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健身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7172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健身设备,框架内设置有横杆,横杆与上斜梁的上端相连接,上斜梁的下端与前梁和下斜梁的上端相连接,前梁的下端与倾斜踏板相连接,倾斜踏板与前支架相连接;下斜梁的下端与连接箱的后端相连接,连接箱的后端与横梁的左端相连接,连接箱的前端与前梁相连接,横梁的右端与后梁相连接,后梁的上端设置有座椅,后梁的下端与后支架相连接;下转轴的两端分别位于连接箱的两侧,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转杆的一端相连接,转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旋转踏板相连接;上梁的上端与上转轴相连接,上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手摇把相连接,其使用方便,使用模式多样化,能够满足多种锻炼形式的需要。

A multi-purpose fitness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健身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健身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多用健身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健身器材技术的发展,对多用健身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多用健身设备多采用普通的握力器等结构,其多存在使用不方便,使用模式单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健身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使用不方便,使用模式单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用健身设备,所述康复设备包括矩形的框架,框架内设置有横杆,横杆与上斜梁的上端相连接,上斜梁的下端与前梁和下斜梁的上端相连接,前梁的下端与倾斜踏板相连接,倾斜踏板与前支架相连接;下斜梁的下端与连接箱的后端相连接,连接箱的后端与横梁的左端相连接,连接箱的前端与前梁相连接,横梁的右端与后梁相连接,后梁的上端设置有座椅,后梁的下端与后支架相连接;连接箱的后端内部设置有后飞轮,后飞轮的中心处设置有下转轴,下转轴的两端分别位于连接箱的两侧,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转杆的一端相连接,转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旋转踏板相连接;连接箱的前端内部设置有前飞轮,前飞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健身设备,所述康复设备包括矩形的框架(1),其特征在于,框架(1)内设置有横杆(2),横杆(2)与上斜梁(3)的上端相连接,上斜梁(3)的下端与前梁(4)和下斜梁(7)的上端相连接,前梁(4)的下端与倾斜踏板(5)相连接,倾斜踏板(5)与前支架(6)相连接;下斜梁(7)的下端与连接箱(8)的后端相连接,连接箱(8)的后端与横梁(9)的左端相连接,连接箱(8)的前端与前梁(4)相连接,横梁(9)的右端与后梁(10)相连接,后梁(10)的上端设置有座椅(11),后梁(10)的下端与后支架(12)相连接;连接箱(8)的后端内部设置有后飞轮,后飞轮的中心处设置有下转轴(13),下转轴(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健身设备,所述康复设备包括矩形的框架(1),其特征在于,框架(1)内设置有横杆(2),横杆(2)与上斜梁(3)的上端相连接,上斜梁(3)的下端与前梁(4)和下斜梁(7)的上端相连接,前梁(4)的下端与倾斜踏板(5)相连接,倾斜踏板(5)与前支架(6)相连接;下斜梁(7)的下端与连接箱(8)的后端相连接,连接箱(8)的后端与横梁(9)的左端相连接,连接箱(8)的前端与前梁(4)相连接,横梁(9)的右端与后梁(10)相连接,后梁(10)的上端设置有座椅(11),后梁(10)的下端与后支架(12)相连接;连接箱(8)的后端内部设置有后飞轮,后飞轮的中心处设置有下转轴(13),下转轴(13)的两端分别位于连接箱(8)的两侧,下转轴(13)的两端分别与转杆(14)的一端相连接,转杆(14)的另一端分别与旋转踏板(15)相连接;连接箱(8)的前端内部设置有前飞轮,前飞轮和后飞轮的外部共同套设有环形的动力传输带;框架(1)的四个角位置处的下面分别连接有支腿(16),横梁(9)与上梁(17)的下端相连接,上梁(18)的上端与上转轴(18)相连接,上转轴(18)的两端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广鑫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方新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