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墨式笔的自助式加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7427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墨式笔的自助式加墨机,包括机箱、储墨壶、墨量监测装置、输墨装置、供电装置、显示屏、注墨装置、墨囊插装机构、报警器、支付平台和数据处理控制器,储墨壶用于储存墨水,墨量监测装置用于实时检测储墨壶中的墨水量并发送相应的信号给数据处理控制器,输墨装置用于将储墨壶中的墨水输送至注墨装置处,墨囊插装机构用于插装墨囊,注墨装置用于将输入其处的墨水注入墨囊插装机构上的墨囊中,支付平台用于使用者支付加墨费用并在费用支付成功后发送开启自助式加墨机的命令;优点是可以快速便捷地对加墨式笔的墨囊进行加墨,操作过程简单,使用者不需要自备墨水,从而促进加墨式笔的应用,减少能源消耗,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A self-service inking machine with inking p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墨式笔的自助式加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墨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加墨式笔的自助式加墨机。
技术介绍
我国有2亿多学生,90%的学生使用一次性中性笔进行书写。一次性中性笔的笔芯容量比较小,对于如初高中学生等书写量比较大的群体来说,一般一周左右就需要用掉一支一次性笔芯。用完的一次性笔芯常常直接被当作垃圾丢弃掉,无法做到集中回收处理。每年产生的废弃笔杆、笔芯等难以收集清理的垃圾数量惊人。生产一次性笔芯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除此之外废弃的一次性笔芯及其中残余油墨等还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研究资料显示,一次性笔芯材料是聚苯乙烯,聚苯乙烯是苯乙烯单体经自由基缩聚反应合成的聚合物,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热塑性塑料,具有比较稳定的化学性质,自然条件下,聚苯乙烯200年之内都很难降解。笔头的金属使用的材料包括铁、铬、镍、铅、铜、钨,其中大部分属于重金属,这些重金属不仅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最后还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随着一次性中性笔产生的环境问题和能源浪费问题的日益加剧,可以循环利用的加墨式笔在市场上得到了推广。加墨式笔包括加墨式水笔及钢笔。加墨式笔的加墨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采用一次性墨囊,通过直接更换墨囊来加墨,携带比较方便;第二种是采用重复利用的墨囊,通过为墨囊加注墨水来实现墨囊的重复利用。重复利用的墨囊相对于一次性墨囊来说更加节能环保,但是当前墨囊加注墨水的方式都是采用手工方式,且需要自备墨水,对其应用造成了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墨式笔的自助式加墨机,采用该自助式加墨机可以快速便捷地对加墨式笔的墨囊进行加墨,操作过程简单,使用者不需要自备墨水,从而能够促进加墨式笔的应用,减少能源消耗,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加墨式笔的自助式加墨机,包括机箱、储墨壶、墨量监测装置、输墨装置、供电装置、显示屏、注墨装置、墨囊插装机构、报警器、支付平台和数据处理控制器,所述的储墨壶、所述的供电装置、所述的显示屏、所述的注墨装置、所述的墨囊插装机构和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的机箱上,所述的供电装置用于为所述的自助式加墨机提供工作电源,所述的储墨壶用于储存墨水,所述的墨量监测装置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的储墨壶中的墨水量并发送相应的信号给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当所述的储墨壶中缺墨或者墨水加满时,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控制所述的报警器报警并将缺墨或者墨水加满信息在所述的显示屏进行显示,所述的输墨装置用于将所述的储墨壶中的墨水输送至所述的注墨装置处,所述的墨囊插装机构用于插装墨囊,所述的注墨装置用于将输入其处的墨水注入所述的墨囊插装机构上的墨囊中,所述的支付平台用于使用者支付加墨费用并在费用支付成功后发送开启自助式加墨机的命令,当使用者通过所述的支付平台支付加墨费用并发送开启自助式加墨机的命令后,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判定所述的墨囊插装机构中的墨囊是否插插装到位,如果墨囊插装到位,所述的自助式加墨机进入加墨工作状态,在加墨工作状态,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控制所述的显示屏中显示墨囊插装到位信息,并先控制所述的注墨装置移动至加墨位置处后再控制所述的输墨装置进入工作将所述的储墨壶中的墨水输送至所述的注墨装置处,所述的注墨装置向墨囊中注入墨水,当墨囊中注满墨水时,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控制所述的输墨装置停止工作,并控制所述的报警器发出警报,在所述的显示屏显示加墨完成信息,当使用者取走加墨完成的墨囊后,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控制所述的显示屏和所述的注墨装置复位。如果墨囊未插装到位,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控制所述的报警器报警并在所述的显示屏显示墨囊插装未到位信息,当使用者调整墨囊位置使墨囊插装到位后,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所述的报警器停止报警,所述的自助式加墨机进入加墨工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墨式笔的自助式加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墨量监测装置包括低液位检测检测传感器和高液位检测传感器,所述的低液位传感器和所述的高液位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连接,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设置有低液位参考值和高液位参考值,所述的低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的储墨壶的下部,所述的高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的储墨壶的上部,所述的低液位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的储墨壶中储存的墨水的液位并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其将所述的低液位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与所述的低液位参考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的低液位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的低液位参考值时,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判定所述的储墨壶中缺墨,此时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控制所述的报警器报警,并通过所述的显示屏显示缺墨信息,所述的高液位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的储墨壶中储存的墨水的液位并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其将所述的高液位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与所述的高液位参考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的高液位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的高液位参考值时,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判定所述的储墨壶中墨水加满,此时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控制所述的报警器报警,并通过所述的显示屏显示墨水加满信息。所述的输墨装置包括电泵、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所述的电泵与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相连,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的电泵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的电泵的入口通过所述的第一软管与所述的储墨壶连通,所述的电泵的出口通过所述的第二软管与所述的注墨机构连接。所述的注墨装置包括固定架、电机、丝杆、导杆、滑板、注墨头、上限位器和下限位器,所述的丝杆和所述的导杆分别竖向设置,所述的丝杠和所述的导杆分别安装在所述的固定架上,所述的注墨头安装在所述的滑板上,所述的滑板分别安装在所述的丝杆和所述的导杆上,所述的电机与所述的丝杆连接,所述的电机与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相连,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控制所述的电机的正转或者反转,当所述的电机的正转或者反转时,带动所述的丝杆同步正转或者反转,此时所述的丝杆带动所述的滑板向上或者向下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的注墨头向上或者向下移动,所述的上限位器和所述的下限位器分别与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连接,所述的上限位器用于检测所述的滑板是否到达最高位置处,当所述的滑板移动至最高位置处时,所述的上限位器检测到所述的滑板并发送信号给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控制所述的电机停止转动,所述的下限位器用于检测所述的滑板是否到达最低位置处,当所述的滑板移动至最低位置处时,所述的下限位器检测到所述的滑板并发送信号给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控制所述的电机停止转动,所述的注墨头的进墨口与所述的第二软管连接,所述的注墨头的出墨口安装两个导电探针,两个导电探针分别与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连接,所述的注墨头向墨囊中加注墨水时,两个所述的导电探针进入所述的墨囊内,当墨囊中的墨水加至与两个所述的导电探针接触时,此时两个所述的导电探针、墨水以及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构成一个导电回路,表明墨囊中的墨水加满,此时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控制所述的电泵关闭,停止加墨,并在所述的显示屏显示加墨完成信息。所述的墨囊插装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墨式笔的自助式加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储墨壶、墨量监测装置、输墨装置、供电装置、显示屏、注墨装置、墨囊插装机构、报警器、支付平台和数据处理控制器,所述的储墨壶、所述的供电装置、所述的显示屏、所述的注墨装置、所述的墨囊插装机构和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的机箱上,所述的供电装置用于为所述的自助式加墨机提供工作电源,所述的储墨壶用于储存墨水,所述的墨量监测装置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的储墨壶中的墨水量并发送相应的信号给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当所述的储墨壶中缺墨或者墨水加满时,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控制所述的报警器报警并将缺墨或者墨水加满信息在所述的显示屏进行显示,所述的输墨装置用于将所述的储墨壶中的墨水输送至所述的注墨装置处,所述的墨囊插装机构用于插装墨囊,所述的注墨装置用于将输入其处的墨水注入所述的墨囊插装机构上的墨囊中,所述的支付平台用于使用者支付加墨费用并在费用支付成功后发送开启自助式加墨机的命令,当使用者通过所述的支付平台支付加墨费用并发送开启自助式加墨机的命令后,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判定所述的墨囊插装机构中的墨囊是否插插装到位,如果墨囊插装到位,所述的自助式加墨机进入加墨工作状态,在加墨工作状态,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控制所述的显示屏中显示墨囊插装到位信息,并先控制所述的注墨装置移动至加墨位置处后再控制所述的输墨装置进入工作将所述的储墨壶中的墨水输送至所述的注墨装置处,所述的注墨装置向墨囊中注入墨水,当墨囊中注满墨水时,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控制所述的输墨装置停止工作,并控制所述的报警器发出警报,在所述的显示屏显示加墨完成信息,当使用者取走加墨完成的墨囊后,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控制所述的显示屏和所述的注墨装置复位。如果墨囊未插装到位,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控制所述的报警器报警并在所述的显示屏显示墨囊插装未到位信息,当使用者调整墨囊位置使墨囊插装到位后,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所述的报警器停止报警,所述的自助式加墨机进入加墨工作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墨式笔的自助式加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储墨壶、墨量监测装置、输墨装置、供电装置、显示屏、注墨装置、墨囊插装机构、报警器、支付平台和数据处理控制器,所述的储墨壶、所述的供电装置、所述的显示屏、所述的注墨装置、所述的墨囊插装机构和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的机箱上,所述的供电装置用于为所述的自助式加墨机提供工作电源,所述的储墨壶用于储存墨水,所述的墨量监测装置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的储墨壶中的墨水量并发送相应的信号给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当所述的储墨壶中缺墨或者墨水加满时,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控制所述的报警器报警并将缺墨或者墨水加满信息在所述的显示屏进行显示,所述的输墨装置用于将所述的储墨壶中的墨水输送至所述的注墨装置处,所述的墨囊插装机构用于插装墨囊,所述的注墨装置用于将输入其处的墨水注入所述的墨囊插装机构上的墨囊中,所述的支付平台用于使用者支付加墨费用并在费用支付成功后发送开启自助式加墨机的命令,当使用者通过所述的支付平台支付加墨费用并发送开启自助式加墨机的命令后,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判定所述的墨囊插装机构中的墨囊是否插插装到位,如果墨囊插装到位,所述的自助式加墨机进入加墨工作状态,在加墨工作状态,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控制所述的显示屏中显示墨囊插装到位信息,并先控制所述的注墨装置移动至加墨位置处后再控制所述的输墨装置进入工作将所述的储墨壶中的墨水输送至所述的注墨装置处,所述的注墨装置向墨囊中注入墨水,当墨囊中注满墨水时,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控制所述的输墨装置停止工作,并控制所述的报警器发出警报,在所述的显示屏显示加墨完成信息,当使用者取走加墨完成的墨囊后,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控制所述的显示屏和所述的注墨装置复位。如果墨囊未插装到位,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控制所述的报警器报警并在所述的显示屏显示墨囊插装未到位信息,当使用者调整墨囊位置使墨囊插装到位后,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所述的报警器停止报警,所述的自助式加墨机进入加墨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墨式笔的自助加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墨量监测装置包括低液位检测检测传感器和高液位检测传感器,所述的低液位传感器和所述的高液位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连接,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设置有低液位参考值和高液位参考值,所述的低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的储墨壶的下部,所述的高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的储墨壶的上部,所述的低液位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的储墨壶中储存的墨水的液位并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其将所述的低液位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与所述的低液位参考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的低液位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的低液位参考值时,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判定所述的储墨壶中缺墨,此时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控制所述的报警器报警,并通过所述的显示屏显示缺墨信息,所述的高液位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的储墨壶中储存的墨水的液位并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其将所述的高液位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与所述的高液位参考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的高液位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的高液位参考值时,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判定所述的储墨壶中墨水加满,此时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控制所述的报警器报警,并通过所述的显示屏显示墨水加满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墨式笔的自助加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墨装置包括电泵、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所述的电泵与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相连,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的电泵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的电泵的入口通过所述的第一软管与所述的储墨壶连通,所述的电泵的出口通过所述的第二软管与所述的注墨机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墨式笔的自助式加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墨装置包括固定架、电机、丝杆、导杆、滑板、注墨头、上限位器和下限位器,所述的丝杆和所述的导杆分别竖向设置,所述的丝杠和所述的导杆分别安装在所述的固定架上,所述的注墨头安装在所述的滑板上,所述的滑板分别安装在所述的丝杆和所述的导杆上,所述的电机与所述的丝杆连接,所述的电机与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相连,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器控制所述的电机的正转或者反转,当所述的电机的正转或者反转时,带动所述的丝杆同步正转或者反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世榜郭爱玲马伟秦怡张义健李艳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