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磁性纳米粒子/石墨烯/碳纤维的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7770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磁性纳米粒子/石墨烯/碳纤维的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值得说明的是本方法中将石墨烯均匀生长在碳纤维表面,然后在石墨烯的间隙中引入磁性纳米粒子形成磁损耗层,使复合材料兼具介电损耗与磁损耗,有利于通过调节材料的电磁参量实现阻抗匹配;所制备的吸波材料是由零维、一维、二维材料构建出的多维度、跨尺度复合材料,适应电磁波的多维度吸收特性,能极大地提高材料的吸波性能。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composite microwave absorbing material based on magnetic nanoparticles / graphene / carbon fi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磁性纳米粒子/石墨烯/碳纤维的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磁性纳米粒子/石墨烯/碳纤维的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同时涉及利用该方法所得产物,属于吸波材料制备

技术介绍
作为应用于武器装备的重要材料之一,吸波材料可以大幅降低飞行器的雷达散射截面,从而提高其生存防御能力和总体作战性能。隐身材料的研究一直是国防科技前沿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吸波材料不但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而且在民用领域也有很多的应用,特别是在信息通信及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日常生活中电磁污染日益加剧,不但对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造成干扰,而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产生了危害。开发和应用优质高效的电磁波吸收材料是解决隐身问题和电磁污染的有效途径。理想的吸波材料要求具有“薄”、“轻”、“宽”、“强”的特点。相对于传统的磁性金属和铁氧体吸波剂,碳材料具有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密度低、强度高、电性能好等优点。而且纳米碳材料还拥有独特的晶格结构,可以将之与电磁波的作用尺度扩展到原子量级。在各种碳材料中,碳纤维结构吸波材料具有承载和减少雷达比反射面的双重功能,是功能与结构一体化的优良微波吸收材料,具有质轻、硬度高、高温强度大、热膨胀系数小、热传导率高、耐蚀、抗氧化等特点。另一种碳材料——石墨烯自从问世以来,其独特的力学、电学、光学及磁学性能便引起了广泛关注,其具有的独特的孔壁及单原子层的特殊二维片状结构,使得其具有质量轻、比表面积大、导电性好、高的介电常数等性质,且其存在的大量悬空键在电场的作用下更易因外层电磁的极化弛豫而衰减电磁波。然而,性能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材料需要具有介电损耗和磁损耗性能,碳纤维、石墨烯等碳材料由于其介电常数较大,单独使用时的阻抗匹配特性较差、吸波性能不够理想。单一类型的碳材料很难同时满足要求,因此需要将具有不同特性的材料进行优化复合以获得最佳效果,目前一般将其与磁损耗型吸波材料复合制成磁性碳材料,以达到降低密度增强吸收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磁性纳米粒子/石墨烯/碳纤维的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石墨烯/碳纤维的制备1-1)将碳纤维放入丙酮中超声处理后清洗、干燥;1-2)将经过上述处理后的碳纤维放入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的炉腔中,密封状态下抽真空后,通入氢气;1-3)将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的主反应区升温,进行退火处理;1-4)退火处理后,将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的主反应区升温,通入气体碳源,进行碳纤维表面石墨烯的制备。在此过程中射频器或微波发生器处于工作状态,使气体碳源中的碳–碳键断开后沉积到碳纤维表面形成石墨烯。1-5)步骤4)的反应后,停止加热,关闭气体碳源,冷却后获得石墨烯/碳纤维复合材料;2)磁性纳米粒子/石墨烯/碳纤维复合吸波剂的制备2-1)将磁性金属的化合物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溶液;2-2)取步骤1)的产物石墨烯/碳纤维复合材料放入步骤2-1)配制的溶液中,搅拌使混合均匀;石墨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质量(g)与溶液的体积(mL)之比为:1:20~1:100。2-3)通过湿法化学合成,使得步骤2-1)所述磁性金属的氧化物沉积在石墨烯/碳纤维复合材料上;2-4)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分离并除去其他产物或未反应的原料得到磁性纳米粒子/石墨烯/碳纤维复合材料吸波剂。进一步,步骤2〕结束后,3)磁性纳米粒子/石墨烯/碳纤维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将步骤2)所获得的吸波剂与树脂、溶剂混合均匀,采用成型工艺制备成所需形状和厚度的吸波材料。所述树脂为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丙烯酸酯树脂、聚酯树脂、有机硅树脂等的一种。所述溶剂为环己酮、二甲苯、丙酮、丙二醇甲醚、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等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成型工艺包括但不限于喷涂、刮涂、模压、注压等方法。进一步,步骤1)中:1-1)所述的碳纤维为长度为1-10毫米的短切碳纤维。所述的超声处理时间30-120分钟,功率为40-60Hz。1-2)所述的化学气相沉积设备为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或微波辅助化学气相沉积设备。所述氢气以5-20sccm的流速持续通入所述的炉腔中。1-3)中,将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的主反应区温度升至400-700℃,退火处理10-60分钟;1-4)中,在退火处理后,将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的主反应区温度升至500-800℃,通入气体碳源,在所述持续通入的辅助气体作用下,进行碳纤维表面石墨烯的制备。所述气体碳源为甲烷、乙炔、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气体,通入速度为5-20sccm,持续通入时间为5-120分钟。所述辅助气体为氢气10-100sccm和氩气0-100sccm。所述射频器工作功率180-300瓦,微波发生器功率为400-1000瓦。1-5)中,在停止加热、关闭气体碳源后,氢气仍然以5-20sccm的流速持续通入所述的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的炉腔中,待所述的炉腔中的温度冷却至室温时关闭氢气。进一步,步骤2)中:2-1)所述的磁性金属为铁、钴、镍中的一种。所述化合物为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醋酸盐、草酸盐等的一种或两种。配置的溶液离子浓度为0.1-0.5摩尔/升。2-3)所述的湿法化学合成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共沉淀法、均匀沉淀法、水热法、滴定法。进一步,所述树脂为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丙烯酸酯树脂、聚酯树脂、有机硅树脂等的一种。所述溶剂为环己酮、二甲苯、丙酮、丙二醇甲醚、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等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成型工艺包括但不限于喷涂、刮涂、模压、注压等方法。本专利技术还要求保护上述方法获得的一种基于磁性纳米粒子/石墨烯/碳纤维的复合吸波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将石墨烯均匀生长在碳纤维表面,然后在石墨烯的间隙中引入磁性纳米粒子形成磁损耗层,使复合材料兼具介电损耗与磁损耗,有利于通过调节材料的电磁参量实现阻抗匹配;所制备的吸波材料是由零维、一维、二维材料构建出的多维度、跨尺度复合材料,适应电磁波的多维度吸收特性,能极大地提高材料的吸波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在碳纤维表面制备了均匀的石墨烯的SEM图;图2为在石墨烯/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填充磁性纳米粒子示意图;图3为在石墨烯/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填充了Fe3O4纳米粒子的SEM局部放大图;图4为在石墨烯/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填充了过量Fe3O4纳米粒子的SEM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1)石墨烯/碳纤维的制备1)石墨烯/碳纤维的制备1-1)将长度1mm的碳纤维放入丙酮中超声处理60min(功率40Hz)后清洗、干燥,去除碳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磁性纳米粒子/石墨烯/碳纤维的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所述石墨烯/碳纤维的制备/n1-1)将碳纤维放入所述丙酮中超声处理后清洗、干燥;/n1-2)将经过上述处理后的碳纤维放入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的炉腔中,密封状态下抽真空后,通入氢气;/n1-3)将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的主反应区升温,进行退火处理;/n1-4)退火处理后,将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的主反应区升温,通入气体碳源,进行碳纤维表面石墨烯的制备。/n在此过程中射频器或微波发生器处于工作状态,使气体碳源中的碳–碳键断开后沉积到碳纤维表面形成石墨烯。/n1-5)步骤4)的反应后,停止加热,关闭气体碳源,冷却后获得石墨烯/碳纤维复合材料;/n2)磁性纳米粒子/石墨烯/碳纤维复合吸波剂的制备/n2-1)将磁性金属的化合物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溶液;/n2-2)取步骤1)的产物石墨烯/碳纤维复合材料放入步骤2-1)配制的溶液中,搅拌使混合均匀;/n石墨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质量(g)与溶液的体积(mL)之比为:1:20~1:100。/n2-3)通过湿法化学合成,使得步骤2-1)所述磁性金属的氧化物沉积在石墨烯/碳纤维复合材料上;/n2-4)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分离并除去其他产物或未反应的原料得到磁性纳米粒子/石墨烯/碳纤维复合材料吸波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磁性纳米粒子/石墨烯/碳纤维的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所述石墨烯/碳纤维的制备
1-1)将碳纤维放入所述丙酮中超声处理后清洗、干燥;
1-2)将经过上述处理后的碳纤维放入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的炉腔中,密封状态下抽真空后,通入氢气;
1-3)将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的主反应区升温,进行退火处理;
1-4)退火处理后,将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的主反应区升温,通入气体碳源,进行碳纤维表面石墨烯的制备。
在此过程中射频器或微波发生器处于工作状态,使气体碳源中的碳–碳键断开后沉积到碳纤维表面形成石墨烯。
1-5)步骤4)的反应后,停止加热,关闭气体碳源,冷却后获得石墨烯/碳纤维复合材料;
2)磁性纳米粒子/石墨烯/碳纤维复合吸波剂的制备
2-1)将磁性金属的化合物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溶液;
2-2)取步骤1)的产物石墨烯/碳纤维复合材料放入步骤2-1)配制的溶液中,搅拌使混合均匀;
石墨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质量(g)与溶液的体积(mL)之比为:1:20~1:100。
2-3)通过湿法化学合成,使得步骤2-1)所述磁性金属的氧化物沉积在石墨烯/碳纤维复合材料上;
2-4)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分离并除去其他产物或未反应的原料得到磁性纳米粒子/石墨烯/碳纤维复合材料吸波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性纳米粒子/石墨烯/碳纤维的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3)磁性纳米粒子/石墨烯/碳纤维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
将步骤2)所获得的吸波剂与树脂、溶剂混合均匀,采用成型工艺制备成所需形状和厚度的吸波材料。
所述树脂为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丙烯酸酯树脂、聚酯树脂、有机硅树脂等的一种。
所述溶剂为环己酮、二甲苯、丙酮、丙二醇甲醚、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等的一种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金李朝龙朴明星张恒王啸史浩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