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敏娟专利>正文

智能公路混凝土桥梁伸缩缝过渡区修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7919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公路混凝土桥梁伸缩缝过渡区修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修复结构包括:粘接层,其设置在桥梁伸缩缝的预留槽表面;加固层,其包括加固梁、第一、第二连接链、套管和混凝土;两根加固梁对称布置于预留槽的两内侧边;第一连接链设置于加固梁和预留槽之间;第二连接链的两端分别焊接于两根加固梁上;套管套设在第二连接链上;混凝土浇筑在两根加固梁之间;抗变形层,其包括硅胶垫、H形架、钢索和橡胶块;H形架在加固梁上,钢索连接于H形架的两内侧壁;橡胶块填充H形架内,硅胶垫布置于H形架和预留槽之间;通过层。其对桥梁伸缩缝两侧起到加固连接的同时,避免了热胀冷缩造成的桥面隆起或断裂,并对行车起到了很好的减震效果。

Repair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expansion joint transition area of Intelligent Highway Concrete Bri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公路混凝土桥梁伸缩缝过渡区修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伸缩缝过渡区修复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公路混凝土桥梁伸缩缝过渡区修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桥梁伸缩缝指的是为满足桥面变形的要求,在两梁端之间、梁端与桥台之间或桥梁的铰接位置上设置的伸缩缝。伸缩缝要求在平行、垂直于桥梁轴线的两个方向,均能自由伸缩,牢固可靠,车辆行驶过时应平顺、无突跳与噪声;要能防止雨水和垃圾泥土渗入阻塞;安装、检查、养护、消除污物都要简易方便。在设置伸缩缝处,栏杆与桥面铺装都要断开。桥梁伸缩缝的作用在于调节由车辆荷载和桥梁建筑材料所引起的上部结构之间的位移和联结。斜交桥的伸缩装置一旦被破坏,将严重影响行车的速度、舒适性与安全,甚至造成行车安全事故。在气温变化、混凝土收缩等因素影响下,桥跨结构会产生变形。为适应这种位移并保持桥上行驶车辆的平顺性,必须在桥面的两端之间以及梁端与桥台背墙之间设置横向伸缩缝。桥梁伸缩缝一旦损坏,就会导致跳车、噪音、漏水、影响行车安全及缩短桥梁使用寿命。因此桥梁施工缝的质量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有很大的关系。传统的桥梁伸缩缝修复结构,采用填塞泡沫板或者模数支承,填塞泡沫板在气温变化下,很容易产生桥面隆起,且对缝隙两侧的加固作用不大;而模数支承容易损坏,且使用时噪声大,使用体验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公路混凝土桥梁伸缩缝过渡区修复结构,对桥梁伸缩缝两侧起到加固连接的同时,避免了热胀冷缩造成的桥面隆起或断裂,并对行车起到了很好的减震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公路混凝土桥梁伸缩缝过渡区修复结构,包括:粘接层,其设置在桥梁的伸缩缝的预留槽表面;所述粘接层由甲基丙烯酸树脂层上涂覆胶黏剂形成;加固层,其包括加固梁、第一连接链、第二连接链、套管和混凝土;所述加固梁设置为两根;两根所述加固梁沿所述桥梁的横向方向对称布置于所述预留槽的两内侧边;所述加固梁呈横截面为横向的U形设置,且两根所述加固梁的开口相对布置;所述第一连接链设置于所述加固梁和所述预留槽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链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加固梁和预留槽上;所述第二连接链的两端分别焊接于位于所述预留槽的两侧内侧边的所述加固梁上;所述套管为硬质管体,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链上,且长度小于两根所述加固梁间的距离;所述混凝土浇筑在两根所述加固梁之间,并使所述混凝土的高度与所述加固梁的上表面齐平;抗变形层,其包括硅胶垫、H形架、钢索和橡胶块;所述H形架的两底端分别抵顶于所述加固梁上,所述H形架的底板设置为向上拱起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具有弹性,所述钢索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弧形板上方的所述H形架的两内侧壁上;所述橡胶块填充在所述弧形板上的所述H形架的内部,所述硅胶垫设置为两块,两块所述硅胶垫分别布置于所述H形架和所述预留槽之间;通过层,其为设置在所述H形架上方的板体;所述板体的上表面与所述桥梁的表面齐平。优选的是,所述的智能公路混凝土桥梁伸缩缝过渡区修复结构中,两根所述加固梁的下表面间设置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加固梁的边缘固定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的智能公路混凝土桥梁伸缩缝过渡区修复结构中,所述H形架的侧壁设置有具有夹层的空心结构;所述H形架的顶面上开设有贯通至所述夹层的灌浆孔;所述H形架的底面上开设有多个贯通至所述夹层的漏浆孔;由所述灌浆孔向所述夹层内灌浇有混凝土砂浆。优选的是,所述的智能公路混凝土桥梁伸缩缝过渡区修复结构中,所述加固梁与所述H形架的接触面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容置混凝土砂浆的容置坑;所述容置坑的位置与所述漏浆孔对应。优选的是,所述的智能公路混凝土桥梁伸缩缝过渡区修复结构中,所述加固梁上开设有将各个所述容置坑连通的凹槽。优选的是,所述的智能公路混凝土桥梁伸缩缝过渡区修复结构中,所述板体设置为两块,两块所述板体平行布置在所述H形架的上方,且两块所述板体间具有间隙。优选的是,所述的智能公路混凝土桥梁伸缩缝过渡区修复结构中,所述弧形板和混凝土之间设置有触碰开关,所述触碰开关连接于警报模块,所述弧形板塌陷触发使得所述触碰开关闭合,所述触碰开关的闭合触发所述警报模块发出警报。一种智能公路混凝土桥梁伸缩缝过渡区修复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清除原伸缩缝中的填充物,并将伸缩缝中杂物清洁干净,漏出预留槽;步骤二、在预留槽内涂覆甲基丙烯酸树脂,并在甲基丙烯酸树脂凝固后,在甲基丙烯酸树脂层上涂覆胶黏剂;步骤三、待胶黏剂凝固后,在预留槽两侧壁上间隔均匀的铆接第一连接链;而后将加固梁置入预留槽内,并将加固梁和第一连接链焊接;步骤四、套管套设在第二连接链上后,将第二连接链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位于预留槽两侧的加固梁上;步骤五、向预留槽内浇筑混凝土,并使混凝土的高度与加固梁的上表面齐平;步骤六、将H形架放置在加固梁上,并将H形架的底面边缘和加固梁的上表面焊接;步骤七、将钢索连接在H形架的两内侧壁上,而后填入热熔的橡胶形成橡胶块,并将硅胶垫填充至H形架和预留槽间的缝隙内;步骤八、将板体扣合在H形架上方,并使得板体和桥梁上表面齐平。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智能公路混凝土桥梁伸缩缝过渡区修复结构中,粘接层对预留槽下方起到了良好的防水效果,同时,增强了与预留槽内加固层的连接效果。加固层通过加固梁和第一连接链的连接设置,使得伸缩缝内加固层自身的热胀冷缩得到很好的调节,避免伸缩缝对桥面形成压力,造成桥面损坏;加固梁和第二连接链的设置使得桥面的伸缩能够被伸缩缝很好的吸收,避免桥面隆起或裂缝;加固梁本身和第二连接链的连接增加了桥梁和其伸缩缝另一端的连接,从而实现了对桥体的加固。抗变形层的设置,能够有效减缓行车过程中造成的震动,且H形架和橡胶块的配合,使得在气温较高时膨胀的桥面的应力被橡胶块和硅胶垫所抵消,同时行车过程中造成的压力被橡胶块以及弧形板本身的弹性所抵消,使得车辆行驶平顺的同时,降低了对伸缩缝内部的压力,从而提高了所述伸缩缝修复结构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公路混凝土桥梁伸缩缝过渡区修复结构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公路混凝土桥梁伸缩缝过渡区修复结构的施工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明书后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公路混凝土桥梁伸缩缝过渡区修复结构,包括:粘接层,其设置在桥梁的伸缩缝的预留槽1表面;所述粘接层由甲基丙烯酸树脂层2上涂覆胶黏剂3形成;加固层,其包括加固梁4、第一连接链5、第二连接链6、套管7和混凝土8;所述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公路混凝土桥梁伸缩缝过渡区修复结构,其中,包括:/n粘接层,其设置在桥梁的伸缩缝的预留槽表面;所述粘接层由甲基丙烯酸树脂层上涂覆胶黏剂形成;/n加固层,其包括加固梁、第一连接链、第二连接链、套管和混凝土;所述加固梁设置为两根;两根所述加固梁沿所述桥梁的横向方向对称布置于所述预留槽的两内侧边;所述加固梁呈横截面为横向的U形设置,且两根所述加固梁的开口相对布置;所述第一连接链设置于所述加固梁和所述预留槽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链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加固梁和预留槽上;所述第二连接链的两端分别焊接于位于所述预留槽的两侧内侧边的所述加固梁上;所述套管为硬质管体,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链上,且长度小于两根所述加固梁间的距离;所述混凝土浇筑在两根所述加固梁之间,并使所述混凝土的高度与所述加固梁的上表面齐平;/n抗变形层,其包括硅胶垫、H形架、钢索和橡胶块;所述H形架的两底端分别抵顶于所述加固梁上,所述H形架的底板设置为向上拱起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具有弹性,所述钢索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弧形板上方的所述H形架的两内侧壁上;所述橡胶块填充在所述弧形板上的所述H形架的内部,所述硅胶垫设置为两块,两块所述硅胶垫分别布置于所述H形架和所述预留槽之间;/n通过层,其为设置在所述H形架上方的板体;所述板体的上表面与所述桥梁的表面齐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公路混凝土桥梁伸缩缝过渡区修复结构,其中,包括:
粘接层,其设置在桥梁的伸缩缝的预留槽表面;所述粘接层由甲基丙烯酸树脂层上涂覆胶黏剂形成;
加固层,其包括加固梁、第一连接链、第二连接链、套管和混凝土;所述加固梁设置为两根;两根所述加固梁沿所述桥梁的横向方向对称布置于所述预留槽的两内侧边;所述加固梁呈横截面为横向的U形设置,且两根所述加固梁的开口相对布置;所述第一连接链设置于所述加固梁和所述预留槽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链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加固梁和预留槽上;所述第二连接链的两端分别焊接于位于所述预留槽的两侧内侧边的所述加固梁上;所述套管为硬质管体,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链上,且长度小于两根所述加固梁间的距离;所述混凝土浇筑在两根所述加固梁之间,并使所述混凝土的高度与所述加固梁的上表面齐平;
抗变形层,其包括硅胶垫、H形架、钢索和橡胶块;所述H形架的两底端分别抵顶于所述加固梁上,所述H形架的底板设置为向上拱起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具有弹性,所述钢索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弧形板上方的所述H形架的两内侧壁上;所述橡胶块填充在所述弧形板上的所述H形架的内部,所述硅胶垫设置为两块,两块所述硅胶垫分别布置于所述H形架和所述预留槽之间;
通过层,其为设置在所述H形架上方的板体;所述板体的上表面与所述桥梁的表面齐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公路混凝土桥梁伸缩缝过渡区修复结构,其中,两根所述加固梁的下表面间设置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加固梁的边缘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公路混凝土桥梁伸缩缝过渡区修复结构,其中,所述H形架的侧壁设置有具有夹层的空心结构;所述H形架的顶面上开设有贯通至所述夹层的灌浆孔;所述H形架的底面上开设有多个贯通至所述夹层的漏浆孔;由所述灌浆孔向所述夹层内灌浇有混凝土砂浆。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敏娟刘港武向楠陈博文赵学伟王威邢磊郭法霞路永新蔡明珠
申请(专利权)人:孙敏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