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模块、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6914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读取模块和具备该读取模块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所述读取模块包括:光源;光学系统,将从光源照射到原稿的光的反射光作为图像光成像;传感器,将由光学系统成像的图像光转换为电信号,多个成像区域在主扫描方向邻接配置;以及框体,收纳光源、光学系统和传感器。光学系统包括:反射镜阵列,反射面为非球面形状的凹面的多个反射镜在主扫描方向以阵列状连接;以及光圈部,调整在各反射镜反射的图像光的光量。入射各反射镜的图像光的光量,随着从主扫描方向的两端部向中央部逐渐变小。

Reading module,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读取模块、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码复印机和图像扫描器等上采用的对原稿照射光并读取反射的图像光的读取模块和具备该读取模块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采用电子照相方式的数码复合机等上装载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光学成像系统,有将图像缩小并成像的缩小光学系统,以及不将图像缩小而在等倍的状态下成像的等倍光学系统。缩小光学系统针对比原稿尺寸小的图像传感器,使用多个平面反射镜和光学透镜,结成缩小图像并读取图像。缩小光学系统中的图像传感器,使用被称为CCD(ChargeCoupledDevices)传感器的电荷耦合器件。作为缩小光学系统的优点,可以列举景深较深。这里,景深指即使拍照对象(这里为原稿)从焦点准确对准的位置在光轴方向偏移,也处于被视为焦点似乎对准的范围。即,如果景深较深,即使原稿偏离规定的位置,也能够读入效果不算差的图像。另一方面,缩小光学系统的缺点,可以列举光路长(光从拍照对象至传感器行进的距离)非常长、达200~500mm。图像读取装置为了在支架的有限空间内保证所述光路长,使用多个平面反射镜改变光的行进方向。因此,零件数变多、费用升高。此外,光学系统中使用透镜时,因波长导致折射率的差异,从而产生色差。为修正所述色差,需要多枚透镜。而这样使用多枚透镜又成为成本增加的主要因素。等倍光学系统将正立等倍的棒形透镜排列为多个阵列状,在与原稿同等尺寸的图像传感器上成像并读取。等倍光学系统中的图像传感器,使用被称为CMOS(ComplementaryMOS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的光电转换元件。作为等倍光学系统的优点,相比缩小光学系统,可以列举由于光路长为10mm~20mm较短、而小型。此外可以列举,由于仅使用棒形透镜成像,不需要缩小光学系统所需要的反射镜,因此能够使装载等倍光学系统的传感器的扫描器单元薄型化,结构简单因而费用低。另一方面,由于等倍光学系统景深非常小,所以原稿在光轴方向偏离规定的位置时,因各个透镜的倍率的离散、图像洇浸导致的模糊的影响大幅显现。其结果,具有不能均匀读取书原稿和有凹凸的原稿的缺点。近年,与上述的缩小光学系统、等倍光学系统不同,公开有在成像光学系统中使用反射镜阵列读取图像的方式。所述方式将多个反射镜阵列状排列,将在与各反射镜对应的每个读取区域中读取的原稿,在传感器上缩小倒立成像。可是,与采用棒形透镜阵列的等倍光学系统不同,通过一个光学系统对一个区域读取并成像。此外,成像方式采用远心光学系统,在多个区域中读取原稿时,不会因倍率不同的像的重合而产生图像洇浸,抑制了图像模糊,使复眼读取方式成立。而且,由于所述方式中光学系统中仅使用反射镜,所以与光学系统中使用透镜时不同,不会产生色差。因此不必修正色差,可以减少构成光学系统的单元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在采用将反射镜阵列状排列的反射镜阵列在传感器上结成图像光的读取方式中能够减小与各反射镜对应的传感器上的成像区域中的主扫描方向的入射光量的差的读取模块和具备该读取模块的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构成的读取模块,包括:光源,照射原稿;光学系统,将从所述光源照射到原稿的光的反射光作为图像光成像;传感器,将由所述光学系统成像的图像光转换为电信号,多个成像区域在主扫描方向邻接配置;以及框体,收纳所述光源、所述光学系统和所述传感器,所述光学系统包括:反射镜阵列,反射面为非球面形状的凹面的多个反射镜在主扫描方向以阵列状连接;以及多个光圈部,在图像光的光路上分别设置在各所述反射镜和所述传感器的各所述成像区域之间,调整各所述反射镜反射的图像光的光量,所述读取模块设有光量调整构件,所述光量调整构件具有使入射各所述反射镜的图像光通过的切口,所述切口的宽度随着从各所述反射镜的主扫描方向的两端部向中央部逐渐变小,入射各所述反射镜的图像光的光量,随着从主扫描方向的两端部向中央部逐渐变小。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图像读取装置包括:接触玻璃,固定在图像读取部的上表面;原稿输送装置,相对于所述接触玻璃能在上方开闭,将原稿输送到所述接触玻璃的图像读取位置;以及所述读取模块,以能在副扫描方向往返移动的方式配置在所述接触玻璃的下方,所述读取模块能边向副扫描方向移动边读取所述接触玻璃上承载的原稿的图像,并且能在停止在与所述图像读取位置相对的位置的状态下读取输送到所述图像读取位置的原稿的图像。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装载有上述构成的图像读取装置。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构成,由于入射各反射镜的图像光的主扫描方向中央部的光量相比两端部变小,所以在传感器上的各成像区域成像的图像光的光量的差在主扫描方向的两端部和中央部变小。因此,可以有效抑制在各成像区域读取的图像的主扫描方向的中央部和两端部上产生的噪声差导致的图像劣化。此外,通过具备上述构成的读取模块,成为能有效抑制在各成像区域读取的图像的主扫描方向的中央部和两端部的噪声差导致的异常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此外,通过具备上述构成的图像读取装置,成为能有效消除图像读取时的异常图像引起的输出图像的不利情况的图像形成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具备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读取模块50的图像读取部6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整体构成的侧面断面图。图2是表示图像读取部6内装载的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读取模块50的内部结构的侧面断面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读取模块50的内部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4是用透过光线的模型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读取模块50内的光学单元40与传感器41之间的构成的平面断面图。图5是表示图4中的反射镜35a、35b与传感器41之间的光路的局部放大图,表示了来自读取区域Ra、Rb的外侧的光通过反射镜35a、35b在传感器41上成像的状态。图6是表示反射镜35a与传感器41上的成像区域41a之间的光路的局部放大图,表示了成像区域41a的边界部上设有遮光壁43的构成。图7是表示图4中的反射镜35a、35b与传感器41之间的光路的局部放大图,表示了在反射镜35a、35b的边界反射的光的光路。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读取模块50上采用的光学单元40的局部立体图。图9是光学单元40上设置的光量调整构件70的立体图。图10是通过对光量调整构件70的有无所引起的传感器41上的各成像区域41a、41b···中的主扫描方向的光量分布的差异进行模拟而求出的曲线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读取模块50上采用的光学单元40的局部立体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读取模块50上采用的光源31和反射镜阵列35的局部立体图。图13是通过对在基板31b上配置发光二极管31a所引起的传感器41上的各成像区域41a、41b···中的主扫描方向的光量分布的差异进行模拟而求出的曲线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读取模块50上采用的光源31和反射镜阵列35的局部立体图。图1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读取模块50的变形例的局部断面图,用折返镜34将图像光d反射3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读取模块,其特征在于,/n包括:/n光源,照射原稿;/n光学系统,将从所述光源照射到原稿的光的反射光作为图像光成像;/n传感器,将由所述光学系统成像的图像光转换为电信号,多个成像区域在主扫描方向邻接配置;以及/n框体,收纳所述光源、所述光学系统和所述传感器,/n所述光学系统包括:/n反射镜阵列,反射面为非球面形状的凹面的多个反射镜在主扫描方向以阵列状连接;以及/n多个光圈部,在图像光的光路上分别设置在各所述反射镜和所述传感器的各所述成像区域之间,调整各所述反射镜反射的图像光的光量,/n所述读取模块设有光量调整构件,所述光量调整构件具有使入射各所述反射镜的图像光通过的切口,所述切口的宽度随着从各所述反射镜的主扫描方向的两端部向中央部逐渐变小,/n入射各所述反射镜的图像光的光量,随着从主扫描方向的两端部向中央部逐渐变小。/n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130 JP 2016-2323031.一种读取模块,其特征在于,
包括:
光源,照射原稿;
光学系统,将从所述光源照射到原稿的光的反射光作为图像光成像;
传感器,将由所述光学系统成像的图像光转换为电信号,多个成像区域在主扫描方向邻接配置;以及
框体,收纳所述光源、所述光学系统和所述传感器,
所述光学系统包括:
反射镜阵列,反射面为非球面形状的凹面的多个反射镜在主扫描方向以阵列状连接;以及
多个光圈部,在图像光的光路上分别设置在各所述反射镜和所述传感器的各所述成像区域之间,调整各所述反射镜反射的图像光的光量,
所述读取模块设有光量调整构件,所述光量调整构件具有使入射各所述反射镜的图像光通过的切口,所述切口的宽度随着从各所述反射镜的主扫描方向的两端部向中央部逐渐变小,
入射各所述反射镜的图像光的光量,随着从主扫描方向的两端部向中央部逐渐变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取模块,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反射镜的个数相同个数的所述光量调整构件,在主扫描方向上连续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读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量调整构件和所述反射镜阵列一体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读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量调整构件和所述框体一体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读取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具有在主扫描方向延伸的基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
从所述发光二极管照射的光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光量被调整为随着从各所述反射镜的主扫描方向的两端部向中央部逐渐变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读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在所述基板上仅配置在与各所述反射镜的边界对应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读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在所述基板上,以从与各所述反射镜的主扫描方向中央部对应的位置、向与两端部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濑隆明大内启
申请(专利权)人: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