫圈。以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钻式水眼,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套体、陶瓷水眼、下部套体,所述上部套体、下部套体的外侧壁上均设有密封圈沟槽,所述陶瓷水眼为中空环形结构,且其纵切面为“凸”字型结构,所述上部套体、下部套体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陶瓷水眼结构相匹配的第一台阶、第二台阶,所述上部套体一端与下部套体一端紧密接触,且所述陶瓷水眼套设在所述上部套体与下部套体形成的腔体内,并通过第一台阶、第二台阶与所述陶瓷水眼的侧壁、底端进行限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钻式水眼,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套体、陶瓷水眼、下部套体,所述上部套体、下部套体的外侧壁上均设有密封圈沟槽,所述陶瓷水眼为中空环形结构,且其纵切面为“凸”字型结构,所述上部套体、下部套体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陶瓷水眼结构相匹配的第一台阶、第二台阶,所述上部套体一端与下部套体一端紧密接触,且所述陶瓷水眼套设在所述上部套体与下部套体形成的腔体内,并通过第一台阶、第二台阶与所述陶瓷水眼的侧壁、底端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钻式水眼,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套体与上部套体接触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可放置垫圈。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海涛郭超周俊然田晓勇梁国红左岳董颖梁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