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鲜食大豆扩繁收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6947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大豆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鲜食大豆扩繁收割方法,包括揭膜和整地、播种、田间管理、采收和收割后处理五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增加鲜食大豆单位面积扩繁产量和提高种子发芽率等方面效果显著,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和意义,对鲜食大豆的整体育种水平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种植大棚7‑9月的空置期,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对鲜食大豆的播种时间、播种密度和田间管理进行了技术创新和改进,利用大棚适当增温避雨,满足了鲜食大豆短日照需求,避免了鲜食大豆在花期和鼓荚期遭遇高温天气,提高了鲜食大豆的结实率和种子饱满度;本发明专利技术使扩繁种子的产量提高了5%以上,种子发芽率高达80%以上。

A method of expanding and harvesting fresh soybe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鲜食大豆扩繁收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豆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鲜食大豆扩繁收割方法。
技术介绍
鲜食大豆又称“毛豆”,以其口味鲜美、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煮食方便、易消化吸收、用途广泛和种植效益好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是我国南方栽培的重要蔬菜品种之一,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目前,由于南方地区普遍存在春季多雨、夏季高温等自然环境因素,致使在该地区进行鲜食大豆种子扩繁时常出现发芽率低、保存时易霉烂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南方地区鲜食大豆产业的发展。春季多雨可致使生长后期的鲜食大豆出现霉烂、绝收等问题,夏季高温可严重影响鲜食大豆的结实率及生长后期种子胚芽的活力,并且鲜食大豆夏种秋收期间常出现阴雨连绵天气,容易导致豆荚及种子霉烂。综上所述,目前传统鲜食大豆的种植方法难以解决我国南方鲜食大豆本地扩繁出现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欲在设施大棚的基础上,根据鲜食大豆的生育期特性,进行相关技术措施处理和革新,以满足鲜食大豆的短日照需求,避免鲜食大豆在花期和鼓荚期遭遇高温天气,提高鲜食大豆的结实率和种子饱满度,最终达到提高种子发芽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鲜食大豆扩繁收割方法,本专利技术可提高鲜食大豆的结实率和种子饱满度,可提高鲜食大豆的种子发芽率,可较好的解决我国南方鲜食大豆本地扩繁出现的问题,提高扩繁种子产量和种子发芽率。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鲜食大豆扩繁收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揭膜和整地7月前揭除大棚的棚膜,并在7月初至7月10日向大棚内的土地上均匀撒上三元复合肥,三元复合肥的撒施量为35-45kg/亩,随后对撒过三元复合肥的土壤进行打细和耕翻处理,直至将三元复合肥均匀翻埋入土,并对大棚内的土地进行分厢处理;S2、播种完成步骤S1后,在7月13日至7月18日完成鲜食大豆的播种工作;S3、田间管理(1)芽前除草在鲜食大豆播种当天完成大棚芽前除草防治工作,15ml除草剂兑15L水而得到除草液,除草液的用量为45-60L/亩;(2)灌溉鲜食大豆播种后2天,进行至少一次田间灌溉;(3)病虫害防治在鲜食大豆的苗期、花期、结荚初期和鼓粒期分别防虫一次,每15mI杀虫剂兑15L水而得到杀虫液,杀虫液的用量为40-60L/亩,使用时以喷雾状均匀喷洒;(4)重新安装大棚棚膜在10月中旬鲜食大豆生长后期,当室外日最低温度降至15-18℃时重新给大棚安装棚膜;S4、采收在鲜食大豆生长后期,当75%-85%的豆荚颜色变黄、15%-25%的豆荚干枯时摘除鲜食大豆植株80%-90%的叶片,当干枯豆荚达65%-75%时收割鲜食大豆植株;S5、收割后处理将步骤S4中收割的鲜食大豆植株平铺于安装了棚膜的地表,待鲜食大豆植株彻底干枯后进行大豆脱粒处理。进一步的,步骤S1中的三元复合肥的撒施量为40kg/亩。进一步的,步骤S1中的土壤翻耕深度为20cm-30cm。进一步的,步骤S1中的土地的每一厢的厢面宽为1.2-1.5m。进一步的,步骤S2中的鲜食大豆的播种方法为条播,株行距为8×40cm,每亩保苗2万株。进一步的,步骤S3中的(1)中的除草剂为金都尔。进一步的,步骤S3中的(3)中的杀虫剂为氯氰菊酯或杜邦普尊。进一步的,步骤S4中,在鲜食大豆生长后期,当80%的豆荚颜色变黄、20%的豆荚干枯时摘除鲜食大豆植株85%的叶片,当干枯豆荚达70%时收割鲜食大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增加鲜食大豆单位面积扩繁产量和提高种子发芽率等方面效果显著,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和意义,对鲜食大豆的整体育种水平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种植大棚7-9月的空置期,充分利用闲置土地,针对我国南方鲜食大豆本地扩繁出现的问题,对鲜食大豆的播种时间、播种密度和田间管理进行了技术创新和改进,利用大棚适当增温避雨,满足了鲜食大豆短日照需求,避免了鲜食大豆在花期和鼓荚期遭遇高温天气,提高了鲜食大豆的结实率和种子饱满度;本专利技术较好的解决了我国南方鲜食大豆本地扩繁出现的问题,使扩繁种子的产量提高了5%以上,种子发芽率高达80%以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步骤框架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参见图1,一种鲜食大豆扩繁收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揭膜和整地当年7月前揭除大棚的棚膜,本实施例对大棚的长和宽无特殊要求,揭除的棚膜可留于秋季使用;之后在7月初至7月10日向大棚内的土地上均匀撒上三元复合肥,最好在7月10日前晚上施肥工作,三元复合肥的撒施量为35-45kg/亩,本实施例中的三元复合肥的撒施量为40kg/亩,随后对撒过三元复合肥的土壤进行打细和耕翻处理,以将三元复合肥均匀翻埋入土,使土壤保持适当的松软度和干湿度,此处土壤翻耕深度为20cm-30cm,翻耕完成之后对大棚内的土地进行分厢处理,每一厢的厢面宽为1.2-1.5m,本实施例中为1.2m;S2、播种完成步骤S1后,在7月13日至7月18日完成鲜食大豆的播种工作,鲜食大豆的播种方法为条播,株行距为8×40cm,每亩保苗2万株;S3、田间管理(1)芽前除草在鲜食大豆播种当天完成大棚芽前除草防治工作,15ml除草剂兑15L水而得到除草液,除草液的用量为45-60L/亩,本实施例中的除草剂为金都尔;(2)灌溉由于鲜食大豆的扩繁季节正值南方秋季,此时天气较旱,所以在鲜食大豆播种后2天,视旱情情况,完成至少一次田间灌溉,防止鲜食大豆受到干旱天气的影响而影响鲜食大豆的结实率和饱满度,从而提高扩繁效率;(3)病虫害防治由于鲜食大豆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在南方秋季扩繁易招惹虫害,所以在鲜食大豆的苗期、花期、结荚初期和鼓粒期分别防虫一次,可使用氯氰菊酯或杜邦普尊杀虫剂,每15mI杀虫剂兑15L水而得到杀虫液,杀虫液的用量为40-60L/亩,使用时以喷雾状均匀喷洒;(4)重新安装大棚棚膜鲜食大豆秋季本地扩繁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温度,在10月中旬鲜食大豆生长后期,室外温度开始降低,此时不利于后期鲜食大豆种子收获,所以为了提高温度,避免雨水,可在室外日最低温度降至15-18℃时重新给大棚安装棚膜,本实施例在温度降至15℃时安装棚膜;S4、采收在鲜食大豆生长后期,当75%-85%的豆荚颜色变黄、15%-25%的豆荚干枯时摘除鲜食大豆植株80%-90%的叶片,以促进鲜食大豆及早收获,当干枯豆荚达65%-75%时收割鲜食大豆植株,本实施例中当80%的豆荚颜色变黄、20%的豆荚干枯时摘除鲜食大豆植株85%的叶片,当干枯豆荚达70%时收割鲜食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鲜食大豆扩繁收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揭膜和整地/n7月前揭除大棚的棚膜,并在7月初至7月10日向大棚内的土地上均匀撒上三元复合肥,三元复合肥的撒施量为35-45kg/亩,随后对撒过三元复合肥的土壤进行打细和耕翻处理,直至将三元复合肥均匀翻埋入土,并对大棚内的土地进行分厢处理;/nS2、播种/n完成步骤S1后,在7月13日至7月18日完成鲜食大豆的播种工作;/nS3、田间管理/n(1)芽前除草/n在鲜食大豆播种当天完成大棚芽前除草防治工作,15ml除草剂兑15L水而得到除草液,除草液的用量为45-60L/亩;/n(2)灌溉/n鲜食大豆播种后2天,进行至少一次田间灌溉;/n(3)病虫害防治/n在鲜食大豆的苗期、花期、结荚初期和鼓粒期分别防虫一次,每15mI杀虫剂兑15L水而得到杀虫液,杀虫液的用量为40-60L/亩,使用时以喷雾状均匀喷洒;/n(4)重新安装大棚棚膜/n在10月中旬鲜食大豆生长后期,当室外日最低温度降至15-18℃时重新给大棚安装棚膜;/nS4、采收/n在鲜食大豆生长后期,当75%-85%的豆荚颜色变黄、15%-25%的豆荚干枯时摘除鲜食大豆植株80%-90%的叶片,当干枯豆荚达65%-75%时收割鲜食大豆植株;/nS5、收割后处理/n将步骤S4中收割的鲜食大豆植株平铺于安装了棚膜的地表,待鲜食大豆植株彻底干枯后进行大豆脱粒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鲜食大豆扩繁收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揭膜和整地
7月前揭除大棚的棚膜,并在7月初至7月10日向大棚内的土地上均匀撒上三元复合肥,三元复合肥的撒施量为35-45kg/亩,随后对撒过三元复合肥的土壤进行打细和耕翻处理,直至将三元复合肥均匀翻埋入土,并对大棚内的土地进行分厢处理;
S2、播种
完成步骤S1后,在7月13日至7月18日完成鲜食大豆的播种工作;
S3、田间管理
(1)芽前除草
在鲜食大豆播种当天完成大棚芽前除草防治工作,15ml除草剂兑15L水而得到除草液,除草液的用量为45-60L/亩;
(2)灌溉
鲜食大豆播种后2天,进行至少一次田间灌溉;
(3)病虫害防治
在鲜食大豆的苗期、花期、结荚初期和鼓粒期分别防虫一次,每15mI杀虫剂兑15L水而得到杀虫液,杀虫液的用量为40-60L/亩,使用时以喷雾状均匀喷洒;
(4)重新安装大棚棚膜
在10月中旬鲜食大豆生长后期,当室外日最低温度降至15-18℃时重新给大棚安装棚膜;
S4、采收
在鲜食大豆生长后期,当75%-85%的豆荚颜色变黄、15%-25%的豆荚干枯时摘除鲜食大豆植株80%-90%的叶片,当干枯豆荚达65%-75%时收割鲜食大豆植株;
S5、收割后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良葛长军蒋艳艳徐丽荣代俊芬
申请(专利权)人: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