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过滤处理、调节水质、厌氧处理、好氧处理、缺氧处理、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絮凝沉淀、气浮、离心分离、消毒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纺织污水处理方法,水解酸化池起着厌氧的作用,活性淤泥池起着好氧法的作用,对污水进行处理,改善其可生化性能,吸附、降解一部分有机物,对系统的剩余污泥进行消化,减少污泥产生量,通过设置气浮机和离心机的配合作用,分离出靠重力无法沉淀的细微颗粒污染物,以及使质量不同的悬浮物和水体分离,提高了分离效率,通过聚丙烯酰胺与聚合氯化铝协同作用,将降低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且能够达到处理效果好,成本低等特点。
A method of textile wastewater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污水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纺织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纺织印染行业是工业废水排放大户,纺织废水是纺织印染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由于所加工的原料,产品的品种,加工的工艺和加工方式的不同,废水的组成和性质变化也很大,这类废水有机物含量高,色度深,成分复杂,有害物质含量高,对水体会造成严重的伤害,而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只是单纯的沉淀和过滤,处理的效果不佳,还是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污水处理方法,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纺织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过滤处理,把污水通入过滤管道,过滤管道内设有格栅和滤网;S2、调节水质,在步骤S1完成后,把污水通入调节池,使水质能够均衡一些,有利于下一道工序,以及可以调节水质和实现事故缓冲的作用;S3、厌氧处理,在步骤S2完成后,把污水通入水解酸化池,使得污水水解酸化,将厌氧生化作用控制在水解和酸化阶段,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污染物分解为较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污染物,以利于废水的后续好氧生物处理,减轻后续处理负荷;S4、好氧处理,在步骤S3完成后,把污水通入活性污泥池中,通过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生化作用,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质;S5、缺氧处理,在步骤S4完成后,把污水通入缺氧池,缺氧池中反硝化细菌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实现脱氮;S6、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在步骤S5完成后,采用生物填料作为微生物的载体,生长有微生物的载体浸没在污水中,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下,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S7、絮凝沉淀,在步骤S6完成后,把污水通入絮凝沉淀池,加入聚合氯化铝,发生水解和聚合反应,生成高价聚羟阳离子,与水中的胶体进行压缩双电层、电中和脱稳、吸附架桥并辅以沉淀物网捕、卷扫作用,沉淀去除生成的粗大絮体;S8、气浮,在污水中通入空气,产生细小气泡,附着在细微颗粒污染物上,形成密度小于水的浮体,上浮到水面,分离密度与水接近或比水小,靠重力无法沉淀的细微颗粒污染物;S9、离心分离,在步骤S8完成后,把污水通入分离设备,利用离心作用,使质量不同的悬浮物和水体分离;S10、消毒处理,在步骤S8完成后,把污水通入消毒池内进行消毒,最终把消毒后的水直接排放至河流。优先的,所述步骤S1中格栅竖直或倾斜放置在管道上,用来去除废水里粗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以免后面装置堵塞,筛网设置于格栅的下方,用以去除较细小的悬浮物。优先的,所述步骤S3中水解酸化池内采用硫酸盐类对污水进行水解酸化处理。优先的,所述步骤S4中活性污泥内加入粉末活性碳,利用活性碳孔隙率高和比表面积大的特点,使微生物大量聚集在其表面,不仅增加了微生物量,还提高了污泥的沉降性能,易于后续泥水分离。优先的,所述步骤S7中絮凝沉淀池内加入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与聚合氯化铝协同作用,将降低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且能够达到处理效果好,成本低等特点。优先的,所述步骤S8中采用涡凹气浮机,实现设备的小型化,还节省投资和运转成本。优先的,所述步骤S9中分离设备有施流分离器和离心机。优先的,所述步骤S10中消毒池内设有二氧化氯发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水解酸化池和活性污泥池的配合作用,水解酸化池起着厌氧的作用,活性淤泥池起着好氧法的作用,对污水进行处理,改善其可生化性能,吸附、降解一部分有机物,对系统的剩余污泥进行消化,减少污泥产生量;通过设置气浮机和离心机的配合作用,分理出靠重力无法沉淀的细微颗粒污染物,以及使质量不同的悬浮物和水体分离,提高了分离效率;通过在絮凝沉淀池内加入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与聚合氯化铝协同作用,将降低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且能够达到处理效果好,成本低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纺织污水处理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纺织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过滤处理,把污水通入过滤管道,过滤管道内设有格栅和滤网;S2、调节水质,在步骤S1完成后,把污水通入调节池,使水质能够均衡一些,有利于下一道工序,以及可以调节水质和实现事故缓冲的作用;S3、厌氧处理,在步骤S2完成后,把污水通入水解酸化池,使得污水水解酸化,将厌氧生化作用控制在水解和酸化阶段,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污染物分解为较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污染物,以利于废水的后续好氧生物处理,减轻后续处理负荷;S4、好氧处理,在步骤S3完成后,把污水通入活性污泥池中,通过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生化作用,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质;S5、缺氧处理,在步骤S4完成后,把污水通入缺氧池,缺氧池中反硝化细菌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实现脱氮;S6、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在步骤S5完成后,采用生物填料作为微生物的载体,生长有微生物的载体浸没在污水中,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下,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S7、絮凝沉淀,在步骤S6完成后,把污水通入絮凝沉淀池,加入聚合氯化铝,发生水解和聚合反应,生成高价聚羟阳离子,与水中的胶体进行压缩双电层、电中和脱稳、吸附架桥并辅以沉淀物网捕、卷扫作用,沉淀去除生成的粗大絮体;S8、气浮,在污水中通入空气,产生细小气泡,附着在细微颗粒污染物上,形成密度小于水的浮体,上浮到水面,分离密度与水接近或比水小,靠重力无法沉淀的细微颗粒污染物;S9、离心分离,在步骤S8完成后,把污水通入分离设备,利用离心作用,使质量不同的悬浮物和水体分离;S10、消毒处理,在步骤S8完成后,把污水通入消毒池内进行消毒,最终把消毒后的水直接排放至河流。步骤S1中格栅竖直或倾斜放置在管道上,用来去除废水里粗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以免后面装置堵塞,筛网设置于格栅的下方,用以去除较细小的悬浮物;步骤S3中水解酸化池内采用硫酸盐类对污水进行水解酸化处理;步骤S4中活性污泥内加入粉末活性碳,利用活性碳孔隙率高和比表面积大的特点,使微生物大量聚集在其表面,不仅增加了微生物量,还提高了污泥的沉降性能,易于后续泥水分离;步骤S7中絮凝沉淀池内加入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与聚合氯化铝协同作用,将降低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且能够达到处理效果好,成本低等特点;步骤S8中采用涡凹气浮机,实现设备的小型化,还节省投资和运转成本;步骤S9中分离设备有施流分离器和离心机;步骤S10中消毒池内设有二氧化氯发生器。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过滤处理,把污水通入过滤管道,过滤管道内设有格栅和滤网;/nS2、调节水质,在步骤S1完成后,把污水通入调节池,使水质能够均衡一些,有利于下一道工序,以及可以调节水质和实现事故缓冲的作用;/nS3、厌氧处理,在步骤S2完成后,把污水通入水解酸化池,使得污水水解酸化,将厌氧生化作用控制在水解和酸化阶段,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污染物分解为较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污染物,以利于废水的后续好氧生物处理,减轻后续处理负荷;/nS4、好氧处理,在步骤S3完成后,把污水通入活性污泥池中,通过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生化作用,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质;/nS5、缺氧处理,在步骤S4完成后,把污水通入缺氧池,缺氧池中反硝化细菌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实现脱氮;/nS6、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在步骤S5完成后,采用生物填料作为微生物的载体,生长有微生物的载体浸没在污水中,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下,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nS7、絮凝沉淀,在步骤S6完成后,把污水通入絮凝沉淀池,加入聚合氯化铝,发生水解和聚合反应,生成高价聚羟阳离子,与水中的胶体进行压缩双电层、电中和脱稳、吸附架桥并辅以沉淀物网捕、卷扫作用,沉淀去除生成的粗大絮体;/nS8、气浮,在污水中通入空气,产生细小气泡,附着在细微颗粒污染物上,形成密度小于水的浮体,上浮到水面,分离密度与水接近或比水小,靠重力无法沉淀的细微颗粒污染物;/nS9、离心分离,在步骤S8完成后,把污水通入分离设备,利用离心作用,使质量不同的悬浮物和水体分离;/nS10、消毒处理,在步骤S8完成后,把污水通入消毒池内进行消毒,最终把消毒后的水直接排放至河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过滤处理,把污水通入过滤管道,过滤管道内设有格栅和滤网;
S2、调节水质,在步骤S1完成后,把污水通入调节池,使水质能够均衡一些,有利于下一道工序,以及可以调节水质和实现事故缓冲的作用;
S3、厌氧处理,在步骤S2完成后,把污水通入水解酸化池,使得污水水解酸化,将厌氧生化作用控制在水解和酸化阶段,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污染物分解为较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污染物,以利于废水的后续好氧生物处理,减轻后续处理负荷;
S4、好氧处理,在步骤S3完成后,把污水通入活性污泥池中,通过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生化作用,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质;
S5、缺氧处理,在步骤S4完成后,把污水通入缺氧池,缺氧池中反硝化细菌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实现脱氮;
S6、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在步骤S5完成后,采用生物填料作为微生物的载体,生长有微生物的载体浸没在污水中,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下,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
S7、絮凝沉淀,在步骤S6完成后,把污水通入絮凝沉淀池,加入聚合氯化铝,发生水解和聚合反应,生成高价聚羟阳离子,与水中的胶体进行压缩双电层、电中和脱稳、吸附架桥并辅以沉淀物网捕、卷扫作用,沉淀去除生成的粗大絮体;
S8、气浮,在污水中通入空气,产生细小气泡,附着在细微颗粒污染物上,形成密度小于水的浮体,上浮到水面,分离密度与水接近或比水小,靠重力无法沉淀的细微颗粒污染物;
S9、离心分离,在步骤S8完成后,把污水通入分离设备,利用离心作用,使质量不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平洪,杭会东,丁志农,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海德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