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承设备的预制墩梁一体化基础及装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支承设备的支撑结构的
,尤其涉及一种支承设备的预制墩梁一体化基础及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在对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建设周期、工程投资、节能环保等提成高要求时,其中变电站主变设备混凝土基础是变电站建设的核心环节之一,现阶段其基础形式多为钢筋混凝土阶梯式独立基础或者为整体式浇筑的基础,基础施工多采用现场浇筑的湿作业方式,制约了变电站建设的快速发展。另外,变电站主变设备基础建设中由于受到人员素质、气候、周边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现浇式基础在施工、使用等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存在基础自重大且承载力和抗震能力较低、施工质量较难控制、施工周期长、造价高、难以达到文明施工、节能、环保等要求。实际中遇到电力生产大修、技改工程等项目时,原先的现浇基础是不适合大修、技改等这种对工期要求非常严格的项目,会直接影响到基础的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和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承设备的预制墩梁一体化基础及装配方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承设备的预制墩梁一体化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支撑单元和连接所有支撑单元且控制相邻支撑单元之间距离的连接梁(4);所述支撑单元均包括上下设置的上部支撑组件和下部条形梁(3),以及用于连接上部支撑组件和下部条形梁(3)的中部连接组件;所述连接梁(4)垂直固定在下部条形梁(3)的上端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承设备的预制墩梁一体化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支撑单元和连接所有支撑单元且控制相邻支撑单元之间距离的连接梁(4);所述支撑单元均包括上下设置的上部支撑组件和下部条形梁(3),以及用于连接上部支撑组件和下部条形梁(3)的中部连接组件;所述连接梁(4)垂直固定在下部条形梁(3)的上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承设备的预制墩梁一体化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连接组件包括支撑柱(2),支撑柱(2)的上下两端对应安装有柱头(21)和法兰盘(22),上部支撑组件的下端面与柱头(21)相对的面上设置有与柱头(21)匹配的凹槽(13),所述下部条形梁(3)上间隔地设置有梯台(31),所述梯台(31)上端面向内开设有梯台槽(311),所述法兰盘(22)安装在对应的梯台槽(3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承设备的预制墩梁一体化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支撑组件包括上部预制盖梁(1),所述凹槽(13)设置在上部预制盖梁(1)的下端面上,所述柱头(21)与对应的所述凹槽(13)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匹配的锚栓孔和锚栓件(14),位于凹槽(13)的边缘处设置有通孔(12),所述通孔(12)用于向凹槽(13)的内侧面与柱头(21)之间的缝隙灌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承设备的预制墩梁一体化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的底端面中间开设有一环形的限位圆槽(24),所述梯台槽(311)的底端中部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圆槽(24)相适配的限位凸起(312),位于限位凸起(312)外周的梯台槽(311)内开设有与法兰盘(22)连接的预埋螺栓(31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承设备的预制墩梁一体化基础,其特征在于,位于梯台(31)之间的下部条形梁(3)上开设有用于容纳连接梁(4)的限位槽(32),位于限位槽(32)两侧的下部条形梁(3)上分别开设有下沉槽(33),所述下沉槽(33)的底端固设有定位销(3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支承设备的预制墩梁一体化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4)在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销(331)相配合连接的耳板(41),两侧的耳板(41)关于连接梁(4)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耳板(41)通过对应的所述定位销(331)固定在对应的下部条形梁(3)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支承设备的预制墩梁一体化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预制盖梁(1)的顶端面固设有用于支撑设备的承台(11),所述承台(11)外侧面上设置有阻挡部。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支承设备的预制墩梁一体化基础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上部支撑组件、中部连接组件、下部条形梁(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鸣,胡晨,张慧洁,何宇辰,王灿,薛欢,王笠,季跃,鲍玉莹,高廷峰,朱灿,王静峰,李国强,高奔浩,李景哲,陶书庆,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