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路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820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短路保护电路。包括:开关控制模块第二输入端与延时检测判断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延时检测判断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将电源和负载连接或断开;稳压模块的输出端与延时检测判断模块连接;用于为延时检测判断模块提供基准电压;延时检测判断模块连接于开关控制模块与负载之间;用于检测负载电压,将负载电压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生成控制信号,延时预设时间后将控制信号传输至开关控制模块。上述电路采用负载端采样的方式判断是否短路,也就是短路保护电路的开关控制只与负载端电压相关,可实现负载短路后保护电路稳定的保护状态,当负载短路消除后,短路保护电路恢复负载的正常供电。

Short circuit protection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短路保护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的电路保护
,特别是涉及一种短路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的短路保护电路,通常是对电源输出的电压与获取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判断是否短路,如果短路,电源输出的电压降低,控制电源与负载断开,当保护电路使能后,电源输出电压恢复正常,使短路保护电路恢复负载供电,然后又触发短路保护,一直循环直到负载短路消除,负载才会恢复正常工作。但是,保护电路使能后,电源输出电压恢复正常,使短路保护电路恢复负载供电,这将导致短路保护电路控制一直处于开关循环的动态状态,对于电路的稳定和短路保护电路的损伤较大,但如果将保护状态进行锁定,则在负载消除短路状态后,不能恢复正常供电。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短路保护电路处于开关循环状态以及对短路保护电路锁定后无法正常恢复供电的问题,提供一种短路保护电路。一种短路保护电路,所述短路保护电路包括:开关控制模块、稳压模块以延时检测判断模块;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具有第一输入端以及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延时检测判断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输出端与负载连接;所述开关控制模块接收所述延时检测判断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将电源和负载连接或断开;所述稳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延时检测判断模块连接;所述稳压模块为所述延时检测判断模块提供基准电压;所述延时检测判断模块连接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与负载之间;用于检测负载电压,将所述负载电压与所述基准电压进行比较生成控制信号,延时预设时间后将所述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时检测判断模块包括:短路判断模块以及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与负载之间,输出端与所述短路判断模块连接;所述检测模块检测负载电压,并将所述负载电压延时第一预设时间后传输至所述短路判断模块;所述短路判断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稳压模块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检测模块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短路判断模块接收所述稳压模块传输的基准电压以及检测模块传输的负载电压,将所述负载电压与所述基准电压进行比较生成控制信号,延时第二预设时间后将所述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和所述第二预设时间至少一个大于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源级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所述负载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短路判断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电容并联在所述第一MOS管的源级和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短路判断模块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五电阻;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检测模块的连接点通过第三电阻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与所述稳压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第五电阻的连接点通过第四电阻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以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与负载之间,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一端与所述稳压模块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两端并联有第二电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包括: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三电容以及第二MOS管;所述第二MOS管的源级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与所述负载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通过所述第九电阻与所述短路判断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稳压模块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九电阻的连接点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九电阻的连接点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短路判断模块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以及第十二电阻;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九电阻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检测模块的连接点通过第十电阻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十二电阻与所述稳压模块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与第十二电阻的连接点通过第十一电阻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以及第四电容;所述第十四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与负载之间,所述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一端与所述稳压模块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两端并联有第四电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稳压模块包括电压转换芯片。短路保护电路设置有开关控制模块、稳压模块以及延时检测判断模块,所述延时检测判断模块连接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与负载之间,用于检测负载的电压,再将负载电压与稳压模块传输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得到控制信号,从而控制开关控制模块的连接或断开。上述电路采用负载端采样的方式判断是否短路,也就是短路保护电路的开关控制只与负载端电压相关,可实现负载短路后保护电路稳定的保护状态,当负载短路消除后,短路保护电路恢复负载的正常供电。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短路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短路保护电路的电路图;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短路保护电路的电路图。附图标记:开关控制模块100、稳压模块200、延时检测判断模块300、短路判断模块310、检测模块320、电源400、负载500、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一运算放大器U2、第二运算放大器U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短路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短路保护电路,所述短路保护电路包括:开关控制模块100、稳压模块200以延时检测判断模块300;所述开关控制模块100具有第一输入端以及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与电源400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延时检测判断模块30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模块100输出端与负载500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保护电路包括:开关控制模块、稳压模块以及延时检测判断模块;/n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具有第一输入端以及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延时检测判断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输出端与负载连接;所述开关控制模块接收所述延时检测判断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将电源和负载连接或断开;/n所述稳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延时检测判断模块连接;所述稳压模块为所述延时检测判断模块提供基准电压;/n所述延时检测判断模块连接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与负载之间;用于检测负载电压,将所述负载电压与所述基准电压进行比较生成控制信号,延时预设时间后将所述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开关控制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保护电路包括:开关控制模块、稳压模块以及延时检测判断模块;
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具有第一输入端以及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延时检测判断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输出端与负载连接;所述开关控制模块接收所述延时检测判断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将电源和负载连接或断开;
所述稳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延时检测判断模块连接;所述稳压模块为所述延时检测判断模块提供基准电压;
所述延时检测判断模块连接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与负载之间;用于检测负载电压,将所述负载电压与所述基准电压进行比较生成控制信号,延时预设时间后将所述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开关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检测判断模块包括:短路判断模块以及检测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与负载之间,输出端与所述短路判断模块连接;所述检测模块检测负载电压,并将所述负载电压延时第一预设时间后传输至所述短路判断模块;
所述短路判断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稳压模块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检测模块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短路判断模块接收所述稳压模块传输的基准电压以及检测模块传输的负载电压,将所述负载电压与所述基准电压进行比较生成控制信号,延时第二预设时间后将所述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开关控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和所述第二预设时间至少一个大于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一MOS管;
所述第一MOS管的源级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所述负载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短路判断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电容并联在所述第一MOS管的源级和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短路判断模块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五电阻;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