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局部控制纱厚的网版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74211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3:57
一种可局部控制纱厚的网版,包括:网框;网布,藉由预定张力拉伸并固定于网框上且包括上下交错排列的多条金属经线及多条金属纬线,多条金属经线及多条金属纬线具有第一纱厚;高分子材料层,包覆网布,且高分子材料层包括多开口图案,其中,多开口图案中包括由多条金属经线及多条金属纬线构成的多个网布开口,构成多个网布开口的多条金属经线及/或多条金属纬线具有第二纱厚,且第二纱厚小于第一纱厚;其中,设置邻近于多开口图案的多条金属经线及/或多条金属纬线亦具有第二纱厚。再者,本发明专利技术亦提供一种可局部控制纱厚的网版制作方法。

Screen plate with local control of yarn thickness and its mak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局部控制纱厚的网版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藉由具有经纬结构印刷网布制作成的印刷网版的结构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指一种藉由调整印刷网布上开口图案中,由经纬线线径组成纱厚及邻近于开口图案中,由经纬线线径组成纱厚,以控制开口图案周围的纱厚以增加精细线路图形透墨量与减少印刷线路高低落差的印刷网版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进步,电路板上的电路图案设计及电路板所需的印刷线路规格也越来越精细及精确,如被动组件循环线路、太阳能电池上的指状式电极(FingerLine)线路等,因此对于电路图案的印刷网版亦需要可以用于印刷精细线路的网布规格。在精密网版印刷中,细线化网布是影响透墨重要环节,我们知道网版的透墨率与网布开口率相关,而网布开口率与网布的目数与线径相关,如下公式所示:网布开口率=网孔面积(A)/丝网面积(B),所以我们知道在相同目数下,线径越细则网布开口率越大,透墨率越好,但同时成本差异也会更大。举例而言,以360目(mesh)、线径20um来说,一但线径来到16um、13um…11um,其价格每公尺以倍数成长,除了价格外,传统抽纱技术要达到更细线纱技术门坎更高,因此如何降低成本与增加透墨来达成精密印刷,是一门需要克服的问题,另一方面透墨量增大后,印刷线路高低落差也要能变小,如果高低落差变大其线路阻抗变大效率反而减少,反而更会造成材料浪费,所以纱厚也是影响印刷结果的重要因素。此外,在现有技术中,虽然有藉由电铸方式形成网版或是用雷射加工钢板来达到增加网布开口率使透墨量增大的印刷网版结构,但电铸版或是钢版缺乏具有经纬线组织网布的特点,用电铸出来细线网版强度不足,钢板形成网版弹性不足,在离版印刷中达不到所需要的印刷效果。再者,在藉由编织经纬线而形成的网版结构中,虽然经线与纬线可以用不同的线径来编织,但无法局部控制经纬线的纱厚,以至于无法达到在一片网版的多个开口图形中,缩小其经纬线组织的纱厚以增加透墨与减少印刷线路高低落差的效果。另一方面,在网版的实际运用中,当印刷后常常会发现只有局部的透墨不良,如刚好在开口图案的转弯或是直角上,或是开口图案刚好在经纬线的结点上,却无法局部调整这些地方的经纬线线径以增加透墨量,另外经纬节点地方同时也是造成印刷线路高低落差原因。在实务上也遇到同一个图形中线路,需要两种以上网布线径与纱厚,来达成不同线路油墨需求量,如在太阳能印刷网版中FingerLine与BusBar为两种不同功能需求线路,而设计在同一片网版中。基于上述原因,如何提供一种可调整纱厚以增加透墨量的网版及其制作方法,以在网版中局部调整经纬线的线径与纱厚,来达到增加透墨量及减少印刷线路高低落差的目的,乃是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局部控制纱厚的网版,包括:一网框;一网布,藉由一预定张力拉伸并固定于网框上且包括上下交错排列的多条金属经线及多条金属纬线,多条金属经线及多条金属纬线具有一第一纱厚;一高分子材料层,包覆网布,且高分子材料层包括多开口图案,其中,多开口图案中包括由多条金属经线及多条金属纬线构成的多个网布开口,构成多个网布开口的多条金属经线及/或多条金属纬线具有一第二纱厚,且第二纱厚小于第一纱厚;其中,设置邻近于多开口图案的多条金属经线及/或多条金属纬线亦具有第二纱厚。较佳地,构成多个网布开口的多条金属经线及/或多条金属纬线进一步具有一第三纱厚,且第三纱厚小于第二纱厚及第一纱厚。较佳地,第二纱厚的厚度为第一纱厚的厚度的60%-90%。较佳地,多条金属经线的材质为不锈钢、钨钢、铜线、钛金属的其中之一,多条金属纬线的材质为不锈钢、钨钢、铜线、钛金属的其中之一。再者,本专利技术亦提供一种可局部控制纱厚的网版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条金属经线以及多条金属纬线以上下交错的方式编织,以形成一网布,其中,多条金属经线及多条金属纬线具有一第一纱厚;将多条金属经线以及多条金属纬线以一预定张力拉伸并固定于一网框上;藉由一第一高分子材料包覆网布,以在网布上形成一第一高分子材料层;藉由一第一蚀刻方式蚀刻第一高分子材料层以形成多个第一开口,其中,多个第一开口中包括由多条金属经线及多条金属纬线构成的多个网布开口;藉由一第二蚀刻方式蚀刻构成多个网布开口的多条金属经线及/或多条金属纬线,使构成多个网布开口的多条金属经线及/或多条金属纬线具有一第二纱厚,其中,第二纱厚小于第一纱厚;去除第一高分子材料层;藉由一第二高分子材料包覆网布,以在网布上形成一第二高分子材料层;藉由第一蚀刻方式蚀刻第二高分子材料层以形成多个第一开口图案,其中,多个第一开口图案中包括具有第二纱厚的多条金属经线及/或多条金属纬线;以及藉由第一蚀刻方式蚀刻第二高分子材料层以形成多个第二开口图案,其中,设置邻近于多个第一开口图案的多条金属经线及/或多条金属纬线亦具有第二纱厚。再者,在藉由第一蚀刻方式蚀刻第一高分子材料层以形成多个第一开口的步骤之前,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扎压网布形成第二纱厚,其中,第二纱厚扎压的位置与多个第一开口的位置重迭且大于第一开口。此外,在藉由第二蚀刻方式蚀刻构成多个网布开口的多条金属经线及/或多条金属纬线的步骤中,进一步藉由第二蚀刻方式蚀刻构成多个网布开口的多条金属经线及/或多条金属纬线,使构成多个网布开口的多条金属经线及/或多条金属纬线具有一第三纱厚,第三纱厚小于第二纱厚及第一纱厚。又,在藉由第二蚀刻方式蚀刻构成多网布开口的多条金属经线及/或多条金属纬线的步骤中,进一步藉由第二蚀刻方式蚀刻构成多个网布开口的多条金属经线及多条金属纬线的其中之一,以蚀刻去除构成多个网布开口的多条金属经线及多条金属纬线的其中之一。较佳地,其中,第一开口的开口大小大于第一开口图案的开口大小。较佳地,第二纱厚的厚度为第一纱厚的厚度的60%-90%。附图说明本领域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参照附图阅读下方的详细说明后,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态样以及其具体的特征与优点有更良好的了解,其中,所述附图包括:图1为说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局部控制纱厚的网版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说明图1中区域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2b为说明图2a中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a为说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局部控制纱厚的网版的结构SEM图;图3b为说明图3a中的部分放大结构SEM图;图4为说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局部控制纱厚的网版制作方法流程图;图5为说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包括第一高分子材料层的可局部控制纱厚的网版结构示意图;图6a为说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包括第一开口的可局部控制纱厚的网版结构示意图;图6b为说明图6a中区域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说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去除第一高分子材料层的可局部控制纱厚的网版结构示意图;图8为说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包括第二分子材料层的可局部控制纱厚的网版结构示意图;图9为说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包括第一开口图案的可局部控制纱厚的网版结构示意图;图10a为说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局部控制纱厚的网版,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网框;/n一网布,藉由一预定张力拉伸并固定于该网框上且包括上下交错排列的多条金属经线及多条金属纬线,所述金属经线及所述金属纬线具有一第一纱厚;/n一高分子材料层,包覆该网布,且该高分子材料层包括多个开口图案,/n其中,所述开口图案中包括由所述金属经线及所述金属纬线构成的多个网布开口,构成所述网布开口的所述金属经线及/或所述金属纬线具有一第二纱厚,且该第二纱厚小于该第一纱厚;/n其中,设置邻近于所述开口图案的所述金属经线及/或所述金属纬线亦具有该第二纱厚。/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12 TW 1071201421.一种可局部控制纱厚的网版,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网框;
一网布,藉由一预定张力拉伸并固定于该网框上且包括上下交错排列的多条金属经线及多条金属纬线,所述金属经线及所述金属纬线具有一第一纱厚;
一高分子材料层,包覆该网布,且该高分子材料层包括多个开口图案,
其中,所述开口图案中包括由所述金属经线及所述金属纬线构成的多个网布开口,构成所述网布开口的所述金属经线及/或所述金属纬线具有一第二纱厚,且该第二纱厚小于该第一纱厚;
其中,设置邻近于所述开口图案的所述金属经线及/或所述金属纬线亦具有该第二纱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版,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网布开口的所述金属经线及/或所述金属纬线进一步具有一第三纱厚,且该第三纱厚小于该第二纱厚及该第一纱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版,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纱厚的厚度为该第一纱厚的厚度的60%-9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版,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经线的材质为不锈钢、钨钢、铜线、钛金属的其中之一,所述金属纬线的材质为不锈钢、钨钢、铜线、钛金属的其中之一。


5.一种可局部控制纱厚的网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多条金属经线以及多条金属纬线以上下交错的方式编织,以形成一网布,其中,所述金属经线及所述金属纬线具有一第一纱厚;
将所述金属经线以及所述金属纬线以一预定张力拉伸并固定于一网框上;
藉由一第一高分子材料包覆该网布,以在该网布上形成一第一高分子材料层;
藉由一第一蚀刻方式蚀刻该第一高分子材料层以形成多个第一开口,其中,所述第一开口中包括由所述金属经线及所述金属纬线构成的多个网布开口;
藉由一第二蚀刻方式蚀刻构成所述网布开口的所述金属经线及/或所述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富得余福恩范文辉张育瑄
申请(专利权)人:仓和股份有限公司仓和精密制造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TW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