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太网交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865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交换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以太网交换机,包括交换机本体,所述交换机本体的上表面设有隔温板,所述隔温板的下方位于交换机本体的内部设有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板、换热管,所述换热管排布在交换机本体的内部,所述换热管的两侧表面贴合放置有换热板,两个所述换热板的内侧填充设有导热树脂;交换机本体的内部增设有换热板、换热管、导热树脂与附加换热片,附加换热片、换热板吸收交换机本体内部元器件发出的热量,再将热量通过换热板、导热树脂导向给换热管,换热管内部的液体与换热板、导热树脂进行热量交换,水冷换热使得交换机本体内部的元器件进行降温,且附加换热片的大面积能够有效的提升设备内部换热效率。

An Ethernet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太网交换机
本技术属于交换机
,具体涉及一种以太网交换机。
技术介绍
目前的以太网运行过程中需要使员工到交换机进行数据交换,交换机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目前的交换机基本为刀片式交换机,且多个交换机平行的插在机箱的内部,机箱内部采用风冷进行散热,因交换机暴露的面积较小,风冷散热效果不友好,交换机内部的元器件长时间工作在高温的环境下易导致其寿命缩短,针对目前的交换机使用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有必要对交换机进行结构上的优化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以太网交换机,具有提升交换机热量交换速率,避免交换机内部温度过高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以太网交换机,包括交换机本体,所述交换机本体的上表面设有隔温板,所述隔温板的下方位于交换机本体的内部设有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板、换热管,所述换热管排布在交换机本体的内部,所述换热管的两侧表面贴合放置有换热板,两个所述换热板的内侧填充设有导热树脂,所述换热管的两端贯穿交换机本体的侧表面到达交换机本体的外部,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均连接有液体管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以太网交换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交换机本体的两侧底端设有退位槽,退位槽的内顶面通过胶水粘接设有减震棉条,所述减震棉条的底面通过粘接设有嵌合块,所述嵌合块的底面开设有嵌合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以太网交换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嵌合槽的两侧位于嵌合块的内壁通过压铸均匀设有凸起片,单个所述凸起片为三棱柱构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以太网交换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换热管下方换热板的侧表面通过焊接设有附加换热片,所述附加换热片为长方形构件,所述附加换热片呈弧形与换热板焊接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以太网交换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换热管为铜质构件,所述换热管为S型水平的排布在两个换热板的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以太网交换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温板为隔温陶瓷板与隔温棉压合构成的组件,隔温棉铺设在隔温陶瓷板的上表面,隔温陶瓷板的底面与换热板的上表面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交换机本体的内部增设有换热板、换热管、导热树脂与附加换热片,附加换热片、换热板吸收交换机本体内部元器件发出的热量,再将热量通过换热板、导热树脂导向给换热管,换热管内部的液体与换热板、导热树脂进行热量交换,水冷换热使得交换机本体内部的元器件进行降温,且附加换热片的大面积能够有效的提升设备内部换热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嵌合槽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附加换热片结构示意图;图中:1、交换机本体;2、液体管道;3、减震棉条;4、嵌合块;5、嵌合槽;6、隔温板;7、凸起片;8、换热板;9、换热管;10、导热树脂;11、附加换热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以太网交换机,包括交换机本体1,交换机本体1的上表面设有隔温板6,隔温板6的下方位于交换机本体1的内部设有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板8、换热管9,换热管9排布在交换机本体1的内部,换热管9的两侧表面贴合放置有换热板8,换热板8对交换机本体1内部的元器件进行热量交换,两个换热板8的内侧填充设有导热树脂10,换热管9的两端贯穿交换机本体1的侧表面到达交换机本体1的外部,换热管9的两端均连接有液体管道2,本实施方案中,液体管道2用于对换热管9供给换热液体。具体的,交换机本体1的两侧底端设有退位槽,退位槽的内顶面通过胶水粘接设有减震棉条3,减震棉条3的底面通过粘接设有嵌合块4,嵌合块4的底面开设有嵌合槽5,本实施例中交换机本体1通过嵌合槽5架设在交换机架上的嵌合条上。具体的,嵌合槽5的两侧位于嵌合块4的内壁通过压铸均匀设有凸起片7,单个凸起片7为三棱柱构件,本实施例中嵌合槽5通过其侧面的凸起片7与交换机架上的嵌合条保持紧密的接触,使得交换机本体1在交换机架上保持稳定。具体的,换热管9下方换热板8的侧表面通过焊接设有附加换热片11,附加换热片11为长方形构件,附加换热片11呈弧形与换热板8焊接连接,本实施例中附加换热片11有效的提升换热面积,使得换热板8能够快速的与换热管9进行热量交换。具体的,换热管9为铜质构件,换热管9为S型水平的排布在两个换热板8的内部,本实施例中S型排布有效的提升换热管9的排布面积,使得设备在换热过程中具备良好的换热速率。具体的,隔温板6为隔温陶瓷板与隔温棉压合构成的组件,隔温棉铺设在隔温陶瓷板的上表面,隔温陶瓷板的底面与换热板8的上表面接触,本实施例中隔温棉避免较脆的隔温陶瓷板受力破裂,提升隔温陶瓷板的使用寿命,隔温陶瓷板对换热板8进行隔离,避免换热板8换热之后的低温导致外界空气中凝结出水珠,避免交换机工作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中该设备使用过程中向液体管道2的内部通入换热液体,换热液体通过液体管道2到达换热管9的内部,附加换热片11、换热板8吸收交换机本体1内部元器件发出的热量,一部分的热量通过换热板8与换热管9的接触导向到换热管9,还有一部分的热量被导热树脂10吸收,导热树脂10包裹在换热管9的侧表面,能够无死角的对换热管9进行热量交换,换热管9上方的换热板8使得导热树脂10的传热更为快速,使得导热树脂10受热更为均匀,换热管9内部的液体吸收热量之后通过液体管道2排出,对交换机本体1内部的元器件进行降温;交换机本体1的底端增设有减震棉条3,交换机架在震动过程中减震棉条3能够吸收一定的振动力,避免交换机本体1内部的元器件在震动过程中出现故障,嵌合槽5通过其侧面的凸起片7与交换机架上的嵌合条保持紧密的接触,使得交换机本体1在交换机架上保持稳定。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太网交换机,包括交换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本体(1)的上表面设有隔温板(6),所述隔温板(6)的下方位于交换机本体(1)的内部设有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板(8)、换热管(9),所述换热管(9)排布在交换机本体(1)的内部,所述换热管(9)的两侧表面贴合放置有换热板(8),两个所述换热板(8)的内侧填充设有导热树脂(10),所述换热管(9)的两端贯穿交换机本体(1)的侧表面到达交换机本体(1)的外部,所述换热管(9)的两端均连接有液体管道(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太网交换机,包括交换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本体(1)的上表面设有隔温板(6),所述隔温板(6)的下方位于交换机本体(1)的内部设有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板(8)、换热管(9),所述换热管(9)排布在交换机本体(1)的内部,所述换热管(9)的两侧表面贴合放置有换热板(8),两个所述换热板(8)的内侧填充设有导热树脂(10),所述换热管(9)的两端贯穿交换机本体(1)的侧表面到达交换机本体(1)的外部,所述换热管(9)的两端均连接有液体管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太网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本体(1)的两侧底端设有退位槽,退位槽的内顶面通过胶水粘接设有减震棉条(3),所述减震棉条(3)的底面通过粘接设有嵌合块(4),所述嵌合块(4)的底面开设有嵌合槽(5)。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君伟赵小虎余彬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法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