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870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手机支架,涉及手机配件技术领域。包括座体、左上臂、右上臂、左下臂和右下臂,所述左上臂与右上臂的中部分别与座体转动连接,座体两侧分别设有左手机夹持体和右手机夹持体,左上臂与右上臂的中部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部,左下臂的一端与右上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右下臂的一端与左上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座体的下侧设有手机托撑机构,手机托撑机构与左下臂和右下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左限位板位于左上臂的另一端上侧,右限位板位于右上臂的另一端上侧。左下臂和右下臂向下拉伸的同时,左上臂与右上臂一端向上拉伸,实现双向伸缩,能够保证手机支架重心稳定,而且不需要弹簧控制复位,手机支架的体积更小。

A mobile phone st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支架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手机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手机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车辆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行车途中经常需要使用手机进行导航或者及时接受手机消息,所以车辆上都需要用到手机支架将手机固定在驾驶位,以方便驾驶员观察导航路径等信息。现有手机支架虽然品类繁多,但是都存在诸多问题,较为明显的就是不能稳定夹持大屏手机,大屏手机一般是指屏幕寸尺超过5.5英寸的手机,现有手机支架上用于固定手机的活动夹爪只能向上或者向下单方向移动,这样就会造成在固定大屏手机时,由于手机体积、重量较大,手机夹持不稳固,而且现有手机支架的活动夹爪回位都是靠弹簧,造成手机支架的体积非常大,并且弹簧在长时间使用后会疲劳失效,使得现有手机支架的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机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活动夹爪只能单方向移动而导致手机夹持不稳固的问题,而且还解决了现有手机支架体积大、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该手机支架包括座体、左上臂、右上臂、左下臂和右下臂,所述左上臂与右上臂的中部分别与座体转动连接,座体一侧设有连接左上臂的一端的左手机夹持体,座体的另一侧设有连接右上臂一端的右手机夹持体,左上臂与右上臂的中部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部,左下臂位于左上臂下侧,右下臂位于右上臂下侧,左下臂的一端与右上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右下臂的一端与左上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座体的下侧设有手机托撑机构,手机托撑机构与左下臂和右下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座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左限位板位于左上臂的另一端上侧,右限位板位于右上臂的另一端上侧。进一步地,所述的左下臂与右下臂的另一端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二齿部,所述第二齿部位于第一齿部的下侧。进一步地,所述的左手机夹持体与右手机夹持体均为橡胶柱,且橡胶柱中部的直径小于两端直径,在橡胶柱中部形成固定手机的凹槽。进一步地,所述的手机托撑机构为一个U形托架,所述U形托架的一侧与左下臂和右下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U形托架的另一侧为固定手机的定位钩。进一步地,所述的座体的一侧设有一个后盖,所述座体与后盖之间形成收纳所述左上臂、右上臂、左下臂和右下臂的收纳空间,所述座体与后盖的侧边设有容许所述左上臂、右上臂、左下臂和右下臂摆动的空隙,所述后盖上设有用于连接车体的安装部。进一步地,所述的座体的另一侧还设有一个前盖,前盖通过插接机构与座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插接机构包括定位板和插接固定板,所述座体上开设有定位孔和固定孔,定位板固定在前盖上并插入所述定位孔中,所述插接固定板一端与前盖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穿过固定孔的固定钩。进一步地,所述的左上臂与右上臂交叉设置在座体的一侧,座体的中部设有限位柱,限位柱设置在所述第一齿部的上侧。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在将手机放置到手机托撑机构上时,手机托撑机构克服左上臂与右上臂的重力,带动左下臂和右下臂向下拉伸,与此同时,左下臂和右下臂带动左上臂与右上臂一端向上拉伸,实现双向伸缩,能够保证手机支架重心稳定,可以平衡地插放大屏手机,固定更加稳固。取下手机时左上臂与右上臂重力作用下带动左下臂和右下臂同时向座体一侧摆动,不需要弹簧控制复位,结构更加简单,而且手机支架的体积更小。本技术采用一个手机托撑机构同时与左下臂和右下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齿部保证左上臂和右上臂同步摆动的情况下,在座体上还设置了限位左上臂与右上臂另一侧摆动方向的限位板,手机托撑机构能够保证各个臂稳定摆动,位置准确,不会发生移位、错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手机支架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手机支架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手机支架另一角度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座体与左上臂、右上臂、左下臂和右下臂的示意图;图中:1-座体2-后盖3-前盖4-安装部5-左手机夹持体6-右手机夹持体7-U形托架8-左上臂9-右上臂10-左下臂11-右下臂12-第一齿部13-第二齿部14-左限位板15-右限位板16-限位柱17-定位孔18-固定孔19-定位板20-插接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参见图1~4,该手机支架包括座体1、左上臂8、右上臂9、左下臂10和右下臂11,左上臂8与右上臂9的中部分别与座体1转动连接,座体1一侧设有连接左上臂8的一端的左手机夹持体5,座体1的另一侧设有连接右上臂9一端的右手机夹持体6,左下臂10位于左上臂8下侧,右下臂11位于右上臂9下侧,左下臂10的一端与右上臂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右下臂11的一端与左上臂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座体1的下侧设有手机托撑机构,手机托撑机构与左下臂10和右下臂1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座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左限位板14和右限位板15,左限位板14位于左上臂8的另一端上侧,右限位板15位于右上臂9的另一端上侧。左上臂8与右上臂9的中部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部12,左下臂10与右下臂11的另一端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二齿部13,第二齿部13位于第一齿部12的下侧。左上臂8与右上臂9通过第一齿部12同步摆动,左下臂10与右下臂11通过第二齿部13同步摆动。左手机夹持体5与右手机夹持体6均为橡胶柱,且橡胶柱中部的直径小于两端直径,在橡胶柱中部形成固定手机的凹槽,利用橡胶柱固定手机侧部,解决了以往金属卡损伤手机的问题。手机托撑机构为一个U形托架7,U形托架7的一侧与左下臂10和右下臂1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U形托架7的另一侧为固定手机的定位钩。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机支架包括座体(1)、左上臂(8)、右上臂(9)、左下臂(10)和右下臂(11),所述左上臂(8)与右上臂(9)的中部分别与座体(1)转动连接,座体(1)一侧设有连接左上臂(8)的一端的左手机夹持体(5),座体(1)的另一侧设有连接右上臂(9)一端的右手机夹持体(6),左上臂(8)与右上臂(9)的中部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部(12),左下臂(10)位于左上臂(8)下侧,右下臂(11)位于右上臂(9)下侧,左下臂(10)的一端与右上臂(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右下臂(11)的一端与左上臂(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座体(1)的下侧设有手机托撑机构,手机托撑机构与左下臂(10)和右下臂(1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座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左限位板(14)和右限位板(15),左限位板(14)位于左上臂(8)的另一端上侧,右限位板(15)位于右上臂(9)的另一端上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机支架包括座体(1)、左上臂(8)、右上臂(9)、左下臂(10)和右下臂(11),所述左上臂(8)与右上臂(9)的中部分别与座体(1)转动连接,座体(1)一侧设有连接左上臂(8)的一端的左手机夹持体(5),座体(1)的另一侧设有连接右上臂(9)一端的右手机夹持体(6),左上臂(8)与右上臂(9)的中部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部(12),左下臂(10)位于左上臂(8)下侧,右下臂(11)位于右上臂(9)下侧,左下臂(10)的一端与右上臂(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右下臂(11)的一端与左上臂(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座体(1)的下侧设有手机托撑机构,手机托撑机构与左下臂(10)和右下臂(1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座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左限位板(14)和右限位板(15),左限位板(14)位于左上臂(8)的另一端上侧,右限位板(15)位于右上臂(9)的另一端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下臂(10)与右下臂(11)的另一端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二齿部(13),所述第二齿部(13)位于第一齿部(12)的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手机夹持体(5)与右手机夹持体(6)均为橡胶柱,且橡胶柱中部的直径小于两端直径,在橡胶柱中部形成固定手机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驰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