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机制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7625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机制砂及其应用;属于建筑材料加工技术和环境保护领域。所述机制砂通过下述步骤制备:步骤一高温液态镍铁渣熔体从炉子渣口排出后,对其进行缓冷风淬冷却,得到镍铁渣;缓冷风淬冷却时,控制冷却速度小于等于70℃/s;步骤二将镍铁渣置于颚式破碎机进行一级破碎,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镍铁渣再置于高效细碎机中进行细碎破碎,制得镍铁渣机制砂。优化后,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机制砂,其压碎性指标值的测量结果为6.8‑7%。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设计的机制砂与天然砂混合后,作为建材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镍铁渣的一系列处理、尤其是合理速度的风冷处理,使其具有优异的性能,为其代替一部分混凝土细集料,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提供了必要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制砂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镍铁渣资源综合利用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机制砂及其应用;属于建筑材料加工技术和环境保护领域。
技术介绍
混凝土制备过程中,目前主要采用天然砂或者岩石机制砂作为集料,但是采用这些作为集料时会产生一些问题。砂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过度开采会对河道环境产生巨大破坏,在禁止开采河砂的大前提下,部分工艺选择采用矿石磨碎制备机制砂,开采+磨碎加工过程不但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也破坏了山体环境;镍铁渣的排放量随着我国冶炼镍铁合金规模逐渐扩大而逐年增大,近年来,我国镍铁渣排放量已成为继铁渣、钢渣、赤泥之后第四大冶炼渣。镍铁渣是镍铁矿冶炼镍铁合金时产生的废渣,目前使用率较低,存在大量堆存占用土地,影响周围环境的问题。镍铁渣可以分为高炉镍铁渣和电炉镍铁渣,我国主要以电炉镍铁渣为主,殷素红等人在《一种镍渣复合机制砂及其制备方法》中提出了一种复合镍渣制备机制砂的方法,但该方法所得的机制砂压碎指标大于20%,只满足《建筑用砂》(GB/T14684—2011)中的Ⅱ类标准,本专利技术旨在使得镍铁渣在满足《建筑用砂》其他性能指标的同时,能够提高镍铁渣机制砂的强度,使其应用范围更广。工艺上镍铁渣的处理多采用水淬法,高温液态镍铁渣熔体从炉子渣口排出,直接进入水中进行水淬,由于水淬冷速快,会产生大量的玻璃相,用作混凝土时,活性氧化硅可以与硬化水泥浆体孔隙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二次水化产物,造成混凝土体积膨胀,破坏混凝土结构;此外,玻璃态的物质强度不高、脆性大,若渣的结晶度过低,则所制镍铁砂不满足《建筑用砂》(GB/T14684—2011)标准中对于的机制砂坚固性压碎值的要求。因此,本专利技术选择采用风淬法来镍铁渣制备机制砂,镍铁风冷冷却结晶相成分为正硅酸镁(Mg2SiO4)和偏硅酸镁(MgSiO3),制得的产品强度高,而氧化镁均进入结晶相使其活性低,用来代替一部分河砂或者岩石机制砂作为混凝土集料,实现变废为宝,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全新的镍铁渣制备机制砂的方法,该方法属于建筑材料加工
和环境保护领域。本专利技术一种机制砂,所述机制砂通过下述步骤制备:步骤一高温液态镍铁渣熔体从炉子渣口排出后,对其进行缓冷风淬冷却,得到镍铁渣;缓冷风淬冷却时,控制冷却速度小于等于70℃/s、优选为30-60℃/s、进一步优选为30-35℃/s;步骤二将镍铁渣置于颚式破碎机进行一级破碎,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镍铁渣再置于高效细碎机中进行细碎破碎,制得镍铁渣机制砂。本专利技术一种机制砂,步骤一中采用风淬法冷却镍铁渣,得到结晶度为95-100%的矿物相。结晶相成分为正硅酸镁(Mg2SiO4)和偏硅酸镁(MgSiO3)。本专利技术一种机制砂,步骤一中采用风淬法冷却镍铁渣,能够回收镍铁渣显热,热量交换后产生300-400℃的热风。本专利技术一种机制砂,步骤二中采用颚式破碎机将原料进行一次破碎,该设备最大进料粒度不超过640mm,偏心轴转速为250-300r/min。本专利技术一种机制砂,步骤三中,采用的高效细碎机将原料进行二次破碎,该设备最大进料粒度不超过180mm,出料口宽度调节控制在5-10mm。本专利技术一种机制砂,所述镍铁渣机制砂的放射性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10)中建筑主体材料的内照射指数和外照射指数均应≤1.0的和浸出毒性符合《建筑用砂》(GB/T14684—2011)中对人体、生物、环境不产生有害影响的要求。本专利技术一种机制砂,镍铁渣在制成机制砂后,依据国家标准《建筑用砂》(GB/T14684—2011)的测定方法,其颗粒级配位于机制砂1区级配标准,细度模数在3.7-3.1范围内,为粗砂;坚固性:质量损失≤8%,压碎性指标值≤20%;表观密度≥2500kg/m3;松散堆积密度≥1400kg/m3,空隙率≤44%;MB值≤1.4,石粉含量:按质量计≤10.0%,泥块含量:按质量计≤1.0%。有害物质中,云母含量≤1.0%,轻物质含量为≤1.0%,有机物含量合格;按SO3质量计算,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0.5%;按氯离子质量计,氯离子含量≤0.06%。作为优选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机制砂,所述镍铁渣的成分质量百分比为:SiO2:45-55%、MgO:25-35%、Fe2O3:7-13%、CaO:1-2%、Al2O3:4-8%。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机制砂,镍铁渣在制成机制砂后,依据GB/T14684—2011国家标准《建筑用砂》的测定方法,压碎性指标值的测量结果为6.8-7%。所述机制砂与天然砂混合后,作为建材使用。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天然砂细度模数为3.5-3.2。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机制砂与天然砂的质量比为25-35%:45-75%。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为:砂石骨料在混凝土中起着骨架作用,如传递应力、抑制收缩、防止开裂等作用,水淬后的镍铁渣,会产生大量的玻璃相,从热力学角度来看,玻璃态物质较之相应的结晶态物质具有较大的内能,因此它总是有降低内能向结晶态转变的趋势,所以通常说玻璃是亚稳定的,玻璃态的物质强度不高,故不满足标准中对于镍铁渣的压碎值,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采用风冷的方式冷却镍铁渣,风冷后的镍铁渣产生的结晶相成分为正硅酸镁和偏硅酸镁,使得其质地坚硬,为使得该方法生产的镍铁渣能作为细集料添加到混凝土中,采用一级破碎和细破碎配合工作,使得生产的镍铁渣能够满足颗粒级配和细度模数的要求。相比原来的镍铁渣处理方式,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势:1)该镍铁渣冷却过程中不需要消耗水资源,整个工艺简单,节能环保,热风还可再次利用。2)该镍铁渣相比于水淬渣质地坚硬,且性能稳定,用于混凝土时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以任何形式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对比例1、镍铁渣主要成分表1镍铁合金渣主要成分主要成分SiO2MgOAl2O3CaOTFe其他含量/%52.4426.324.761.8812.072.53由表1知镍铁渣的主要成分为:SiO2、MgO、Fe2O3、CaO、Al2O3,表中其他为主要Mn、Cr、Ti、等的氧化物和少量的镍。2、《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10)标准规定了建筑主体材料的内照射指数和外照射指数均应小于等于1.0,小于标准规定的材料则使用范围将不受限制,通过试验检测结果:表2镍合金渣渣放射性检测结果表2表明镍铁合金渣原材料的内放射指数0.0(+)和外反射指数0.0(+)远小于国家规定的限制指标,因此镍合金渣可以用于建筑材料而不受到应用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制砂,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制砂通过下述步骤制备:/n步骤一高温液态镍铁渣熔体从炉子渣口排出后,对其进行缓冷风淬冷却,得到镍铁渣;缓冷风淬冷却时,控制冷却速度小于等于70℃/s;/n步骤二/n将镍铁渣置于颚式破碎机进行一级破碎,/n步骤三/n将步骤二所得镍铁渣再置于高效细碎机中进行细碎破碎,制得镍铁渣机制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制砂,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制砂通过下述步骤制备:
步骤一高温液态镍铁渣熔体从炉子渣口排出后,对其进行缓冷风淬冷却,得到镍铁渣;缓冷风淬冷却时,控制冷却速度小于等于70℃/s;
步骤二
将镍铁渣置于颚式破碎机进行一级破碎,
步骤三
将步骤二所得镍铁渣再置于高效细碎机中进行细碎破碎,制得镍铁渣机制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制砂,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采用风淬法冷却镍铁渣,得到结晶度为95-100%的矿物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制砂,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采用风淬法冷却镍铁渣,能够回收镍铁渣显热,热量交换后产生300-400℃的热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制砂,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采用颚式破碎机将原料进行一次破碎,该设备最大进料粒度不超过640mm,偏心轴转速为250-300r/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制砂,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采用的高效细碎机将原料进行二次破碎,该设备最大进料粒度不超过180mm,出料口宽度调节控制在5-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制砂,其特征在于:所述镍铁渣机制砂的放射性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10)中建筑主体材料的内照射指数和外照射指数均应≤1.0的和浸出毒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乐君王万林罗豪吴厚发颜雄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